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两地

作品数:95被引量:14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戴剑平卢琳琳梁燕郭艳枫潘菊芳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粤港两地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浅议——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与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学生为例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4年第8期146-149,共4页陈平 范智荣 王海洲 
近几年来,粤港澳地区的联系越发紧密,在各个领域不断开展深入合作。香港浸会大学早在21世纪初就开始派送中医药专业学生来广东省中医院实习。两地师生在临床带教中存在教学制度等多方面差异,经历了磨合、调整,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培...
关键词:粤港 中医教育 中医骨伤科 
20世纪初期粤港两地的书画鉴藏与展览交流互动网络研究
《书画世界》2023年第8期24-26,共3页陈国辉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粤港澳区域近现代美术展览的文献收集与研究(1895—1949)”(项目批准号:19YJC760007)阶段性研究成果。
清末民初,许多内地士人纷纷移民至中国香港,香港地区一度成为粤籍遗老、书画文人、文物鉴定家的聚集之地,从而使粤港两地的书画鉴藏与展览交流互动网络得以引入和展开。本文以早期旅居香港地区的粤籍遗老和文人通过雅集、赋诗、作书、...
关键词:粤港两地 书画鉴藏 展览交流 互动网络 
潘飞声与清末民初粤港两地书画家的酬唱、鉴藏、交谊考辩
《荣宝斋》2023年第8期162-169,共8页陈国辉 
二〇一九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粤港澳区域近现代美术展览的文献收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9YJC760007。
本文旨在通过相关史料挖掘,对《潘兰史独立图》轴背后的潘飞声与清末民初粤港商地书画家的酬唱、鉴藏、交谊的历史细节加以考辩,以期呈现香港文人书画圈的交谊网络,更为丰富地折射出清末民初粤港两地诗文绘画风气的移植、交流与互动。
关键词:潘飞声 书画交谊 酬唱 鉴藏 
探索开展粤港两地少年儿童常态化交流
《黄金时代(上半月)》2022年第7期27-28,共2页 
福田街道地处深圳中心城区,此邻香港,有登记居住的港籍少年儿童3417人,主要集中在口岸、皇岗、水围、福安等社区。近年来,在上级团组织、少工委的悉心指导下,福田街道以深港合作为牵引,结合辖区内港籍儿童多、深港交流互动多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深港合作 交流互动 常态化 团组织 少先队工作 经验做法 少年儿童 社会化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粤港两地高等职业教育比较研究被引量:2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33-40,共8页王晓燕 
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JGGZKZ2020070);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项目(2019GZYB70)。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分析香港和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及经验,剖析粤港两地高等职业教育在资金投入、国际化办学、专业设置等方面的特点,研究粤港两地高等职业教育的比较优势,有助于借鉴香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推进广东高等...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香港职业教育 比较研究 
湾区同心 何惧难关——湾区音乐家声援香港抗击新冠
《岭南音乐》2022年第2期8-9,共2页胡广欣 童音 
血浓于水,有你有我,何惧难关。今年二月份开始出现的香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中国香港市民的生活受到极大的冲击。在香港歌手张明敏倡议下,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和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受香港中联办宣文部的委托,共同出品援港抗疫歌曲M...
关键词:音乐家协会 香港市民 香港同胞 粤港两地 医护人员 新闻画面 湾区 MV 
岭南地区当代音乐创作概览——兼及粤港两地当代音乐创作之变迁
《岭南音乐》2022年第1期29-37,共9页杨正君 
以广州、香港为中心的岭南地区,经过数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助推了音乐创作的持续繁荣,涌现了一大批成长或生活于岭南大地的优秀作曲家和音乐作品,成为推动岭南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岭南文化的滋养下,岭南地区的作...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 音乐创作 区域性特征 岭南文化 音乐作品 区域文化研究 岭南地区 系统性 
粤港两地地理学本科教育之比较与借鉴——以中山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为例
《高教学刊》2021年第32期33-37,共5页罗明 林丽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粤港澳大湾区多模式人才流动格局及对区域协同创新的影响”(编号:42001148);中山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粤港两地地理学专业双语教学对比”(中山大学教务〔2021〕64号)。
文章从地理学学科发展视角,以中山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为例,探究粤港两地地理学本科教育的异同。办学规模上,中山大学更具优势,而香港高校在世界大学地理专业排名较前。课程设置上,两地高校各具特色,中山大学注重将思政元素融入地理专业...
关键词:地理 本科教育 粤港 中山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一位香港居民的深港防疫“双城记”
《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21期94-96,共3页邓雅蔓 
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伴随着粤港两地经济的接轨和融合,愈来愈多的内地人和香港人选择奔波于深港之间,跨境上班,过着一种双城生活。“80后”香港居民鲁幸民就是其中一位,他已在两地之间奔走16年。无论是对深圳还是对香港,2020年都是特殊...
关键词:香港居民 香港回归 双城记 深港 粤港两地 双城生活 80后 
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与养老服务合作被引量:2
《中国政协》2020年第6期19-19,共1页陈怡霓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健康与养老服务合作,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深圳市政府与香港大学合作举办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是粤港两地卫生健康合作发展的开端。而香港社会福利署在深圳盐田和肇庆两家非政府机构营运的安老院...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养老服务 非政府机构 安老院 社会福利署 香港大学 卫生健康 粤港两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