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伽登

作品数:81被引量:8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武克勤张玉能张旭曙董希文吴舒婷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未确定性的两副面孔——论英伽登“未定点”与伊瑟尔“空白”的联系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5年第4期19-21,共3页郑岚月 
罗曼·英伽登的“未定点”与沃尔夫冈·伊瑟尔的“空白”一脉相承。英伽登的未定点依附于他所提出的文学作品的层次结构。伊瑟尔将结构层面的未确定性延展至读者交流层面,提出空白的概念,强调读者在文学作品建构中的主动作用。未定点和...
关键词:未定点 空白 英伽登 伊瑟尔 读者 
英伽登文学作品本体论中的时间问题研究被引量:1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34-40,共7页杨宇 
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认定项目(2022SK200)。
英伽登哲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世界的存在方式问题,时间正是他解决“观念论—实在论”难题的关键。文学理论研究是其哲学思考的延伸,英伽登也非常注重文学作品中的时间问题,尤其是文学作品存在方式的时间性。他在文学作品本体论研究...
关键词:英伽登 作品本体论 存在方式 时间性 
英伽登“时间透视”理论中的“动力现象”被引量:1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670-680,共11页杨宇 
天津中医药大学“雏鹰计划”科研项目(XJS220122)。
研究了英伽登“时间透视”理论中“动力现象”的发生结构及其价值意义。英伽登在论及文学作品“具体化”过程时提到了“时间透视”现象,这一现象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理解和接受有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发生于其中却又不易被察觉的...
关键词:动力现象 时间透视 积极记忆 时间距离 
英美“新批评”与现象学之间的家族相似性被引量:1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2年第4期149-152,共4页佟姗珊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生态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研究”(项目编号:20WWC171);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生态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冯内古特小说研究”(项目编号:WY2021024-B)。
英美“新批评”与现象学是二十世纪重要的两大学术流派,“新批评”理论与英伽登的现象学理论虽有着完全不同的哲学背景,但二者之间的确存在着一种“家族相似性”。对它们已经展现出的相似之处进行梳理和对比,更可以明晰二者在捍卫作品...
关键词:客观性批评 本体论批评 英伽登 “新批评” 
从审美时间意识域的缺失到绝对同时性的溃散--英伽登语音造体论批判之一
《文艺争鸣》2022年第1期92-99,共8页刘彦顺 李忠超 
一、现象学还原不区分意义造成的科学主义美学 为什么要批判英伽登的语音造体论?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几乎完全离开了文学阅读活动,去寻求一个作为绝对之物存在的自立自足的文学作品,意图找到文学作品的绝对同一性,来规避读者的主观体...
关键词:从实际出发 英伽登 现象学还原 文学作品 主观体验 同时性 心理主义 文学阅读 
文学翻译形而上质的理解与表达--基于英伽登层次结构理论的新思考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51-56,共6页赵明 
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2018JS0035B)。
英伽登层次结构理论对文学翻译的原作解读与译作表达有价值。对古典诗词的译例分析和相关研究发现:英伽登层次结构理论在翻译中的正序运用体现的是以形映神,逆序运用体现的是以神驭形,这两种运用分别适宜于翻译的理解与表达。首先,译者...
关键词:文学翻译 形而上质 英伽登 层次结构论 
费德勒与艺术现象学——一次比较被引量:2
《新美术》2021年第3期54-67,共14页戴思羽 
康拉德·费德勒[KonmdFiedler]的艺术文集主编哥德弗里特·博伊姆[Gottfried Boehm]曾指出,费德勒的思想与现象学在多个层面具有可比之处。^(1)本文试图就此进行一次尝试性探讨,对费德勒的形式主义艺术理论与现象学的艺术考察方式做一...
关键词:杜夫海纳 费德勒 英伽登 康拉德 现象学 海德格尔 胡塞尔 形式主义 
论沉浸式戏剧《迴家》的艺术表达被引量:2
《中国戏剧》2021年第2期76-78,共3页刘阳 
2019年12月,上海八号桥1908粮仓剧场上演的沉浸式戏剧《迴家》备受瞩目——前卫的戏剧理念、全新的体验形式、刺激的观感享受,引发了大众对戏剧创新的再思考。一、沉浸式戏剧解读波兰现象学理论家英伽登在《文学的艺术品》一文中提道:...
关键词:罗兰·巴特 符号学理论 英伽登 艺术表达 沉浸式戏剧 现象学理论 艺术作品 意向性 
英伽登与闻一多翻译思想之美
《北方文学》2020年第6期101-102,共2页封梦雪 
20世纪的中西方学术界吐故纳新、百家争鸣,诗学与美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文艺界的发展,诗歌翻译与美学相结合是翻译研究之必然。本文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发现英伽登和闻一多的思想理论呈现出"美的特点",二者在"声音美""画面美""形式与意...
关键词:英伽登 闻一多 层次理论 三美论 翻译思想对比 
英伽登戏剧语言功能研究阐释
《文化艺术研究》2019年第4期53-61,共9页张丽萍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2018年度院级课题(项目编号:浙艺职院〔2018〕286号)的阶段性成果
英伽登的戏剧语言功能研究是其文学作品意向性客体存在方式研究的延续。他依据建构再现世界的两个手段,将语言造体分为三类客体、四种功能、两大类型。他从声调和词语的形式差异来解释再现客体功能的变化,从“现在”与“过去”的客体区...
关键词:英伽登 戏剧 语言 功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