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现象

作品数:69被引量:8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张红兵吕荣文刘卫国李国富杨富杰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手性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从五年高考谈有机化学的复习
《中学化学》2015年第9期45-47,共3页徐颖 
有机化合物是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化合物。从物质的存在来看,现有的物质中有4/5的物质是有机化合物,它更是生命的基础。因而每年的高考有机化合物知识都是考查的热点之一,除去实验考查中很多都是以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等为载体进...
关键词:高考化学 手性碳原子 有机物分子 饱和碳原子 消去反应 取代反应 中学化学 异构现象 酸性高锰酸钾 弱氧化剂 
手性与手性药物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8年第2期60-60,共1页
手性似乎有些陌生又有些时髦,实际上手性在自然界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如人体的左右手一样,在空间上不能完全叠合,却能互为镜像的属性,我们称之为手性。手性是旋光异构现象,所谓旋光物质就是能使偏振光(通过尼科尔棱镜的光)振动平...
关键词:手性药物 手性物质 偏振光 左旋体 异构现象 右旋体 自然界 振动 
旋光异构体R—S构型的简易判别
《川北医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73-74,共2页胡杰坤 
旋光异构体R—S构型的简易判别胡杰坤(川北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具旋光性的物质能对人体产生一定的生理或药理作用。但是,旋光方向不同,对人体的生理或药理作用也不同。产生旋光异构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旋光体的构型,即分子在空间的...
关键词:旋光异构体 投影式 S构型 立体构型 对映体 手性基团 药理作用 简易判别 旋光异构现象 旋光体 
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在有机化学“对映异构”一章教学中的探索
《邯郸学院学报》1992年第Z1期53-55,62,共4页李宝震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历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也是各国学者普遍关心的课题.近几年,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我的着眼点是转变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法,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怎样处理课堂讲授和组织学...
关键词:对映异构现象 培养学生能力 有机化学 手性碳原子 费歇尔投影式 构型 课堂教学 教学中 旋光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 
用“自学—讲解—练习—总结”教学的一次尝试
《怀化学院学报》1988年第5期103-105,102,共4页张香锦 
立体化学是现代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映异构则是立体化学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初学者对分子结构缺乏立体观念和空间想象力,因此学起来往往感到比较困难。过去我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由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结果教师讲得很费劲...
关键词:立体化学 费歇尔投影式 手性碳原子 纽曼投影式 空间想象力 内消旋体 旋光异构体 异构现象 对称因素 手性分子 
谈谈立体化学教学中的唯物辩证法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47-50,共4页阳虹 杨克用 
有机立体化学是在 Van’t Hoff 和 Le Bel 的碳原子四面体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化学分支。由于立体化学在化学理论和实际应用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致使现代立体化学的研究已由静态立体化学发展到了动态立体化学.这些进展也及时地反...
关键词:立体化学 基础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教学 投影式 手性碳原子 手性轴 旋光异构现象 有机化学课程 构象分析 教学双方 
有机分子的不对称性、非对称性和手性
《惠阳师专学报》1987年第S1期75-77,共3页吴良群 
在基础有机化学讨论对映异构现象时,对有机分子的“不对称性”、“非对称性”和“手性”诸概念,现行的教科书提法较为混乱。有的认为,手性碳原子也叫不对称碳原子。有的也倒过来。这就好象把手性和不对称性等同起来了。
关键词:不对称性 非对称 基础有机化学 手性碳原子 手性分子 对称因素 异构现象 光学活性 子均 薄醉 
高校基础有机化学《对映异构》一章在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83-86,共4页郭仁 
同分异构是有机化合物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所谓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一般地说,有机物的结构包括三个层次,即构造、构型、构象。(构造是分子内原子或基团之间的连接顺序和连接方式;构型是分子内原子或基团在三维...
关键词:基础有机化学 构象异构 异构现象 投影式 立体化学 旋光异构体 内消旋体 立体异构 手性分子 标定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