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作品数:1618被引量:5729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刘勇健李彰明尹应梅吴炎海刘立凡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主题:力学性能混凝土数值模拟教学改革抗震性能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掺量RAP温拌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试验研究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1期178-186,共9页尹应梅 陈超杰 黄太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08109);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A1515011397)。
为了评价高掺量废旧沥青混合料(RAP)温拌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采用沥青表面能张力试验、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浸水肯塔堡飞散和浸水马歇尔试验,基于沥青表面能、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飞散试验损失值和浸水残留稳定度指标分析...
关键词:道路工程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 高掺量RAP温拌再生 水稳性 
融合注意力及增强感受野的桥隧表面病害深度网络检测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25年第2期467-484,共18页黄志海 罗海涛 郭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1A20139)。
目的在桥梁缆索和隧道环境中进行表面病害检测面临多重挑战:人工病害定位在复杂结构中的高投入成本;隧道内存在光照不足、病害区域的表面特征复杂、范围广阔和易遭遮挡等问题,这些因素使得传统图像处理技术在病害区域检测上表现出较低...
关键词: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卷积感受野 图像分析 自动化病害检测 工程表面病害识别 
低空无人机物流配送研究与应用综述
《工业工程》2025年第1期9-21,共13页傅惠 崔煜 赵佳虹 叶艳 胡琪 吴志轩 黄立荣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24B1212100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2273102);广州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23A03J0939)。
聚焦低空无人机物流配送场景,通过关键词共现网络图分析该领域的关键技术与研究热点。根据无人机物流系统的核心构成模块,本文分别针对运动与环境感知、无人机运动控制、无人机航线规划、无人机与货车协同运输优化、协同运作利益分配、...
关键词:低空物流 无人机 无人机-货车协同优化 航线规划 物流调度 
城市低空环境下医用无人机运输安全间隔评估方法
《工业工程》2025年第1期40-48,共9页赵佳虹 张东丹 李承昊 胡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803091);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2A1515010192)。
为了有效控制城市低空风险和保障无人机运输安全,提出了一类医用无人机运输安全间隔的评估方法。考虑无人机的运行特征、低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医用物资的危险特性,设置了冲突、碰撞和泄露3类事故,并分析了各类事故下的风险因素和影响后...
关键词:物流工程 无人机 低空运输 医用物资 风险 安全间隔 
基于光学遥感自适应偏移追踪技术的滑坡监测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107-113,共7页谭晴 吴希文 王华 邝健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面上项目(4227401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1A1515011483);广东省林业科学数据中心项目(2021B1212100004)。
传统偏移跟踪方法主要依赖规则匹配窗口的归一化互相关(Normalized Cross Correlation,NCC)操作。然而,在光学遥感影像分析中,规则窗口内往往存在如水体、阴影、云层等干扰因素的像素。当应用于滑坡监测时,这些干扰因素可能会导致偏移...
关键词:光学遥感 归一化互相关 白格滑坡 自适应偏移跟踪 
基于BIM的变电站工程精细化造价管理方法研究
《工程管理学报》2025年第1期108-113,共6页李锦锐 王璐琪 李雯娴 陈东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2204058);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GD23YGL1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A1515010106)。
在电力行业工程造价管理领域中,为改善设计与造价控制不协同及技术与经济不平衡,从而导致非必要资源浪费的问题,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变电站工程精细化设计与造价管理方法,从精细化设计和造价管理两个维度,探讨了如何将BIM技术与精细化...
关键词:BIM 精细化设计 造价管理 变电站工程 
混杂PE/PVA纤维EGC与混凝土的界面粘结性能试验研究
《硅酸盐通报》2025年第2期463-473,500,共12页褚丽晶 卓柯先 杨泽铭 李潮森 刘润安 林嘉祥 
广东省城市感知与监测预警企业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2020B121202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002090)。
工程地聚物基复合材料(EGC)具备优异的拉伸延性和裂缝控制能力,在混凝土结构修复领域具有潜力,但高成本和对EGC-混凝土界面粘结机制理解的缺乏限制了EGC的广泛应用。本文采用聚乙烯(PE)纤维和国产聚乙烯醇(PVA)纤维制备了混杂PE/PVA纤维...
关键词:工程地聚物基复合材料 PE纤维 PVA纤维 界面粘结性能 斜剪试验 
车道功能变更下的环形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
《交通科技与经济》2025年第1期8-14,共7页韩霜 黄于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01052)。
为减轻环形交叉口交通拥堵及环境污染,提出一种将左转和直行车道与对向出口车道功能变更的交通组织方法。在上游交叉口信号控制下,引导左转和直行车辆沿中心线左侧车道进入环形交叉口,分别行驶1/4圈和1/2圈通过环岛。建立交通流饱和加...
关键词:交通工程 环形交叉口 信号协同优化 交通组织 通行能力 车辆平均排放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端侧后注浆理论及承载特性研究进展综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1期154-165,共12页侯振坤 陈炫霖 唐孟雄 凌造 都喜东 徐峰 贺绍阳 梁仕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378332,52208336);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科技计划项目([2022]-KJ002,[2024]-KJ07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3A1515012826);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4A04J3902);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23-K26-564565);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401AT070406,202101BE070001-039)。
意义管桩后注浆可有效改善桩-土接触界面物理力学性质,在提高管桩摩阻力、减少上部结构沉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展通过对管桩后注浆工艺、后注浆理论、管桩注浆后的承载性能、管桩-注浆体-土接触界面剪切性能等进行综述,展望了管...
关键词:管桩 后注浆 承载特性 加固机理 注浆工艺 
不同胶凝材料配合比的机制砂UHPC工作性能和抗压性能试验研究
《广东建材》2025年第1期1-5,共5页梁伟斌 王蕾 梅塨镛 姜海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8150):预制节段UHPC梁接缝直剪破坏机理和设计理论研究。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胶凝材料配合比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基本性能影响,并探究机制砂掺入UHPC的工作性能和抗压性能。结果显示:硅灰、粉煤灰、矿渣复掺可增强UHPC性能。硅灰掺量<30%时,强度随掺量增大而增大;硅灰掺量>30%则...
关键词:超高性能混凝土 机制砂 工作性能 抗压性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