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鄱阳湖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521被引量:5048H指数:32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陈晓玲舒晓波王鹏吴敦银张琍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鄱阳湖鄱阳湖湿地鄱阳湖流域塑料影响因素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微塑料胁迫下水稻(Oryza sativa)的生理生态响应以及转录组学分析
《环境科学》2025年第4期2590-2599,共10页赖胜 邱兰兰 杨慧林 刘淑丽 陈晓玲 简敏菲 
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揭榜挂帅”项目(20223BBG71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60016);江西省教育厅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YC2022-S281)。
为缓解传统塑料使用废弃后产生的微塑料污染问题,可降解塑料日益受到关注.可降解塑料在环境中易老化,而有关可降解塑料对植物的影响尚较鲜见报道,可降解塑料老化后给环境带来的生态风险也并不明确.为了揭示不同微塑料对植物的生态效应,...
关键词:聚乳酸微塑料(PLA-MPs) 聚乙烯微塑料(PE-MPs) 水稻(Oryza sativa) 生态效应 转录组 
基于水资源全生命周期的浙江省水系统碳排放及情景预测
《环境科学》2025年第4期2057-2068,共12页朱华 张晴 徐力刚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LZJWY23E090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07106,U2240224)。
厘清水资源生命周期中的“水-能-碳”关联过程和水系统碳排放的变化规律,对于区域水资源管理、能源高效利用和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了一个基于“水-能-碳”关联的水资源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综合分析框架,采用2011~2021年统计数据,对...
关键词:水资源 生命周期 碳排放 情景预测 STIRPAT模型 
新型城镇化与城镇居民生活能耗低碳化耦合协同的时空特征及障碍因子
《环境科学》2025年第4期2078-2088,共11页余清项 贾俊松 黄汉志 陈地兰 刘淑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264016,71473113);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JL03)。
厘清新型城镇化与城镇居民生活能耗低碳化之间耦合协调关系的动态及机制,可从城镇化视角为国家的低碳经济等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综合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以及障碍度模型等,探究2005~2021年中国新...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城镇居民生活能耗 低碳化 耦合协调度 时空演变 障碍因子 
基于YOLOv8n的鄱阳湖轻量级鸟类目标检测与识别模型研究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1期86-94,共9页王青羽 姚国清 方朝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40246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课题(2-9-2022-062)资助项目。
当前鄱阳湖地区鸟类野外自动监测设备的资源有限,致使在野外场景下鸟类快速精准识别存在目标特征不明显、轮廓模糊、尺寸较小等挑战.为了解决这类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8n的轻量级鸟类检测识别模型YOLOv8-Birds.首先,重新构建模...
关键词:鄱阳湖 鸟类检测识别 YOLOv8n 网络结构优化 可变形卷积 Slide Loss函数 
长江流域地区农业文化遗产与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江西科学》2025年第1期18-25,共8页樊奥 赖格英 邓洁 年柏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61014)。
农业文化遗产与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典型表征和重要载体,探究并厘清二者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流域地区92项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和4950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地理空间分析...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 传统村落 空间格局 长江流域 影响因素 
鄱阳湖消落区湿地土壤磷形态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环境科学学报》2025年第1期313-323,共11页陈红梅 张华 曾欢 程莉瑶 熊佳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2061018)。
消落区是水陆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输移和转化的活跃地带.本文在鄱阳湖典型消落区湿地选择不同景观带(泥滩带、苔草带和南荻带),评价消落区不同景观带土壤磷形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湿地土壤中各磷形态含量整体表现为C.H...
关键词:鄱阳湖 消落区 磷形态 分布 驱动因子 
从自然科学基金角度探析湿地科学基础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地理科学》2025年第1期10-22,共13页高阳 张中浩 安雨 蔡顺 杨艳丽 张琍 熊巨华 
湿地作为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种迁移与演变较为活跃的地理单元,在调蓄洪水、水质净化、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与人类福祉和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湿地科学是地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支撑科...
关键词:湿地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热点分析 地理科学 湿地科学发展趋势 
鄱阳湖湿地剖面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比沿高程梯度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
《环境科学研究》2024年第11期2514-2525,共12页徐晨瀛 胡启武 邹素珍 叶家飞 汪晓倩 薛文婧 廉欣 任琼 尧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2060275,32360302);2022年中央财政湿地保护与恢复补助江西省湖泊湿地固碳增汇关键技术示范项目。
深入研究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有助于判断土壤营养状况以及养分间的耦合关系。为探究湿地剖面尺度的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分布规律及调控机制,在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沿高程设置高滩、中滩、低滩和泥滩4个梯度采集土壤样品,...
关键词:生态化学计量比 剖面分布 高程 湿地 鄱阳湖 
2000-2030年杭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及其组分的影响被引量:1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4年第11期22-34,共13页朱华 潘奕好 陈怡彤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LZJWY23E090004);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411481021)。
陆地生态系统能够吸收和储存大量碳,在缓解温室效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化转变,对区域碳汇功能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理解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储量之间的关系,对于制定气候变化缓解策略具有重...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碳储量 情景预测 贡献率 杭州市 
1990—2019年中国省际铁路货运网络演化及空间关联特征
《地理学报》2024年第10期2548-2566,共19页吴思雨 钟业喜 李建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61043,42201187)。
国内大循环在新发展格局下对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省际铁路货运数据,从节点特征、空间关联、邻近性3个方面探讨省际铁路货运网络结构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①中国省际铁路货运网络节点中心性服从幂律分布,集聚特征...
关键词:省际铁路货运网络 网络结构 时空演化特征 组织模式 邻近性 中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