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对应关系

作品数:31被引量:9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李蓝李绪洙曹广衢陈保亚郑玉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语言研究》《语文建设》《民族语文》《方言》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藏语理塘话与藏文的语音对应关系看藏语音节变迁
《语言研究集刊》2023年第2期70-87,389-390,共20页陈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2&ZD22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7FYY004)资助。
文章以理塘县甲洼镇藏语的田野调查为基础,通过与藏文比较,观察藏语音节变迁。从藏文到理塘话,其音节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即ccCcVcc>CVcc(>CVc),主要表现为简化、存古和繁化。声母以简化为主,特别是复辅音单辅音化,即ccCc->C-,复辅音...
关键词:藏文 藏语理塘话 语音对应关系 音节变迁 
中国吉祥图像及其“文-图-语音”对应关系被引量:2
《美术大观》2020年第4期49-53,共5页李凇 
本文对中国艺术史上的“吉祥图像”进行了历史性检索和思考,通过新的材料和一些以前不被注意的材料,以吉祥图像的发展史为线索,在文字文献、图像图形、语音双关三个方面进行了联系,描述了其从民间到宫廷的变化轨迹,揭示了中国吉祥图像...
关键词:吉祥图像 “文-图-语音”关系 谐音图像 《历代帝王图》 
内蒙古晋语凉城话和北京话的语音对应关系
《陇东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15-17,共3页孟丽君 
凉城县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从方言归属来看,凉城话属于晋语区。凉城话和北京话都是北方方言,在音系上二者大同小异。二者都是从古汉语发展而来的,不管是同是异,都有严格的对应关系。文章就凉城话和北京话的声韵调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凉城话 北京话 声母 韵母 声调 
水语与苗语的语音对应关系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49-53,共5页韦述启 王炳江 
贵州民族大学科研院(所);基地(中心)基金资助项目(编号:校科KYJG[2014]23号)阶段性研究成果
对同一语族各种语言之间或同一语言各方言土语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的研究,目前已有相当可观的成果,而对于不同语族语言之间语音对应关系的研究还十分罕见。苗语虽与水语有很大的差异,但它们同属一个语系,且自身的某些词汇也有较强的稳固...
关键词:苗语 水语 语音对应 
敦煌方言与唐五代西北方音被引量:14
《方言》2014年第4期305-320,共16页李蓝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创新项目"中国重点方言区域示范性调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国社科院创新项目资助;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13BYY045)资助
本文先简要介绍唐五代西北方音与现代敦煌方言的研究概况。本文认为,虽然现代敦煌方言并非唐五代时期敦煌方言的嫡传后裔,但其来源不外乎清中叶甘肃56州县移民带来的甘肃方言,总体来看仍与甘肃及其他西北方音一致,属同一方言区域。因此...
关键词:敦煌方言 甘肃方言 音韵特点 古今语音对应关系 唐五代西北方音 
蒙古标准语语音与杜尔伯特口语语音比较研究
《林区教学》2014年第12期58-60,共3页宝玉 
蒙古标准语语音与杜尔伯特口语语音比较研究,对深入开展蒙古语言学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以所调查的蒙古语杜尔伯特口语语音为基础资料,同蒙古标准语语音进行了比较研究,初步梳理和归纳了蒙古语标准音与杜尔伯特口语语音之...
关键词:蒙古标准语语音 杜尔伯特口语语音 语音对应关系 比较研究 
论“做”字的音被引量:4
《中国语文》2003年第2期121-130,共10页李蓝 
在标注反切的语文工具书中,一般都把"做"字标为"子贺切"。这是一个错误的反切。本文根据现代汉语方言材料,整理和比较了果摄开口一等、遇摄合口一等和宕摄开口一等铎韵的语音对应关系和语音演变规律,并引用《诗经》以来的一些韵文材料,...
关键词:“做”字 字音 读音 语音演变规律 《诗经》 韵文 反切 宗祚切 语音对应关系 遇摄合口一等暮韵精母字 古代汉语 语音 
汉越(侗台黎)六畜词文化有阶分析被引量:7
《民族语文》2000年第4期34-42,共9页陈保亚 
本文主要比较六畜饲在汉语和越语(侗台黎语)中的对应情况。早期家畜词 “猪、狗”在汉语和越语之间不对应,在各自内部却对应得很整齐,而代表晚期家畜的 词“鸡、马”在汉语和越语之间对应得很整齐,因此认为鸡、马等家畜向南方传播...
关键词:越语 南岛语 六畜 侗台语 遗址 家畜 农畜 关系词 黎语 考古材料 语音对应关系 文化因子 黄牛 
藏语汉借词的特点被引量:5
《民族语文》1999年第3期75-80,共6页薛才德 
本文用统计数据表明汉借词在藏语中的数量是很少的。汉措词按意义可大致分12至14类。茶类词数量众多,富有特色。汉借词和汉语的语音对应关系极其复杂。由汉借词所造成的同音词数量很少,多义汉借词数量也很少。
关键词:汉借词 藏语 古代汉语 同音词 语音对应关系 印度尼西亚语 声母 藏文 双音节词 本族词 
港台新词“秀”“骚”漫议被引量:6
《语文建设》1999年第3期44-45,共2页李绪洙 
近十多年来,台湾、香港的电视、报纸、杂志、小说等传播媒体或出版物中频频出现新词———“秀”(“骚”),并且衍生出来一批“秀”系词族和“骚”系词族。“秀”和“骚”分别产生及流行于台湾和香港地区,同为英语Show的译音,...
关键词:“秀” “骚” 外来词 现代汉语普通话 外来语词 词族 港台 女演员 英语 语音对应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