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符

作品数:294被引量:425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王德福程琪龙潘峰张维鼎丁信善更多>>
相关机构:渤海大学四川大学汕头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语言文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音译语汇的流通和语义赋值研究
《外语研究》2025年第2期81-85,共5页刘性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科技典籍术语的语境化英译研究”(编号:21BYY072);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发展中心主题案例项目“传播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中国古代军事汉英术语库构建”(编号:ZT-231028808);江苏高校哲社科研究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科技术语的英译与诠释研究”(编号:2021SJZDA090)的阶段性成果。
音译是翻译界关注较多的论题,其对人类知识的生产、表征、跨语书写、跨文化交际及话语体系构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关于音译语汇的问题、语义赋值及音译语汇定名,缺乏较为系统的探讨。本文拟探讨音译语汇的问题、音译语汇流通的属...
关键词:音译 语义空缺 语义赋值 语符-语义契约 
华清宫语言景观的实证研究:语码取向、语符使用及规范建议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9期603-612,共10页赵敏 
文章以国家级5A级景区华清宫的语言景观为研究对象,共搜集到297个有效样本,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以及对比分析,运用Scollon & Scollon (2003)的场所符号学理论,探究华清宫语言景观的语码取向及语码呈现方式,调查景区内语言文字使用状...
关键词:语言景观 华清宫 场所符号学 语言规范 
古城旅游文化景区语言景观研究—以商丘古城景区为例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年第9期157-160,共4页李杰 
商丘古城作为“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古城之一”,在古城景区建设过程中,对语言景观的构建有利于古城历史文化内涵的建设和商业价值的实现,有利于古城社会影响力的提升。文章以商丘古城现有的商铺名和指示性标语为语料,对其现有语言景观的...
关键词:商丘古城 语言景观 语符特征 
语符频率在词汇隐性习得中的作用
《汉字文化》2024年第5期172-175,共4页李跃 
频率在二语习得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二语的隐性习得和显性习得均有积极作用。通过总结频率效应和二语隐性习得的相关论证及研究,主要从词汇隐性习得的角度来探索频率效应中语符频率对隐性习得的影响,讨论频率效应和二语习得之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频率效应 语符频率 二语习得隐性习得 
马鞍山市花山区餐饮店名的语言学分析
《汉字文化》2023年第18期28-30,共3页王闪 
餐饮店名作为社会语言的一种,具有传递信息和反映社会文化特征的作用。本文以马鞍山市花山区餐饮店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共收集754个餐饮店名,从语符类型、语音、结构组合三方面进行描写,以期探讨花山区内餐饮店名的一些特点。
关键词:餐饮店名 语符类型 语音 结构组合 
甲骨文超语符功能研究
《汉字汉语研究》2023年第3期35-48,125,共15页王赫岗 
国家语委重点项目“百年语言规划对汉语字词关系的影响效果、作用机制及优化路径研究”(ZDI135-13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说文》学新材料普查、整理与研究”(21&ZD299)的阶段性成果
甲骨文的超语符功能,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甲骨文自身构形特点表达对应语符之外的信息。其具体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通过改换或增添的构件表达超语符信息;二是利用介于文字与图画过渡状态的形体表达超语符信息;三是通过线条的增...
关键词:甲骨文 超语符功能 构件 形体 字词关系 
特殊用字的超语符功能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88-94,共7页张鹏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语字词关系研究史”(19AYY016)。
通过具体分析新莽、武周、太平天国以及现代的部分特殊用字,可总结出特殊用字共有修辞、避讳和反映情感三种超语符功能。这些功能来源于汉字性质的特殊性:有些功能以象形造字为桥梁,通过将形义无关的字词联系起来而实现;有些功能依靠凸...
关键词:特殊用字 超语符 汉字文化 
基于语符的构式语法(SBCG)评介——一个融合词汇主义和构式主义的形式化语法体系被引量:1
《当代语言学》2021年第4期591-607,共17页黄思思 詹卫东 
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现代汉语构式形式化表示研究”(19SKBS204);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2015年度重大项目“构式的语义分析及其在语料库中的标注”(15JJD740002)的资助。
基于语符的构式语法(SBCG)是一个融合了词汇主义和构式主义的形式化语法体系。它的形式表达框架脱胎于中心语驱动的短语结构语法(HPSG),语法描写目标则受到构式语法理论的深刻影响。与HPSG相比,SBCG调整了特征设置,用构体代替了规则,扩...
关键词:SBCG HPSG 构式语法 形式化表征 
中华精神文化外译话语体系建构的思考--以“君子”何以须音译“Junzi”为例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2021年第2期186-205,共20页包通法 梅龙 
文化或学术流派的核心术语是其认识精神构式和样态的自我身份宣示,是先贤们在思考各自文化或学派与它者的关系与差异时提出的核心概念,而其精神构式和知性体系皆围绕这些核心术语演绎与阐释,以此明确自我学术体系身份归属。那么如何在...
关键词:中华文化自我身份 核心术语外译 君子认识构式与知性体系 “马”语符与内涵 
语言景观视角下的轨道交通空间建构研究——以西安地铁三号线为例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2021年第4期63-65,共3页杨彬 程玥 
语言景观是生活社区语言生态的投射,是物质信息的表征,既能反映地域化的历史文脉,又能包蕴国际化的时尚元素。本文以西安地铁三号线轨道交通空间的语言景观为研究对象,发现26个站点名称的命名原则,221个标识导向类景观的语符选择、语符...
关键词:语言景观 轨道交通 西安地铁三号线 语符 翻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