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人

作品数:419被引量:25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韦德强何跞查洪德邓益民王双梅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书画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近代印人方介堪的文字学与篆书
《中国书画》2024年第6期90-97,共8页陈国敬 
自元代以来,集古印谱的风尚、汉印审美观的建立以及早期篆印理论的出现,令篆刻发展逐渐走上文人化、艺术化的道路。出于对前朝印章求新尚奇的反对,以及对汉印古雅质朴的追求,元代文人愈发重视篆文的规范问题,精研《说文》,旁涉文,成为...
关键词:篆刻艺术 方介堪 汉印 篆印 集古印谱 文人化 元代文人 文字学 
黄宾虹对“书画同源”的继承与发展被引量:1
《中国书画》2017年第8期76-80,共5页刘畅 
"书画同源"最早由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讲述了书法与绘画同质异体的关系。书法的线条是绘画笔墨的造型语言,宋代文人画将诗、书、画密切结合强调笔墨技巧的运用,加强了绘画作品的书法和文学韵味。元代文人画更加突出书...
关键词:黄宾虹 书画同源 笔墨技巧 《历代名画记》 柯九思 元代文人 篆法 张彦远 赵孟 白木 
中国画失色了——论近代中国画的色觉弱化现象
《中国书画》2008年第9期102-103,共2页王志平 
本文作者认为唐宋以前的中国画大都色彩斑斓、绚丽多彩,而至元代文人画盛行以后,有彩的中国画被纯水墨画所替代,中国画从此失色。文章作为一家之言,希望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和思考。欢迎大家就此问题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
关键词:元代文人 弱化现象 水墨作品 视觉艺术 色彩学 黄公望 画道 石涛 审美思想 院体 
吴镇《墨竹谱》中的笔墨关系——兼论宋元文人画精神之嬗变被引量:4
《中国书画》2004年第11期60-68,共9页邱才桢 
美籍华裔学者何惠鉴在谈到元代文人画时曾经说过:墨竹(及古木怪石)一门,不但在"岁寒三友"中成立最早,不但与华光(释仲仁)、逃禅(扬补之)一派的墨梅分别代表文人画中的"南香北雪",而且因为它比其他任何门类(包括山水)更能体现和发挥"书...
关键词:吴镇 竹谱 元代文人 扬补之 湖州竹派 《宣和画谱》 墨梅 柯九思 画史 墨戏 
作为御用文人与元廷画家的赵孟頫被引量:1
《中国书画》2004年第5期40-45,共6页任道斌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等,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是开元代文人画风气的美术家。在历经宋元鼎革之变后,他仕隐两兼、奔走南北。赵宋宗室的特殊出身和丰富的阅历,加深了他对人生的体悟,寄情诗文书画,才华横溢,无所不妙;同时也...
关键词:赵孟 浙江吴兴 元仁宗 元代文人 诗文书画 仕隐 宫廷画家 松雪 桑哥 爱育黎拔力八达 
七月炎熇如流火 一声冰玉出空林——倪瓒“空亭”意象考释被引量:1
《中国书画》2003年第11期38-43,共6页赵启斌 
一,缘起中国山水画中,'亭子'的形象并不少见。山脚,水边,置空亭一座,坡岸逶迤,小舟一叶,给人以极天空阔之想;此亭,或临瀑流之下,或空寂于溪边,或独立于冈阜,一种淡淡的思绪,弥散开来,意境幽深无际,顿成神来之笔。倘无林木疏映下的空亭一...
关键词:倪瓒 倪云林 恽寿平 造境 春山瑞松图 元代文人 画学心法问答 境象 冰玉 壮陶阁书画录 
明清花鸟画的嬗变与演进被引量:3
《中国书画》2003年第9期45-63,共19页朱万章 
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尤其花鸟一科,山西朔县出土的30000年以前的《古雕动物人物图》已见其雏形,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出现较为完整的花鸟画图案,及至后来的民间工艺品,已处处可见虫鱼、鸟兽、树叶等图画。战国时期的人物龙...
关键词:《宣和画谱》 中国绘画艺术 黄筌 郭若虚 元代文人 人物图 写意花鸟 水墨写意 野逸 画史 
钩沉辑佚著华章——读李福顺的《中国美术史》
《中国书画》2003年第2期110-110,共1页张澎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美术史研究方法的讨论不断冲击着原有的美术史研究格局,似乎西方美术史的诸多研究流派成了国人迅捷改制的法宝,一股浮躁之风有日渐弥散之势,但是仍有一批学者不为所动,踏踏实实地继续着自己的研究方向,他们坚信面向中...
关键词:中国美术史 美术史研究 西方美术史 元代文人 研究流派 取之不竭 官修 浮躁之风 探索空间 画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