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

作品数:30382被引量:43633H指数:8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孙毅汪少华贾春华谢世坚王斌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安徽文学(下半月)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味觉词“酸、甜、辣”通感隐喻式的词义引申路径研究被引量:2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第12期167-168,共2页任怡菲 
随着语言的发展,味觉域形容词"酸、甜、辣"越来越多地被用于非典型情境中,可以指向复杂感官域甚至情感域。本文以隐喻理论为指导,试图从通感式隐喻角度探究其词义引申发展的路径,分析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解释词义派生的原因,...
关键词:味觉词 词义引申 通感隐喻 
颜色隐喻在新闻英语中的运用及作用分析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第11期141-142,共2页乔晓虹 
隐喻是英语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有关颜色的隐喻可以帮助我们对事物形成更加生动而鲜明的认知。在新闻英语中适当地使用颜色隐喻可以增加内容的生动性和可读性,吸引更多的受众,扩大新闻的传播面和宣传效果。
关键词:英语隐喻 颜色 新闻英语 
《白日焰火》中的隐喻符号与人物形象解读被引量:1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第10期68-69,共2页曹新哲 陈赏 
中国影片《白日焰火》斩获第64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和银熊奖。本文对该片的叙事风格和手法进行分析,揭示其充满隐喻性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隐喻 人物形象 叙事象征 黑色电影 
英汉颜色词“black”与“黑”隐喻与翻译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第10期80-81,共2页李宜洁 
由于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历史传统等方面的不同,相同的"颜色词"在不同的文化中所隐含的意义有时是大相径庭的,如果译者在翻译的时候没有充分理解文化差异,就会引起读者误会,无法达到文化交流的真正目的。文章通过的"black"与"黑"在英...
关键词:颜色词 文化 隐喻 
隐喻映射角度下的英语动物名词名转动及其汉译研究被引量:2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第9期65-67,共3页严榈琴 周绵绵 
本文基于隐喻映射理论,借助权威语料,研究了英语动物名词名转动及其汉译。通过分析隐喻映射的过程,可以知道始源域的部分特征如行为、天性、能力等映射到了目标域里,这些部分特征的映射为英语动物名词汉译提供了参考依据。做该项研究,...
关键词:隐喻映射 名转动 英语动物名词汉译 
解读狄金森第249号诗歌的音形意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第8期29-30,33,共3页张青 
近年来,随着国内学术界对认知学科理解的加深,从认知角度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解释逐渐成为一种可行并且富有新意的研究趋势。基于此,本文将在传统诗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概念隐喻的视角,对狄金森编号为249的诗歌进行分析,重新...
关键词:破折号 接受理论 概念隐喻 映射 
英汉习语对比研究——以“狗”的隐喻概念为例被引量:2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第6期85-87,共3页沈明 
本文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以Lakoff&Johnson的隐喻概念为理论框架,对比分析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中"狗"的隐喻概念,并剖析"狗"的隐喻义在英汉习语中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及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与提高英汉习语的理解能力。
关键词:习语 “狗” 隐喻概念 
探析“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新年致辞”中的政治隐喻用法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第5期80-82,共3页刘阳 
目前学界对隐喻的研究越来越多,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机制和思维方式。隐喻通过激活人们在熟悉领域的知识与经验而形成人们对不熟悉事物的理解。把理解继而转变成一种态度,就达到了隐喻使用者的真正诉求。事实...
关键词:总理新年致辞 政治隐喻 政治诉求 
隐喻视角下的德语介词意义解读——以um的空间意向图式及语义分析为例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第4期74-77,共4页严佩琦 
上海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项目;项目编号为:52-14-113-001;上海高校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编号为:10-17-305-802
介词由于其一词多义,用法灵活,使用广泛等特征,一直是外语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在外语习得研究中,对介词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介词的多样性是其核心空间意义通过隐喻性的扩展而实现的。然而,在德语研究...
关键词:德语教学 隐喻 意象图式 词汇 介词 
论《匿名》的归乡隐喻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第4期20-21,28,共3页杨蕾 
《匿名》是王安忆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运用传统的"归乡"叙事模式,营造了丰厚的意蕴空间,并由此展现出了隐喻性质。本文通过对《匿名》叙事模式的分析来解读其归乡隐喻,探讨该小说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王安忆 《匿名》 故乡 归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