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品数:3934被引量:18327H指数:54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王逢鑫高一虹辜正坤凌建侯陈礼珍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新闻英语练习文学小说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泛巴比伦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探析——兼谈拉克伯里之“中华文明西来说”
《古代文明(中英文)》2025年第2期34-45,M0004,共13页梅华龙 徐正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学术基金项目2023年度招标项目“东方学、泛巴比伦主义与‘中华文明西来说’相关研究”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世界多元文明与多元知识体系的比较研究”(项目批号:24&ZD312)阶段性成果。
泛巴比伦主义主张将全球各大文明的历史根源追溯至古代两河流域,其思想萌芽可追溯至西方古典时代对古代两河文化的早期关注。随着西亚考古学与亚述学的蓬勃发展,泛巴比伦主义在19世纪末正式形成,并于20世纪初在德国达到其影响力的顶峰...
关键词:泛巴比伦主义 亚述学 东方学 拉克伯里 “中华文明西来说” 
火山灰烬、考古发掘与文学想象:《庞贝末日》的历史虚构法
《外国文学评论》2025年第1期135-160,共26页陈礼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文学话语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21AWW007)的阶段性成果。
在司各特的“威弗莱”系列小说之后,布尔沃-利顿的《庞贝末日》是英国历史小说的又一个高光时刻,响应了当时的英国殖民扩张态势和欧洲怀古思潮。小说借助文学手法对历史事实亦步亦趋,以文学形式对罗马帝国历史进行了想象和文本重构,并...
关键词:《庞贝末日》 历史小说 考古 历史虚构 布尔沃-利顿 
夜骑开封
《七彩语文》2025年第11期60-61,共2页金润萱 
“青春没有售价,夜骑开封拿下。”前段时间,“夜骑开封”一跃成为热门话题。最初,“夜骑开封”只是几名来自河南郑州的大学生一时兴起发起的活动,他们为了吃上一口正宗的开封灌汤包,晚上七点从郑州出发,骑上共享单车,骑行五小时,抵达五...
关键词:临时起意 共享单车 一时兴起 河南郑州 热门话题 骑行 灌汤包 开封 
叙利亚结束过渡状态“遥遥无期” ?
《世界知识》2025年第6期35-37,共3页李海鹏 
去年12月10日穆罕默德·巴希尔被任命为叙利亚过渡政府总理时,宣布其政府将于2025年3月1日解散。时至今日,叙过渡政府仍在执政,经两次推延,叙政治过渡进程目前已被延长至五年。诚然,叙距离实现国家重建的目标仍任重道远,但在主政近三个...
关键词:巴希尔 过渡状态 过渡政府 叙利亚 穆罕默德 解散 任重道远 主政 
构式语法视角下的俄语前置词结构研究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2025年第1期27-40,共14页刘常振 
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语言库藏类型学和词汇—构式语用学的融合研究”(项目批准号:18YJC740054)的阶段性成果。
前置词结构在俄语言语交际中使用频繁,由于其功能及意义不能完全从其组成成分中推知,传统形式—语义分析路径无法将其纳入统一框架进行描述。构式语法基于用法研究路径,为前置词结构内在维度描述和外在关系转化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基...
关键词:前置词结构 前置词构式 构式化 词汇化 语法化 
卡尔·赖希尔的《玛纳斯》史诗研究——兼论口头史诗的表演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5年第1期80-84,共5页葩丽扎提·阿地里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玛纳斯》史诗传统文本的收集、翻译与研究”(项目编号:23&ZD29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东方文学与文明互鉴:东方史诗的翻译与研究”(项目编号:22JJD750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卡尔·赖希尔多年来在口头史诗研究领域不断探究“歌手的创作”和“史诗的表演”等核心话题,著述丰厚,是目前国际口头史诗研究领域里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赖希尔在其最新的研究成果《口头史诗:从表演到诠释》(The Oral Epic:From Perf...
关键词:《玛纳斯》 卡尔·赖希尔 口头传统 中亚史诗 表演特征 
汉语孤独症儿童对投射性方位词的理解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25年第1期87-91,共5页陈唯可 吴西愉 
目的探讨汉语孤独症儿童对投射性方位词(前、后、左、右)的理解能力,进一步探讨心智理论能力与空间观点采择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典型发展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各1组作为被试,根据实验指令,被试将物体放置在刺激物的前、后、左、右位置。分...
关键词:孤独症 方位词 空间观点采择 心智理论能力 
《理智与情感》中“痛苦”的多重表现
《外国文学》2025年第1期49-57,共9页闫梦梦 
《理智与情感》将“痛苦”与人物塑造的双重性紧密结合,呈现出简·奥斯汀唯一一部“双主人公”小说的叙事特色。在探索情感和理智之间的平衡关系时,奥斯汀摆脱了传统道德小说中的二元化人物塑造模式,创造了更真实且复杂的人性状态,为现...
关键词:奥斯汀 《理智与情感》 痛苦 双重性 小说传统 
数字人文研究的多模态转向
《新华文摘》2025年第4期156-159,共4页苏祺 位通 
数字人文作为新兴的跨学科领域,已逐渐成为当代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利用数字技术创新性地分析、呈现人文领域的丰富材料,以探究复杂的人文问题。数字人文研究的兴起可追溯至20世纪中叶,当时随着计算技术的进步,学者们开...
关键词:计算技术 数字人文 OCR 跨学科领域 当代学术 技术创新性 人文领域 量化分析 
克里奥尔式表达:加勒比海地区当代法语写作
《世界文学》2025年第1期77-96,共20页程小牧 
加勒比海法语区的作家们在开始写作时就面临一个语言问题。这一问题体现为说的语言和写的语言的分裂甚至对立。如果说书面语与口语之间程度不等的差异是一切作家面临的共同问题——无论是用英文,还是用中文或法文写作——那么,对于安的...
关键词:克里奥尔语 加勒比海地区 书面语与口语 法语 写作 语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