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机制

作品数:88被引量:33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范振强汪少华毛延生侯国金乔德玉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多元文化互动语境下创造性词块的意义建构研究
《现代外语》2025年第1期25-37,共13页李兰萍 庞杨 周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文明形态视域下的礼貌话语体系构建研究”(22BYY069);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多元文化语境下非英语本族语者词汇含义构建研究”(21PJC00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和东华大学励志计划“跨文化语用视域下英语学习者词汇意义构建机制研究”(LZB2021006)的阶段性成果。
本研究从社会认知语用视角出发,制定语言创造性的判定步骤,考察维也纳-牛津国际英语语料库(Vienna-Oxford International Corpus of English,简称:VOICE)中视觉动词词块的创造性特征,揭示其意义建构模式和认知语用生成机制。研究发现,...
关键词:多元文化互动 语言创造性 词块 意义建构模式 认知语用机制 
现代汉语反预期信息结构及其认知语用机制研究
《外语教学》2025年第1期28-33,共6页李勇忠 白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语料库的汉英习语构式变异的社会认知研究”(项目编号:24BYY081);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现代汉英反预期范畴的认知语用研究”(项目编号:YC2022-B09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重点探讨了现代汉语反预期信息结构的内部单元关系和外部模型变体,并对相关现象进行了认知语用阐释。首先,反预期信息结构的核心单元包括条件、预期和反预期,其中条件与预期是因果关系和类推关系,预期与反预期是否定关系,条件与反...
关键词:反预期信息结构 信息单元 认知语用机制 
人际语用学视阈下“废话文学”的语用特征及机制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4期339-344,共6页胡萍 
本文以“废话文学”为研究对象,结合Grice的合作原则,探索“废话文学”在人际语用学视阈下呈现的基本特征、语用特征及语用机制。研究发现:“废话文学”的语用特征主要包含身份构建、情绪表达以及人际交往三方面;其语用机制为违反合作...
关键词:人际语用学 合作原则 废话文学 语用特征 语用机制 
汉语说明语篇中的事物回指研究
《汉语学习》2024年第1期25-32,共8页刘云 郭海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复句与语篇类型的选择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9BYY011)资助。
本文以汉语说明语篇中与说明对象相关的回指形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各种不同类型回指形式在说明语篇中的篇章分布情况,归纳说明语篇中有关说明对象的回指类型。分析汉语说明语篇中的回指在编码时遵循...
关键词:说明语篇 回指类型 分布模式 语用机制 
语义演变的词汇语用机制研究:以“所以”为例被引量:1
《外语学刊》2023年第4期16-21,共6页李潇辰 
山东省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汉语连词演化机制的真值条件语用学研究”(20DYYJ07)的阶段性成果。
历史语用学旨在探讨语义演变的语用机制。前人研究多认为语义演变是会话含义规约化的结果,然而会话含义的推理发生于话语层面,难以与词汇层面的语义演变建立直接联系。文章旨在基于真值条件语用学分析“所以”的语法化历程,探究语义演...
关键词:语义演变 词汇语用机制 所以 真值条件语用学 语法化 
道义情理型选择问句的否定用法及其机制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年第2期101-105,共5页李洋 张晓涛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疑问-否定’构式整合的多维度动因与机制研究”(20BYY165);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汉语去熟语化表达形式与动因机制研究”(1305122278)。
文章以“还是”为标记的选择问句为研究对象,集中在双项选择问句中一肯一否选择项的情况,聚焦于一种表否定用法的道义情理型选择问句,探讨了道义情理型选择问句的句法语义表现、话语识解及语境验证。结合道义情理型选择问句表否定的用法...
关键词:道义情理型选择问 否定 语用机制 认知机制 
通感隐喻视域下味觉类热词的语义映射和语用机制被引量:1
《湘南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88-93,共6页王子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XJ2022G204)。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隐喻模式,通常从较低级的具体感官域逐渐向较高级的抽象感官域发散。味觉类热词“柠檬、糖、盐”以[+味酸][+味甘][+味咸]为核心语义特征,是基于不同感官体验之间的相似性,经由通感隐喻途径促成的“旧词新用”现象,其...
关键词:味觉词 通感隐喻 映射 语义 语用机制 
混搭·整合·移情——网络谐音类中英混搭成语的认知语用机制研究被引量:5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1-6,共6页汪少华 彭雨欣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语言风格研究”(项目编号:18AYY0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网络谐音类中英混搭成语是一种网络语言的新变体。此类成语形式新颖,表现力丰富,流行性强,具备构式的整体性特征。本文选取2016—2021年在网络语言中较为典型的33个谐音类中英混搭成语为语料,对此类构式进行分类,分析其认知语用机制。...
关键词:中英混搭成语 认知语用机制 概念整合 移情 
道德视阈下网络冒犯回应行为的语用机制探究被引量:4
《外语教学》2022年第3期9-15,共7页陈倩 
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语用共同体视域下网络和谐话语体系建构及引导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AYY011);甘肃省2021年度青年博士基金项目“网络公共空间语言暴力的社会语用生态研究”(项目编号:2021QB-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网络冒犯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威胁面子的行为,而是大多表现为违反道德秩序的不礼貌言语行为,因此,其回应行为必然存在道德视阈下的语用机制引发。本研究选取百度贴吧中的互动评论作为语料,以针对网络冒犯的回应行为为主要线索,探讨其...
关键词:网络冒犯 回应行为 语用机制 道德秩序 
中国减贫话语的认知语用机制解读--以《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英文版)为例
《文教资料》2022年第8期6-10,共5页卢岩 
本文以《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英文版)为例,融合架构理论和语用身份论来探讨中国减贫话语的认知语用机制。研究发现,白皮书构建了“扶贫体系”“奋斗”和“共同体”等复合架构,塑造了“社会扶贫体系的贡献者”“自强不息的奋斗...
关键词:架构 语用身份 白皮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