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作品数:771被引量:85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杨景龙郭怀玉康国章刘涵华温长青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主题:小说散文元代文学忽必烈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李凖小说创作的情感政治与情感地理转向——以《黄河东流去》为中心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143-151,共9页孙可欣 郑鹏 
辽宁大学研究生基本科研项目“情感政治与情感地理视域下的中国当代改革题材小说研究(1980-1990)”(LNUYJS009)。
李凖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正处于不断经典化的过程,至今依旧具有丰富的阐释内蕴与研究价值。李凖在小说文本中抓取旧中国的“花园口决堤”这一历史事件,锚定豫西难民群体的情感与视角进行创作。李凖从当代文学研究情感转向的视角分...
关键词:文学政治 情感政治 情感地理 《黄河东流去》 
明代否定使役句的语义特征分析
《汉字文化》2025年第5期31-34,共4页江永凤 
使役句的否定形式有前否定式和后否定式,文章以“使”“令”“教”三个使役标记构成的否定式使役句为研究对象,探讨明代否定式使役句的语义特征。在致事方面,“使”字句的前否定式比后否定式具有更强的主观意图性,而“教”字句和“令”...
关键词:否定使役句 语义特征 主观意图性 
红旗渠口述故事下的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
《行政科学论坛》2025年第2期66-70,共5页郭怀玉 赵笑妍 
2023年河南省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2023XWH112)“红旗渠口述史料抢救及‘红旗渠精神’研究”;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YJS2024ZX35)“中华文化与传播”;2023年河南省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项目(202310479012)“红旗渠口述故事精品案例整理与红色文化校本课程模式研究与实践”。
红旗渠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要的水利工程。我们通过对参与修建红旗渠的人进行口述采访,将口述史料与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相结合,注重文学、传播、政治、音乐、摄影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探求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式。
关键词:红旗渠 课程模式 研究 
“三教”视域下“中文+职业技能”教育的现存问题与发展进路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5年第1期47-54,共8页李诺恩 史翠玲 梁宇 
国家语委“十四五”科研规划2022年度重点项目“‘中文+职业技能’教学资源建设研究”(ZDI145-35);国家语委“十四五”科研规划2023年度一般项目“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研究”(YB145-80);2022年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一般项目“老挝中文教育发展典型案例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研究”(22YH4FC)。
教师、教材和教法(简称“三教”)是搭建课程教学体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目前“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已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但针对其“三教”的实然分析与应然探讨尚不深入。研究采用半结构化访谈,以“三教”为核心,探究当前...
关键词:国际中文教育 中文+职业技能 教师 教材 教法 
论“无用”的“狷者”方鸿渐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赵新顺 
方鸿渐是《围城》的主要人物,也是“视角人物”。研究者多引用《围城》人物及叙述者的话语,评价方鸿渐为善良、懦弱、无用之人,无意间认同了《围城》人物及叙述者信守的日常生活原则。方鸿渐不是“用人”,所以无用;他是一个“无用之人”...
关键词:《围城》 方鸿渐 视角人物 “无用”之人 狷者 
《城南旧事》作为文化实践的电影改编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02-105,共4页赵新顺 
小说《城南旧事》改编为电影《城南旧事》,体现了编剧与导演的文化实践。它是从爱国主义角度践行统战思想的创造性实践;它的“串珠式”结构体现了中国传统叙事文化的特点,其“淡淡的哀愁”是对中国叙事文化“哀而不伤”美学原则的实践;...
关键词:文化实践 政治 叙事 伦理 视听 
甲骨文空间范畴探析
《现代语文》2025年第1期30-35,共6页杨振法 
以语言类型学、认知语言学为指导,以甲骨文的空间范畴为研究对象,在梳理甲骨文相关辞例的基础上,将甲骨文的空间范畴划分为两种类型:静态空间和动态空间。其中,静态空间又可以细分为有视角空间和无视角空间,有视角空间包括相对参照系和...
关键词:甲骨文 空间范畴 静态空间 动态空间 隐喻 转喻 
试论电视剧《繁花》的“声响”装置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郑鹏 孙可欣 
2023年12月,由王家卫导演的电视剧《繁花》于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上星热映,煽起一阵“繁花热”。导演王家卫在电视剧中建构起了关于“响”与“不响”的声响迷宫。通过此装置技术,剧版《繁花》打造了一系列经验化、立体化、去后现代性...
关键词:《繁花》 声响迷宫 声音装置 叙事空间 
论《菜菜子,恋爱吧》中的风景、动物与民俗叙事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37-43,共7页张益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本华人华侨文学(1945—2022)的生成机制与文化资源征引利用研究(22YJA751025)。
黑孩的长篇小说《菜菜子,恋爱吧》聚焦日本华人的现实生存,讲述华人女性菜菜子的求学、爱情和婚姻故事,观照新一代华人在地化生存的融入程度,着力凸显华人女性情感经验和伦理的生成过程,并从内在视角呈现华人女性如何完成情感的异域锻...
关键词:《菜菜子 恋爱吧》 “比萨斜塔”式风景 动物叙事 日常欢宴 民俗叙事 
中古汉语有标记关系小句研究
《汉字汉语研究》2024年第3期78-92,127,共16页江永凤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古汉语中土文献与佛经文献定中结构对比研究”(2021BYY00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通过对“之”“所”“者”三种有标记关系小句在上古和中古汉语时期使用情况的考察,发现关系标记“所”“者”的使用频率和功能在中古时期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变化具有类型学上的意义:一是汉语有标记关系小句在中古时期产生了由优...
关键词:中古汉语 有标记关系小句 频率 功能 类型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