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文说

作品数:183被引量:17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梁学廷戴大明曾昭聪卢新良苏宝荣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汉字文化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右文说”新探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23年第16期124-126,共3页曾利青 
“右文说”是训诂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自宋代王圣美提出以来,受到历代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其相关研究源远流长,成果众多。“右文说”指的是形声字的声符兼表义的现象,因形声字多为左右结构,且声符多居右,故名为“右文”。其实质是关注...
关键词:“右文说” 形声字 声符 音义 关系 
形声字“使”之右文研究
《汉字文化》2022年第22期16-18,共3页应燕平 
2021年海南省哲学规划课题“甲骨文形声字之右文研究”(编号:HNSK(YB)21-51)的研究成果
《说文》:“使,伶也,从人,吏声。”形声字“使”的甲骨文源头为■,“史、事、使、吏”一组字由■分化而来,所谓“使”之声旁“吏”最初为“使”的义符,因而“吏”最初实为“右文”,而非声旁。
关键词:右文说 使   同源 
《说文解字》中戋声字音形义浅析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18年第24期56-59,共4页孙珊 施向东 
王圣美"右文说"提出的形声字声旁表意功能有其积极性的一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后代学者多有探索,却仍旧有不完善之处。文章整理了《说文解字》中收录的17个从戋声的字,发现其核心义素有两个,分别是"残损"义与"暴露"义,而说"从戋声字皆...
关键词:右文说 戋声字 《说文解字》 
从“侖”得声字探析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18年第16期53-56,共4页胡瑞瑶 
本文根据沈兼士的右文说理论,对《汉语大字典》中29个从侖得声的字进行分析,揭示"侖"与从"侖"得声的字之间的关系,是运用右文说理论来探求字义的一次实践。
关键词: 从“侖”得声 形声字 右文说 
“右文说”源流考略被引量:2
《汉字文化》2004年第4期57-58,共2页杜念峰 
《说文解字》形声字占绝大多数。王筠《文字蒙求》和蒋善国《汉字的组成和性质》都认为僦文》9353字形声字为7697个,占总数的82.3%。现代汉字的形声字则占总数的90%以上。若偏旁是义符,位多居左,称左文;声符则位多居右,以声区...
关键词:《说文解字》 形声字 “右文说” 汉字结构 偏旁 声符 文字学 
谈俗形义学被引量:7
《汉字文化》1995年第1期6-10,共5页李万福 
把多数汉字视为会意字,并用思辨方法阐释其形义关系的是本文所谓俗形义学。从先秦两汉零散的俗形义学现象,到宋人王圣美提出“右文说”、王安石作《字说》,直至今人安子介创“劈文切字”理论,俗形义学荦荦自成一家。然而所得到的从...
关键词:俗形义学 “右文说” 现代汉字 形声字 形义关系 汉字形体 对外汉字教学 会意字 《说文解字》 同源字 
试论安子介先生的“声旁有义说”
《汉字文化》1991年第4期33-44,共12页温端政 
安子介先生在最近发表的《我对汉字的看法》一文中明确地说:“我在《解开汉字之谜》一书中,认定‘部首’之外的所谓‘声旁’也是有意义的。不但如此,且有喧宾夺主之势。”安先生在《劈文切字集·发明部首切除法的来龙去脉》里又说:“关...
关键词:安子介 右文说 切除法 表义 意音文字 中国文字学 表意性 宣和书谱 语言文字学家 隶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