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中文系

作品数:1369被引量:1862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袁晖王文彬赵斌高冲张鲁高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主题:小说人道主义文学人性女性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疯子不疯”——《秦腔》中引生疯子形象分析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8年第8期94-96,116,共4页张宇佳 
引生是《秦腔》中的主人公、叙述人,又是一个公认的疯子。文章从疯子引生的形象特征、"疯子不疯"的原因、"疯子不疯"的表现手法三方面展开分析。作者用叙述中第一人称疯子视角与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结合的方式,构筑了一套疯子异于常人的独...
关键词:《秦腔》 贾平凹 疯子形象 
陈望道的语境理论对新媒体时代新闻语境研究的意义——纪念陈望道先生逝世四十周年被引量:2
《当代修辞学》2017年第5期13-19,共7页袁晖 宫春辉 
本文以陈望道先生提出的"题旨情境"说为理论依据,以"六何"说为分析框架,探讨了新媒体时代新闻的语境。分析表明,与传统新闻相比,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语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传受双方的角色发生变化,且传受双方的互动程度增强;第二,在时间...
关键词:陈望道 题旨情境 “六何”说 新媒体新闻 语境 
《国殇》札记二则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87-89,共3页阚绪良 
讨论了《国殇》中两句诗所隐含的制度与习俗。"左骖殪兮右刃伤"反映了古代车战或平时左骖的地位,因为左骖决定车子的安危和车上人的命运。"身既死兮神以灵"则体现了古人形神分离的观念,其影响传至后世。
关键词:楚辞 左骖 形神分离 
《周易》之“道”与“象”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1-4,共4页白兆麟 
针对《周易》之关键词"道"与"象"同《老子》《论语》中的思想进行比较,论述《老子》对《周易》由巫术向哲学的过渡所起的关键作用。结论认为,《周易》是一部综合了道、儒两家思想的经典。
关键词:周易 老子 论语   
现代汉语单音节不及物动词带旁格宾语结构的构式研究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6年第A01期20-25,共6页孙超 
以现代汉语中单音节不及物动词带旁格宾语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构式理论探讨以下问题:单音节不及物动词带旁格宾语结构形式与意义间的联系、单音节不及物动词与构式的关系以及单音节不及物动词带旁格宾语构式之间的继承关系。研究表明,...
关键词:不及物动词 带旁格宾语结构 构式 
析张爱玲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色彩词运用被引量:1
《宿州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58-59,87,共3页蔚婷婷 
色彩词是一类用颜色来描写客观事物性状、情态的词语,从词汇学角度,色彩词可以分为单纯色彩词、复合色彩词和附加式色彩词三类。对张爱玲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色彩词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该作品中出现的色彩词主要有红、黄、绿、蓝...
关键词:张爱玲 《沉香屑第一炉香》 色彩词 视觉冲击 寓意 
整体开拓,追根求源——汪裕雄《艺境无涯》对宗白华美学的阐述被引量:2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181-188,共8页白兆麟 
汪裕雄《艺境无涯》对宗白华美学思想——"艺境"作了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艺境无涯》 宗白华 美学 
皖西南方言的反复问句被引量:1
《汉语学报》2014年第4期52-57,96,共6页吕延 杨军 
2013年安徽省教育厅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皖西南方言过渡性特征研究"(编号:SK2013B158);2013年安徽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研究项目"皖西南方言的过渡性特征研究"(编号:10117700199);2014年安徽理工大学博士基金"安庆方言的过渡性特征研究"的资助
总体看,皖西南方言的反复问句有"VP-Neg""VP-Neg-VP"和"K-VP"三种类型,以"VPNeg-VP"为最常见基本类型。皖西南各县市方言均为几种反复问句并存,这些并存的反复问句并不处在同一个层次上。区域内及周边方言的反复问句相比较,皖西南方言...
关键词:皖西南方言 安庆各县市 反复问句类型 语法层次 过渡性特征 
训诂学的特性与现代化
《学术界》2014年第9期132-137,共6页白兆麟 
本文论述两个问题,一是训诂学具有综合性、实用性、总结性三个特性,二是训诂学要实现现代化需要重视历时与共时、经验与思辨、统一与相对、封闭与开放、定量与定性的五个结合。
关键词:训诂学 特性 现代化 理论 方法 
论汉末魏初人物评价标准的新变——以荐举文为中心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31-35,共5页杨霞 
2011年安徽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建安时期书体散文研究>(项目编号:2011sk525)阶段性成果
汉末魏初,荐举文书中的人物评价标准经过西汉对士人忠与谋的重视,东汉对士人自身秉性的认可而发展成为对士人清名的推崇。"清"成为汉魏易代之际士林人物品评的核心关键词。这种集中体现其时士人理想人格之"清"在承袭士人清白品性的传统...
关键词:汉末魏初 荐举文书 人物评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