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作品数:18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立德树人文明修身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交际》《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与职业》《集团经济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学生工作推动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定位和策略
《商情》2019年第34期134-134,136,共2页宁述学 郭宝盛 
2017年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高校思政研究专项课题“学生工作视角下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工作机制和有效路径研究”(GS17012),第一作者为项目主持人。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工作和广大的学工干部是实现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队伍和重要力量,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高校应充分发挥学生工作优势,找寻有效策略,大力推...
关键词:学生工作 高校 立德树人 
传承红色精神有效消解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被引量:1
《商情》2019年第30期297-297,203,共2页郭宝盛 
2019年度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隐性路径研究”(JJKH20190664SK);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2018年高校学生工作重点课题“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LX2018Z001);2018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立项课题“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共青团青年意识形态工作隐性路径研究”(2018LX053);2018年度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隐性逻辑运行的红色文化融入路径研究”(2018B15);2018年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新农村建设与红色经济耦合发展路径研究”(20180418015FG)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现今中国社会不断蔓延并表现出否定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意图,给新时代的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大力弘扬和传承红色精神,将红色精神融入大学...
关键词:红色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历史虚无主义 
工匠精神在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中的价值实现被引量:4
《现代交际》2018年第5期27-27,26,共2页郭宝盛 黄云峰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工匠精神培育视野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研究"(ZD17019)
高校辅导员的"工匠精神"是职业素质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在从事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和价值追求,应在客观、主观等两个方面养成和实践,包括岗位职业精神培养、职业定位、本人意识和工作交流等方面;然而辅导员"工匠精神"...
关键词:工匠精神 辅导员 工作室 
抗联精神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被引量:3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146-149,共4页郭宝盛 
吉林省教育厅项目"抗联精神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37号);吉林省社科联项目"吉林省抗联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省联1624);北华大学2016年学生工作专项课题"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缺失及应对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功的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最好体现,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新形势下,必须结合当前新的时代要求和背景,深入研究和分析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关键词:抗联精神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 
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实践研究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136-139,共4页宁树学 
北华大学2014年重大教研课题"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明修身教育是国家安定和谐、社会发展进步的有力保障,是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升社会公众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有效途...
关键词:大学生 文明修身 实践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6年第5Z期66-67,共2页王志学 
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干预机制研究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讲述的是贵族后裔艾米丽小姐因心理孤独到情感迷惘,再到情感自我封闭,形成了自我、抑郁、古怪、扭曲、邪恶性格的故事,这个故事带给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文...
关键词:艾米丽 威廉·福克纳 著名小说家 欣赏主体 阅读主体 心理健康 审美效应 美国南方 文学审美 文学艺术作品 
求是创新 立德树人——由影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引发的对学生管理的思考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6年第4Z期105-106,共2页郭宏旭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曾经热极一时的青春励志校园文艺片,它讲述了一群青春少年从大学校园到步入社会所经过的历程。影片以真实的笔触、怀旧的基调勾勒出了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从成长到成熟的生活线条,成功地塑造了郑微、阮莞...
关键词:学生管理 求是创新 立德树人 文艺片 生活背景 人物形象 热极 诊断评估 思想道德素质 道德素养 
论青春题材影视作品进人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模式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6年第4Z期91-92,共2页宁述学 
北华大学2014年重大教研课题“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
影视作品不仅能够带给欣赏者艺术享受,更能够陶冶欣赏者的情感,启迪欣赏者的心智,归化欣赏者的思想,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模式中理应包含这种元素。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实际就是涵盖于德育教育范畴之内的教育内容,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
关键词:教育模式 道德认知 艺术享受 思想领域 教育实际 德育教育 教育内容 价值取向 校园文化建设 同学聚会 
从《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透视大学生教育管理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6年第3Z期101-102,共2页郭宏旭 
一部由赵薇导演的青春题材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其写实的手法、散文式的基调向人们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恋爱等方面的浪漫故事,成功地塑造了郑微、阮莞、陈孝正、朱小北、黎维娟、许开阳、张开等一批大...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管理 高校工作者 许开 赵薇 人物形象 诊断评估 小北 陈孝 道德行为 大学管理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感染力研究被引量:2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51-153,共3页柳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具有科学和艺术双重品格。而语言艺术感染力以独特的魅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注重语言艺术感染力的应用已取...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语言艺术 感染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