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

作品数:716被引量:32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张忠义张晓翔郑伟宏汤铭钧曾昭式更多>>
相关机构:燕山大学复旦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贵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因明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佛教逻辑学
《佛学研究》2024年第1期325-325,共1页
[日]宇井伯寿著、慧观等译,宗教文化出版社,2024年3月本译著所依据的《佛教逻辑学》(佛教论理学)是宇井先生唯一一部以因明为研究题材的学术专著,先是作为《佛教思想大系》第五卷出版于1933年,后被收录于宇井伯寿著作选集一,是近代日本...
关键词:宇井伯寿 因明研究 因明论式 佛教思想 古因明 新因明 逻辑学 划分依据 
五代北方《因明入正理论》的传习与因明学发展
《唐史论丛》2023年第1期386-397,共12页朱丽霞 
关于五代因明学的研究,从近代以来,一般都是附于五代佛教研究中给予考察,但往往只有提纲挈领式的论断,如吕澂先生在《五代佛教》中仅提到在五代常习的经论中,《百法》《因明》“敷讲尤为普遍”[1]。除此而外,因明学的研究专著在追述我...
关键词:因明学 因明入正理论 唯识学 佛教传播 因明研究 唯识宗 经论 吕澂 
因明研究的学理要义与现实使命
《人生与伴侣(国学)》2021年第1期99-104,共6页沈剑英 
因明是佛教方法论,三次传入我国,或无果而终,或渐趋式微,或被崇为内学而令其失去独立发展的空间,隐性衰微。因明的核心理论是因三相,因三相是因的三个方面,其主语都是因。有学者误将第一相的主语读作“有法”,将第二相的主语读作“同品...
关键词:因三相 因明研究 同品 方法论 内学 式微 现实使命 
“绝学”蠡测:杜国庠的因明研究
《学术研究》2021年第1期30-38,共9页郭桥 孔漫春 
河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培育计划(2019CXTD001)的阶段性成果。
关于因明的研究构成了杜国庠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侧面,然而多年来学界对此鲜有论及。侯外庐比较早地认识到杜国庠因明研究的价值,可是,这一认识相对于他在《杜国庠文集序》中对杜国庠学术研究的整体评价而言晚了20年。不了解杜国庠的因...
关键词:杜国庠 因明通俗化 因明理论 因明传播 
因明研究的学理要义与现实使命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0年第3期43-49,共7页沈剑英 
因明是佛教方法论,三次传入我国,或无果而终,或渐趋式微,或被崇为内学而令其失去独立发展的空间,隐性衰微。因明的核心理论是因三相,因三相是因的三个方面,其主语都是因。有学者误将第一相的主语读作“有法”,将第二相的主语读作“同品...
关键词:因三相 因明研究 形式规则 同品 语义规则 语用规则 方法论 内学 
吕澂论因明与佛学论证
《逻辑学研究》2020年第3期106-116,共11页曾宪坤 
西方逻辑学传播和从日本输入因明后的直接影响是在民国时期出现佛教逻辑研究,最明显的表现是大多研究者形成因明的三支论式与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一致性的观念,即新因明结构宗、因、喻分别对应三段论结论、小前提、大前提。吕澂则从历时...
关键词:佛教逻辑 因明研究 佛家逻辑 吕澂 认识论基础 三支论式 逻辑边界 窥基 
民国佛教期刊中因明研究的范围与特征
《学术研究》2019年第4期21-28,共8页曾昭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跨文化互动下的中国近现代汉传因明研究"(14BZX074)的阶段性成果
民国时期,佛学期刊发表的因明论文涉及内容包括因明经典解释,因明与佛学比较,因明与西方逻辑学、中国名学比较,以及佛学院学生考试优秀答题选登等方面。因明经典解释主要以《因明入正理论》文本为底本,带有因明集释性质;因明与佛学比较...
关键词:因明 佛学 逻辑学 佛教期刊 民国时期 
论玄奘因明研究的历史地位被引量:3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64-72,共9页郑伟宏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16AZD041)系列成果之一
唐代玄奘法师在印度求学后期,他的因明思想不仅代表了那烂陀寺的最高水平,而且达到了全印度的最高水平。他本人成为印度首屈一指的因明家。自那时以来,对印度佛教逻辑第一个高峰陈那(Dignāga)因明体系的理解,唯一的正解便出自玄奘法师...
关键词:玄奘 汉传因明 陈那因明 佛教逻辑 
绝学相期待发越 躬身因明苦耕耘——与沈剑英先生关于因明研究的笔谈
《学术研究》2018年第2期22-30,177,共9页郭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名辩学的结构体系研究"(13BZX067);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5-CXTD-01)的阶段性成果
玄奘把印度新因明传入中国,标志着汉传因明迎来新的阶段,唐代成为汉传因明研究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近现代是汉传因明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期。这一时期,僧俗共同研习因明,因明的影响范围明显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沈剑英和其他众多学者一起,...
关键词:汉传因明 沈剑英 因明文献 因明学习 
陈那、法称因明推理学说之研究
《中国哲学年鉴》2017年第1期425-425,共1页汤铭钧 叶晓璐 
该著旨在阐明陈那、法称有关有效的推理形式及其规则的探究,即陈那、法称因明的推理学说。作者从事因明研究的基本理念是:以文献研究为基础进行义理分析,并将义理分析落实到文献的层面。据此,作者提出了因明研究的六种方法:逻辑刻画的方...
关键词:推理形式 因明研究 佛教逻辑 历史线索 法称 哲学诠释 逻辑刻画 文献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