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品数:3949被引量:18416H指数:55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王逢鑫高一虹辜正坤陈礼珍赵德明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新闻英语练习文学小说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泛巴比伦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探析——兼谈拉克伯里之“中华文明西来说”
《古代文明(中英文)》2025年第2期34-45,M0004,共13页梅华龙 徐正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学术基金项目2023年度招标项目“东方学、泛巴比伦主义与‘中华文明西来说’相关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世界多元文明与多元知识体系的比较研究”(项目批号:24&ZD312)阶段性成果。
泛巴比伦主义主张将全球各大文明的历史根源追溯至古代两河流域,其思想萌芽可追溯至西方古典时代对古代两河文化的早期关注。随着西亚考古学与亚述学的蓬勃发展,泛巴比伦主义在19世纪末正式形成,并于20世纪初在德国达到其影响力的顶峰...
关键词:泛巴比伦主义 亚述学 东方学 拉克伯里 “中华文明西来说” 
从“垄断”到“有限共享”:美国对韩国延伸威慑模式的变化与动因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25年第2期28-47,173,共21页宋文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课题(19VJX048)的阶段性成果。
美国的延伸威慑是韩国安全战略的重要基础。随着朝鲜核导能力的持续发展以及地区安全格局的深刻变化,韩国国内对美国延伸威慑可信度的质疑日益加剧。对此,美韩双方近期对延伸威慑模式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整体来看,韩国在美国延伸核威慑...
关键词:延伸威慑 核共享 美韩同盟 战略资产 华盛顿宣言 核威慑 
翻译实践与性别实践的交互:民国时期儿童文学女译者群体研究
《外语导刊》2025年第2期68-75,159,160,共10页彭莹 
在民国这一新旧交替时代走上社会舞台的“新女性”广泛投身于儿童文学翻译活动,但长久缺席于儿童文学翻译史。本文以民国时期儿童文学翻译活动中的这群女译者为研究对象,描摹其群像,探究其儿童文学翻译特征,阐释其儿童文学翻译与性别实...
关键词:民国时期 女译者 翻译实践 性别实践 儿童文学翻译 译者群体 
“作者指示”与阐释原则
《外国文学》2025年第2期97-109,共13页申丹 
美国顶刊《叙事》2023年春季推出了强调作者指示的主题特刊。然而,特刊撰稿者无力批驳排斥作者的后结构主义理论,只能在其阴影的笼罩下探讨作者指示。要走出这一困境,就必须揭示巴特“作者之死”推理的谬误和德里达对索绪尔的有意误用,...
关键词:作者指示 “作者之死”的谬误 作者-作品-读者 “整体细读” 遵从与抵制作者指引 
《语门武器喻》中的阿毘达磨语言哲学
《世界宗教文化》2025年第2期149-156,共8页李晓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重大项目“古典汉语意识思想与现代意识理论构建”(编号:22JJD72004);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编号:GZC20230099)阶段性研究成果。
十一世纪初,印度僧人念智称来藏地弘扬佛法,在康区编著了一部承前启后的藏语文法著作《语门武器喻》。由于念智称自身深厚的阿毘达磨学养,其文法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阿毘达磨语言哲学思想,比如用于统摄全书架构的“名句文身”理论,以及...
关键词:语言哲学 阿毘达磨 名句文身 藏语文法 念智称 
预言、咒语与狂喜:长时段视角下犹太教的个人宗教体验
《世界宗教文化》2025年第2期133-140,共8页梅华龙 
本文从长时段视角出发,讨论不同时期古以色列宗教和犹太教个人宗教体验的经典案例:上古的先知预言、中古的亚兰文咒语碗和近现代的哈西德运动。这三个案例凸显了不同时期犹太个人宗教体验背后的共性:如特殊的精神状态和异象、个人宗教...
关键词:犹太教 个人信仰 先知预言 咒语 哈西德运动 
《一个迷途的女人》中的边疆书写——以特纳边疆学说为参照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5年第2期28-49,共22页孙睿 
薇拉·凯瑟的小说《一个迷途的女人》创作于特纳边疆学说影响力鼎盛的年代,曾长期被解读为对逝去的拓荒时代的挽歌,是特纳历史学说的文学对应物。然而凯瑟实际上在小说中纳入了对美国边疆问题更深层的思考,与特纳学说形成了某种对话。...
关键词:薇拉·凯瑟 《一个迷途的女人》 特纳 边疆学说 边疆神话 
同词异译的文化隐史——以汉译佛典中“江”“河”的译例为中心
《文学与文化》2025年第1期65-73,共9页湛如 马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印度古典梵语文艺学重要文献翻译与研究”(项目编号18ZDA28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河流名称的分布,因地而异:北方称“河”,南方称“江”,偶有称“水”。然而,江与河的区别,是汉语所特有的文化现象,二者的不同,实导源于南北社会历史文化的结构性演进。汉译佛典中,一条河流翻为“某江”还是“某河”,看似是因人而异...
关键词:汉译佛典 江河 翻译史 
火山灰烬、考古发掘与文学想象:《庞贝末日》的历史虚构法
《外国文学评论》2025年第1期135-160,共26页陈礼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文学话语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21AWW007)的阶段性成果。
在司各特的“威弗莱”系列小说之后,布尔沃-利顿的《庞贝末日》是英国历史小说的又一个高光时刻,响应了当时的英国殖民扩张态势和欧洲怀古思潮。小说借助文学手法对历史事实亦步亦趋,以文学形式对罗马帝国历史进行了想象和文本重构,并...
关键词:《庞贝末日》 历史小说 考古 历史虚构 布尔沃-利顿 
夜骑开封
《七彩语文》2025年第11期60-61,共2页金润萱 
“青春没有售价,夜骑开封拿下。”前段时间,“夜骑开封”一跃成为热门话题。最初,“夜骑开封”只是几名来自河南郑州的大学生一时兴起发起的活动,他们为了吃上一口正宗的开封灌汤包,晚上七点从郑州出发,骑上共享单车,骑行五小时,抵达五...
关键词:临时起意 共享单车 一时兴起 河南郑州 热门话题 骑行 灌汤包 开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