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

作品数:5222被引量:10705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王付曲夷张再良李家庚吕翠霞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郑州市科技领军人才培育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伤寒杂病论》论治不得眠思路与方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5年第6期61-64,共4页李亚荣 牛阳 ※周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宁夏医科大学校级一般项目【No.ZM2023220】。
“不得眠”是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工作、学习和生活。文章通过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不得眠”病机及治法的分析,探究张仲景治疗此病的辨证思路及用药特点,即总体遵循“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张仲景治疗不...
关键词:不得眠 失眠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辨证论治 
《伤寒杂病论》咽喉不利治法探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年第22期66-68,共3页李文峰 
文章以《伤寒杂病论》原文为基础,分析咽喉不利的病机及治法。咽喉不利可分为表证、半表半里证及里证,不专从火热、阴虚论治,外邪郁闭、痰饮内停、湿热中阻、阳气亏虚亦是咽喉疾病的主要病机。并提出疏解表邪、祛痰化饮、清热泻火、和...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咽喉不利 辨证论治 
张永杰教授天麻钩藤饮治疗眩晕经验被引量:2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年第17期72-74,共3页林称心 吴小翠 张永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6号,琼财社[2022]379号】。
眩晕属于主观感觉障碍,指患者在自身没有运动时也会产生运动感觉,多伴有平衡功能障碍,是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中医被不断运用于眩晕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天麻钩藤饮出自《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一书,属于治风剂,具...
关键词:眩晕 肝阳上亢证 天麻钩藤饮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从《伤寒杂病论》谈COVID-19的中医护理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年第8期156-159,共4页汪丽玲 洪建勋 刘丽萍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No.GJJ213315】。
虽然《伤寒杂病论》是一部2000年前的著作,但其客观反映了外感疾病的传变规律,并科学系统地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理法方药),因此适用于一切外感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虽然在典籍中未被记载,但因其属...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医护理 外感病 
吴门医派杂病流派相城工作站膏方用药规律探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年第23期64-66,共3页朱小梅 荣长保 陈敏怡 白学武 
江苏省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SYS2019232】。
目的初步探讨吴门医派杂病流派相城工作站膏方调治的优势病种、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8年苏州市相城区中医医院的膏方处方648张,将处方信息录入Excel 2010、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对使用膏方患者的年龄及性别,膏方的调治病种...
关键词:膏方 吴门医派杂病流派相城工作站 处方分析 
俞慎初教授从痰论治内科杂病经验述要被引量: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年第21期71-74,共4页刘德荣 陈玉鹏 邓月娥 温建恩 罗邦水 
福建省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闽卫中医函〔2019〕129号】。
痰既为致病因素,也为病理产物,既可为有形之物,也可为无形之邪,贯穿在许多疾病始终,使疾病治疗变得具有挑战性,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从痰论治诸疾是中医学一种独特的治疗思路。俞慎初教授对临证治痰颇有独到见解,尤对内科多种病...
关键词:内科杂病  学术经验 名老中医 俞慎初 
俞慎初教授从肝论治内科杂病临床体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年第19期49-51,共3页刘德荣 陈玉鹏 邓月娥 温建恩 罗邦水 
福建省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俞慎初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No.闽卫中医函〔2019〕129号】。
人身气血运行贵在流畅,气血的调畅又赖肝的疏泄。肝喜调达,若其疏泄失常,则全身气机失调,易致诸病。俞慎初教授尤其注重肝在五脏六腑中的重要作用,善于从肝论治内科诸多杂病。文章作者传承俞教授善于从肝论治内科杂病的学术特点,配合疏...
关键词:内科杂病 疏肝理气法 学术经验 名老中医 俞慎初 
结合《杂病心法要诀》探析腰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年第17期72-74,共3页赵乃源 高芮瑾 王梦凯 张琳 
《杂病心法要诀》基于古代著名医家的论述,对内科杂病有较为详实的记录。近年来腰痛在青中老年中发病率逐渐上升,《杂病心法要诀》将对此病的论述概括为5首歌诀,对腰痛的认识和临床实践具有参考意义。书中更是将腰痛病因概括为肾虚、风...
关键词:腰痛 《杂病心法要诀》 吴谦 
基于辨证观运用《伤寒杂病论》小建中汤治疗虚劳腹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年第17期90-93,共4页黄煜 刘春慧 马建超 
内蒙古医科大学教改/教学名师项目【No.NYJXCC2020166】;内蒙古医科大学课程思政/高等教育研究类项目【NYKCSZKC202111】;内蒙古教育厅规划项目【No.NGJGH2018270】。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的症状,是临床上常见的胃肠系统疾病之一。其病因复杂,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具体而言,外感可因感受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邪气,邪入脏腑经络,阻塞经脉气血,损伤脏腑,不通则痛而致...
关键词:虚劳腹痛 中气虚衰 健运中气 小建中汤 《伤寒杂病论》 经方 
从《伤寒杂病论》序看张仲景的创作方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年第15期83-86,共4页赵东丽 
河南省中医药文化与管理研究项目【No.TCM2021036】。
《伤寒杂病论》序中作者指出此书创作的方法及途径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平脉辨证”,并且说明“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即对古代中医理论著作进行参考,结合脉证,希望读者能够通过对疾病的观察而了解其本源。从对《伤寒论...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脉法 症状 病因病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