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才桢

作品数:36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书法书法作品山水画楷模文徵明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美术学报》《台声》《文艺研究》《中华书画家》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洞庭三叠:《洞庭东山图》诗书画真伪及关系考察
《美术研究》2023年第3期56-63,共8页邱才桢 
本文是对《洞庭东山图》画作者、题诗作者、题诗书法作者及时间的考证。通过对画面风格及结构分析,认为该作是赵孟頫晚年回乡后所作;通过文献考证及语义分析,确定诗题作者为黄玠,此图是赵孟頫应黄玠之请而作;通过对题诗书法的风格与形...
关键词:《洞庭东山图》 赵孟頫 黄玠 俞和 
文化定位与艺术学的期待:新时代书法学科建设对话会(二)
《大学书法》2023年第2期32-49,共18页邱才桢 祝帅 张冰 李逸峰 何劲松 金丹 邓宝剑 方爱龙 吴慧平 杨军 
立足本体,多向拓展--学科升级与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初探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研讨会。新学科目录发布以来受到广大高校老师和书法界人士的关注,在这之前已有些讨论,都非常热烈。今天上午也听到很多老师们的发言,非常受启发,那些观点...
关键词:专业学位 高校老师 人才培养模式 学科建设 文化定位 新学科目录 学科升级 (二) 
“眼、心、手”:书法学科的思考维度与核心课程建设初探
《大学书法》2022年第5期48-53,共6页邱才桢 
本文探讨了书法学科在能力培养方面的几个核心问题,分别可诉诸“眼、心、手”三个层面,即鉴赏、思考力和实践。而书法专业的培养模式大多有重实践、轻鉴赏和思考力的倾向,即便是书法实践训练方面,也有所偏颇。本文论证了这三者之间相辅...
关键词:鉴赏 思考力 书法核心课程 
朴拙天真 妙造自然——徐悲鸿的书法艺术及成就
《中国书画》2021年第12期77-95,F0003,共20页邱才桢 
徐悲鸿先生书法成就为其画名所掩。其书法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和极强的辨识度。如果把他的书法放在20世纪书法史的背景下,以及画家书法等方面进行观照,对于我们认识更为立体的徐悲鸿,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徐悲鸿自7岁起跟随父亲徐达章习...
关键词:徐悲鸿先生 书法艺术 书法成就 书法史 颜真卿 北碑 入室弟子 朴拙 
“兰亭八柱”:一种书法史知识的建构模式
《中国书法》2021年第9期159-165,共7页邱才桢 
本文通过对乾隆时期"兰亭八柱"集结过程的梳理,揭示了对于《兰亭序》多个版本选择的艺术标准和政教伦理。其中,董其昌的鉴赏趣味和方式,以及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等书法家的道德身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清代帝王通过南巡、兰亭立碑,以...
关键词:“兰亭八柱” 董其昌 乾隆 建构模式 
意义的找寻——张树的书法篆刻及其他
《艺术品》2020年第10期31-33,共3页邱才桢 
张树全身弥漫着一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气息。当他穿过黑暗的走廊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刚从一部古装电视剧中回过神来,恍惚间他像是从电视画面里踱出来的古人。迷惘的书生,还是散淡的剑客?他平静的神色、抵肩的长发使我沉思起来。至少...
关键词:书如其人 篆刻作品 书法篆刻 古装电视剧 电视画面 周围环境 陈词滥调 
七世纪中叶“唐楷”的成型:以千唐志斋藏墓志为中心
《中国书法》2020年第10期78-91,共14页邱才桢 
本文以洛阳千唐志斋所藏七世纪中叶的墓志为中心,探讨以褚遂良为代表的『唐楷』书风的成型。这一时期墓志书法在书体、笔画形态、结构等各方面均有细微的推进,并呈现与名家楷书几乎同时或领先的演进节奏,更新了我们对这段书法史现有的...
关键词:千唐志斋 唐代 楷书 墓志 
《古诗四帖》与晚明鉴藏家的“张旭”概念
《艺术品鉴》2020年第5期124-139,共16页邱才桢 
本文以《古诗四帖》为主要切入点,配合张旭其他作品,通过对大量文献、作品、刻帖的考据爬梳,探讨“张旭”概念如何在书法史中被建构起来。通过探讨发现,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晚明鉴藏家做出了主要贡献,其鉴定意识、标准也体现其中。通过张旭...
关键词:《古诗四帖》 “张旭” 概念 晚明 鉴藏家 生成 趣味 方式 标准 
“中正之笔”的倾斜——评倪雅梅《中正之笔:颜真卿书法与宋代文人政治》被引量:1
《中国书法》2019年第16期4-18,共15页邱才桢 
本文是关于倪雅梅《中正之笔》的书评,从书中阐述的几个方面,如"性格学""中正之笔"以及宋人对颜真卿的接受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评论。本文追问了"中正之笔"具体何指?在宋人对颜真卿地位的塑造有何意义?与宋代文人政治有何关联?更...
关键词:颜真卿 “中正之笔” 中锋 接受理论 
意与古会:书法鉴赏的几个维度(第十讲)被引量:1
《中国书画》2018年第7期110-111,共2页邱才桢 
很高兴来到中国书画杂志社跟大家一块儿交流书法鉴赏这个话题。关于书法鉴赏,我在很多地方都讲过,清华大学就有相关的课程,比如书画鉴赏和中国书法史。鉴赏是一门基础的学问,非常重要,需要反复训练。
关键词:书法鉴赏 维度 中国书法史 中国书画 清华大学 书画鉴赏 反复训练 杂志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