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法

作品数:2226被引量:6423H指数:3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赵西巨李栋夏琳何勤华赵信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当代法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英美法系国家刑法变革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14
《当代法学》2006年第2期124-128,共5页储槐植 
随着社会进步和司法实践的需要,中国司法实务界和法学界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关注、借鉴英美刑法理论体系,以此推动和完善中国法治建设。在刑事政策方面,美国体现为对轻微犯罪处理更轻和对严重犯罪的处理更重;在刑法基本范畴和理论方面,...
关键词:英美刑法 刑法变革 刑事政策 
对科学证据的反思——以程序为视角的关照被引量:20
《当代法学》2005年第6期42-48,共7页杨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刑事诉讼证明基本范畴研究(04CFX017)"的阶段性成果。
科学证据就是借助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发现和揭示出来的各种事实材料,其内涵是科学原理和技术的证明性,其外延则由于法律对科学知识的确认而表现出开放性的特点。因此,科学证据具有科学性、开放性和证明过程的复杂性的特征。证据法学应...
关键词:科学证据 诉讼程序 陪审制 对抗制 英美法系国家 技术方法 科学原理 证明过程 证据法学 证据规则 
加拿大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制度初探被引量:4
《当代法学》2005年第2期144-149,共6页孟昭文 
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是国际私法所调整的重要内容 ,英美法系国家将其视为国际私法应解决的三大问题之一。加拿大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制度中吸收了英美等国的一些基本原则 ,但也逐渐发展出其自身的特点 ,尤其在近年来 ,加拿大...
关键词:承认 判决制度 外国法院 执行 国际私法 抗辩 英美法系国家 加拿大 发展趋势 调整 
精神缺陷者缔约能力比较研究被引量:6
《当代法学》2003年第2期122-124,共3页崔广平 
关键词:精神缺陷者 缔约能力 比较研究 合同订立 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中国 
预先听审程序建构探略被引量:2
《当代法学》2003年第1期130-132,共3页彭海青 
关键词:起诉书 提交 庭审 证据 英美法系国家 侦查终结 公诉 预期 配套制度 改革 
独立董事法律责任基础探折——兼评我国《信托法》第32条被引量:2
《当代法学》2002年第11期28-29,143,共3页刘永春 叶卫平 
通说认为,英美法基本上将董事与公司间的关系视为信托关系,认为董事对公司具有代理人和受托人的双重身份,董事责任则是从董事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派生出来的。而大陆法系则将董事与公司的关系归结为委托关系。我国多数学者认为我国...
关键词:独立董事 《信托法》 公司 英美法 委任制 中国 信托关系 代理人 出台 国有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损害赔偿制度比较研究被引量:1
《当代法学》2002年第12期106-109,共4页白铭 
违约救济一词来源于英美法系,相当于大陆法系的债务不履行,依《布莱克法律辞典》的解释,救济一词指实现权利,防止或补偿权利侵害的手段以及运用这些手段的权利。损害赔偿作为违约救济一种最重要的补救措施,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地...
关键词:大陆法系 违约救济 损害赔偿 不履行 英美法系 债务人 债权人 偿债 手段 法律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法律责任的比较及其借鉴被引量:9
《当代法学》2002年第9期122-124,共3页王卓 
本文先撷取具有典型意义的3个范本:英美法系的美国、大陆法系的德国和介于两大系之间的日本竞争法的法律责任加以比较。总体来说,美、德、日三国虽然都同时运用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共同构筑法律责任制度,但对这三种法律责...
关键词:《反不正当竞争法》 法律责任制度 法律责任形式 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 借鉴 美国 日本 
论审前羁押与人权保障被引量:9
《当代法学》2002年第10期49-52,共4页冯哲 
羁押是“为使犯罪嫌疑人接受侦查、裁判或便于刑罚的执行,而暂时剥夺嫌疑人的人身自由的强制性处分措施。”^①各国对羁押的界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大陆法系国家的称谓通常是指“未决拘禁”,即有罪判决生效之前的羁押;而英美法系...
关键词:审前羁押 人权保障 大陆法系国家 英美法系国家 人身自由 嫌疑人 有罪判决 裁判 处分 称谓 
评公益信托之力求近似原则被引量:5
《当代法学》2002年第12期48-49,58,共3页吴健 
力求近似原则是英美法中的一项关于使用赈济财物的原则,后为各国信托法采纳,成为适用于公益信托的惯例之一。其大致内容是:当一项公益信托成立后,由于种种原因,初始的信托目的无法实现,或信托目的已实现而信托财产尚有剩余时,基...
关键词:公益信托 信托财产 英美法 适用 信托法 目的 财物 剩余 原则 惯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