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凌

作品数:22被引量:9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面子礼貌文化特性明示语用学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外语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学刊》《外国语言文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多元文化互动语境下创造性词块的意义建构研究
《现代外语》2025年第1期25-37,共13页李兰萍 庞杨 周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文明形态视域下的礼貌话语体系构建研究”(22BYY069);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多元文化语境下非英语本族语者词汇含义构建研究”(21PJC00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和东华大学励志计划“跨文化语用视域下英语学习者词汇意义构建机制研究”(LZB2021006)的阶段性成果。
本研究从社会认知语用视角出发,制定语言创造性的判定步骤,考察维也纳-牛津国际英语语料库(Vienna-Oxford International Corpus of English,简称:VOICE)中视觉动词词块的创造性特征,揭示其意义建构模式和认知语用生成机制。研究发现,...
关键词:多元文化互动 语言创造性 词块 意义建构模式 认知语用机制 
人类文明新形态与礼貌话语体系构建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5期691-702,799,共13页周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文明形态视域下的礼貌话语体系构建研究”(22BYY069)的阶段性成果。
礼貌与社会文明有着内在的联系,某一社会形态的“文明礼貌”诠释着文明蕴含礼貌、礼貌表征文明之道。当前中国已迈入一个新时代,其重要标志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由此,如何构建礼貌话语体系来表征、传播乃至构建...
关键词:人类文明新形态 礼貌话语体系 友善 和谐 构建 
AI时代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转型与重塑被引量:2
《外语电化教学》2024年第4期32-36,共5页崔莹 周凌 张绍杰 
吉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项目编号:JJKH20221143SK);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JKH20231284SK);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博士和青年扶持项目(项目编号:2022C148)的阶段性成果。
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将面临人才培养方面的严峻挑战,外语专业将首当其冲。这种挑战涉及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规格和培养能力三个方面。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有其必然性,也更显其迫切性。因此,外语专业应顺势应变,由培养工具性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 外语专业 人才培养转型 人才培养重塑 
语用视域下意象在中国外交话语中的表意研究
《外国语言文学》2024年第1期28-39,133,134,共14页吴杰文 周凌 
意象在外交场域中是较为凸显且重要的信息载体,当前仍缺乏充分的语言学观照。文章以习近平外交演讲为范例,从语用视角出发,系统探究中国外交话语中意象的语用属性。结果表明,意象在中国外交语境中并非等同于文学作品中静态的“物象”,...
关键词:中国外交话语 意象 事象 言语行为 识解 
人格特质与调解话语的人际语用研究被引量:1
《现代外语》2023年第5期597-610,共14页吴杰文 周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文明形态视域下的礼貌话语体系构建研究”(22BYY069)的阶段性成果。
本研究以电视调解类节目为语料,从人际语用学视角分析和谐-挑战性会话及其微观语境,旨在探究不同人格特质对争执话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不同人格特质的语用表征存在显著差异,可以影响调解效果。具体而言,调解方表现为理性人格,被调...
关键词:人格特质 和谐-挑战语境 调解话语 人际语用学 
新概念识解的可供性路径——以“学术裁缝”为例被引量:1
《外语与外语教学》2023年第3期12-21,145,共11页周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文明形态视域下的礼貌话语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2BYY06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新概念的产生与社会因素息息相关,新发事件往往是新概念产生的直接诱因。本研究应用生态心理科学“可供性”理论,以“学术裁缝”为例,通过设计认知判断的离线实验,探究语言系统可供性和社会认知可供性在新概念识解中的作用。具体探究语...
关键词:新概念识解 可供性 语言系统可供性 社会认知可供性 
反问句否定含义强度及(不)礼貌等级的实验语用学研究被引量:7
《外国语》2022年第1期25-35,共11页周凌 张绍杰 
本文选取计算机辅助交际会话(CMC)的真实语料,收集采用反问句作为答语的数据,旨在分析交际会话中这一现象所蕴含的否定含义与显性否定和隐性否定的强度等级差异,进而探究其(不)礼貌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反问句通常用于表达否定的语...
关键词:反问 否定强度 (不)礼貌 实验语用学 
语境知识对非母语汉语学习者礼貌性请求话语选择的影响:实验语用学研究被引量:8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9年第6期29-38,145,146,共12页周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语料库的‘面子’和‘脸’概念表征的语义-语用界面研究”(项目编号:16BYY179)的阶段性成果
文化间际语用学认为,语境表征两个方面的世界知识,分别称作先前语境知识和即时语境知识,这两方面知识都对不同文化间交际中的二语学习者产生影响。本研究依据文化间际语用学理论,通过设计若干组实验得到的数据,对非母语汉语学习者在使...
关键词:语境知识 礼貌 请求话语 非母语汉语学习者 实验语用学 
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篇认知态度类动词语用特征的成因分析被引量:2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2期61-68,共8页周凌 张绍杰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语料库的‘面子’和‘脸’概念表征语义——语用界面研究”(16BYY179)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依据文化间际语用学的文化模式理论框架,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笔语语料库(WECCL)和英语本族语大学生书面语篇语料库(LOCNESS/NESSIE,简称LONE),对中美大学生书面语篇使用的高频认知态度类动词的语用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进而阐释其背后...
关键词:认知态度类动词 书面语篇 语用特征 成因分析 文化模式 
国外不礼貌研究的流变与展望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2018年第2期147-157,共11页王琼 周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面子’和‘脸’概念表征语义-语用界面研究”(项目编号:16BYY179)的阶段性成果。
礼貌问题一直是语用学研究的经典议题并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当今该领域的关注焦点已逐渐转向礼貌的平行对立面——不礼貌研究。不礼貌这一概念自库尔佩珀(Culpeper)明确提出后,吸引了众多国外学者的关注。本文首先概述了关于不礼貌的界定...
关键词:不礼貌研究 流变 展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