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火论

作品数:128被引量:554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李蒙张培彤姚大鹏冯瑞雪张紫微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阴火论澄源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5年第3期1364-1367,共4页方银锐 陈刚毅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No.2023A1515011094)。
“阴火论”是李东垣在深研《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结合临证经验首倡的创新性学说,所创“甘温除大热”的治疗大法为内伤发热的证治提供了新思路。笔者通过研究,认为李东垣的“阴火”本质是阴分之元气郁而化生的内伤病理实火的总称,是由饮...
关键词:阴火论 元气 机制 李东垣 学术思想 
李东垣脾胃论中阴火论思想探讨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5年第3期678-680,共3页王洪斌 黄文强 马晓北 杨国汉 
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
李东垣是金元时期著名四大医家之一,其学术思想是在《黄帝内经》中关节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及伤寒杂病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实践、领悟、总结出来的。“人以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为核心的脾胃学说对后世影响...
关键词:李东垣 胃气 四大医家 内伤脾胃 脾胃论 阴火 
从“阴火”论治高血压性眩晕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5年第3期522-524,共3页吴文玉 焦欣 陈滢珠 刘城鑫 吴鹏 王凯 詹少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73814);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领域专项(2022ZDZX2014);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22ANLK025);广东省中医药科研项目(20231169,2025112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4A1515012160)。
高血压性眩晕是指血压升高引起脑血流灌注增加,打破脑血流自身平衡,从而出现头晕目眩等自觉症状,西医通过降压、扩血管等方式可缓解眩晕症状,然临床效果参差不齐。中医治疗多从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出发,在临床运用当中可有效改善症状,本...
关键词:高血压 眩晕 阴火论 温胆汤 补中益气汤 
基于阴火论探讨肝癌的治疗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5年第2期914-916,共3页刘博文 马贵萍 仪凡 刘长英 李晓斌 李峰 苏晓鹏 胡世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1973733);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No.JCYJ20220530172812028);深圳市龙岗医疗卫生科技创新计划(No.LGKCYLWS2021000015)。
文章阐释李东垣“阴火论”致病的本质:源于脾胃气虚,精微下注,内寄于肝肾相火肆乱作病。总结阴火论致瘤的病机演变:脾虚不能充养肝脏,肝体阴不足,用阳失司,气血津精代谢失常,郁滞化火,与病理相火两恶相合,积生而瘤长。分析阴火与肝癌的...
关键词:阴火论 中医 李东垣 肝癌 相火 肝脾 
从李东垣“阴火论”探索脾虚型痤疮病因病机
《新疆中医药》2024年第6期5-6,共2页菅洁宁 罗小军 
李东垣的阴火理论是其主要学术思想之一。本文从李东垣阴火论入手,基于脾虚型痤疮的证候特征,概括出脾虚型痤疮病机为脾阳不升、阴火上炎,阐明李东垣补脾胃、泄阴火之法运用于脾虚型痤疮的理论基础,为脾虚型痤疮的辨证论治提供思路与方...
关键词:阴火论 痤疮 脾虚证 病因病机 
李丽霞基于阴火论运用火针治疗带状疱疹经验介绍
《新中医》2024年第22期148-151,共4页谢蓉蓉 李丽霞 
李丽霞教授认为带状疱疹发病与脾胃虚损相关,其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役过度等内伤脾胃,使脾失运化,气失升降,阴火内生,熏蒸肌肤。治疗本病宜以补益脾胃、清泄阴火为法。火针具有“温、通、清、消、补”等作用,与本病病因病...
关键词:带状疱疹 阴火论 火针 补益脾胃 清泄阴火 名医经验 李丽霞 
王祥麒从阴火论治癌因性疲乏
《中医学报》2024年第11期2406-2410,共5页陈政伟 王茜 李文茜 骆文龙 尹怡 王俊涛 王祥麒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项目(2022 ZYZD13)。
癌症患者阴火的产生与脾胃久虚或放化疗损伤脾胃导致的清阳不升、谷气下流、郁而化火有关。阴火不仅伤及脾胃,亦会影响其他脏腑,耗伤气血津液,筋骨失于濡养而作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临证以李东垣补元气、升清阳、...
关键词:癌因性疲乏 阴火 王祥麒 
基于“阴火论”证治病毒性心肌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年第22期4204-4206,共3页沈星辰 原梦飞 张晶芳 翁洁琼 翁雅逸 沈晓旭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7YFC1700206)。
病毒性心肌炎的基本病机“气阴两虚、火邪蕴结”与李东垣阴火论的本质“脾胃不足、火邪蕴结”一致,加之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位主要在心。基于李东垣之“阴火论”论治病毒性心肌炎,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为基本大法,治心与顾护脾胃并重,以李...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 “阴火论” 益气养阴 清热解毒 火郁汤 
读解李东垣之“阴火论”
《临床医学进展》2024年第8期1311-1316,共6页任真 张伟 
本文基于《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并结合后世医家主要观点探讨李东垣笔下“阴火”产生的机理及治疗。阴火形成的关键为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治疗除了脏腑虚实补泻外,更应重视恢复人体气机的升降浮沉。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b...
关键词:李东垣 阴火 脾胃论 内外伤辨惑论 气机升降 
关于李东垣阴火论在儿科应用的思考被引量:1
《中医临床研究》2024年第19期35-38,共4页李蒙子 谢晓宇 张玉凌 周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项目(2019XZZXEK001)。
阴火理论是李杲(号东垣)“内伤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杲指出阴火致病主要与脾胃虚弱、元气不充、阴火上乘的病因病机相关,故治当以调补脾胃为本,清泻阴火为标,遣方用药“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临床...
关键词:阴火论 抽动障碍 儿科疾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