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养生

作品数:1211被引量:44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国玺樊旭于春泉张国喜郭教礼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中华传统营养学学科体系构建
《美食研究》2024年第3期38-44,共7页施洪飞 张聪 王泓午 赵海磊 戴霞 陈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A322);202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zyyzdxk-2023008)。
用中华传统语言表达,营养是人类通过脾胃运化饮食物中的水谷精微物质,濡养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华传统营养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人体营养规律以及改善措施的科学。其发展历经周代初具雏形、春秋战...
关键词:中华传统营养学 学科体系 饮食养生 饮食治疗 
《食医心鉴》饮食养生特点探析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17-19,23,共4页谢今 刘华东 杨欣然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
目的:研究《食医心鉴》饮食养生特点。方法:收集《食医心鉴》内服方剂,对方剂组成中食物及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集到《食医心鉴》内服方剂206首。方剂使用食物及药物157种,总频次558次。其中使用食物91种,占总频次的79.9...
关键词:食医心鉴 饮食养生 昝殷 
从福建民谚看中医饮食养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年第5期624-625,629,共3页叶素敏 樊巧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12071001403)-左归丸“补肾-益精填髓-壮骨”调控骨耦联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及配伍机理研究
福建民间谚语内容丰富,包罗甚广,其中就有不少饮食相关谚语。这些谚语既为福建民众长期生活经验凝练而得,又是对中原中医药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本文通过对福建民谚中饮食相关谚语进行收集整理,将其与《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福建 民间谚语 中医饮食养生 
《遵生八笺》饮食养生要点
《保健与生活》2015年第11期38-38,共1页朱杰 郭海英 
《遵生八笺》是明代万历年间高濂所作的一部以“养生”为宗旨,集历代养生学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著作,在我国古代养生文献中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高氏养生理念也十分重视合理饮食,既强调了饮食是人类生存的最基础要求,亦是却病养生、...
关键词:《遵生八笺》 饮食养生 古代养生 合理饮食 养生理念 饮食不当 养生学 
清·柴裔之《食鉴本草》探究
《新中医》2014年第12期215-216,共2页周雯 吴承艳 金泰慜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3LSB007);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编号:JSGJ1001-41);国家重点学科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开放课题项目(编号:WF2013-01)
对清·柴裔《食鉴本草》的作者生平、版本流传等作了简要考证,又从记载的药物所涉及别名、性味、毒性等方面的研究概述了该书的学术思想。认为该书不仅与其它同类食疗本草著作相较内容丰富,而且也为现代营养学和食疗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
关键词:柴裔 食鉴本草 饮食养生 
《遵生八笺》饮食养生精髓探析被引量:1
《江苏中医药》2011年第5期5-7,共3页朱杰 郭海英 
《遵生八笺》是明代万历年间高濂所作的一部以"养生"为宗旨,集历代养生学于一体的综合性著作。该书从合理选择食物、顺应四季食养法、饮食有节、注意饮食禁忌等方面论述了饮食养生及其重要性。在《饮食当知所损论》专篇中提到饮食具有...
关键词:遵生八笺 饮食 养生 
饮食养生,怎样才算不过量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2009年第3期63-63,共1页黄煌 
古人对于饮食最为关注。因为很多疾病的发生与饮食有关。古代医书中有关饮食养生的内容很多,许多地方都讲到了两个字——"节食"。但节食不是不吃东西,而是指调控饮食的质量与数量。
关键词:饮食养生 饮食结构 蔬菜 老年人 疾病 急性胰腺炎 食用 心肌梗死 胆结石 大豆异黄酮 
中医养生法与现代性保健
《祝您健康》1994年第10期10-10,共1页毛俊周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现代性保健问题。如何加强和促进现代性保健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已成为当今世界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医疗保健的主要任务。祖国医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丰富多彩...
关键词:中医养生 性保健 养生方法 医学历史 保健问题 医疗保健 现代性 医学研究 饮食养生 养生保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