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渣制度

作品数:81被引量:20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裴鹤年文光远杨文远王富亮苏小利更多>>
相关机构: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攀枝花钢铁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邯钢1号高炉提高块矿比例的措施
《炼铁》2024年第6期19-23,共5页王永林 夏万顺 
因块矿含粉率高、冶金性能差,制约着邯钢1号高炉块矿比例的提高。为提高块矿比例,降低高炉生产成本,采取如下措施:①通过试验优选高性价比块矿品种并确立炉料结构;②通过采取块矿造堆整粒、改造槽下振动筛和料仓等措施,块矿含粉率降低...
关键词:大型高炉 块矿 炉料结构 造渣制度 炉墙结厚 
基于热力学计算的湘钢高炉成渣分析与应用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24年第2期38-43,共6页潘玉柱 袁骧 杨耀明 孙永清 刘志伟 
高炉造渣制度是高炉的四大基本制度之一,炉渣的熔化性能和流动性能对高炉的稳产、顺行、低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热力学计算,重点研究了湘钢炼铁厂含铁炉料脉石相熔化和高炉成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烧结矿脉石相碱度较高,...
关键词:造渣制度 热力学计算 脉石相 液相 
湘钢1^(#)高炉炉况波动与快速恢复探讨被引量:2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24年第1期30-34,共5页郑林 潘玉柱 徐益军 赵改革 袁骧 刘志伟 
湘钢1^(#)高炉有效容积2580 m^(3),利用系数维持在2.8 t/m^(3)·d。由于不适宜的装料制度调整,造成风量萎缩,引发了管道行程和悬料,最终引起炉况波动。炉况波动出现后,高炉表现频繁烧坏风口,风量大幅度萎缩,利用系数大幅度降低。调整期...
关键词:炉况波动 热制度 造渣制度 装料制度 送风制度 
某炼铁厂1#高炉降低燃料消耗实践被引量:1
《甘肃冶金》2024年第1期51-53,共3页罗剑冰 孙宝芳 尹芳 周晓东 吴加伟 
某炼铁厂1#高炉某阶段燃料消耗持续升高,同时炉况也有所波动,从入炉原料及基本操作制度入手,制定相应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高炉燃料消耗由519.25 kg/t逐步降低至499.76 kg/t。
关键词:高炉 原料筛分 装料制度 造渣制度 热制度 
钒钛矿高炉冶炼造渣制度探讨
《云南冶金》2023年第5期85-90,共6页张瑞 刘军 唐恩 
通过分析钒钛矿的成分及矿相特点,分析钒钛矿对高炉造渣的影响,指出可通过调整碱度、增加MgO含量等措施改善渣铁流动性及提高脱硫、排碱能力,并列举探讨了炉渣中不同含钛量条件下相应的冶炼造渣实例供业内参考。
关键词:钒钛矿 高炉 冶炼 造渣制度 
260 t转炉生产SPA-H钢直兑铁水脱硫实践
《鞍钢技术》2023年第2期58-61,共4页李超 于海岐 孙岳琦 赵自鑫 崔福祥 尚德义 苏小利 
针对不经预处理脱硫的铁水生产SPA-H钢的脱硫技术开展研究,对脱硫热力学及动力学进行理论分析,采取了控制系统洁净度、减少原料带入、优化造渣制度和供氧制度等措施。实践表明,硫含量合格率达到100%且稳定控制在0.020%以下,脱硫处理率降...
关键词:SPA-H钢种 转炉 脱硫 造渣制度 供氧制度 硫含量 
应对烧结矿碱度变化的处理实践
《冶金管理》2022年第20期61-63,共3页姚萍 
受市场大环境影响,生产原燃料质量并不固定,尤其在最近两年时间内,矿石品质、组成结构频繁变化,烧结矿碱度不同,导致高炉在冶炼环节出现了多种造渣制度,持续对软熔带位置进行调整,势必引发高炉炉内事故出现,炉况概率也在持续增加,这也...
关键词:烧结矿碱度 高炉操作 造渣制度 软熔带 稳定炉况 原燃料质量 悬料 处理实践 
韶钢8号高炉低风温操作实践
《南方金属》2022年第1期47-49,共3页丁时明 詹开洪 潘伟恩 
韶钢8号高炉4座热风炉存在隔墙塌砖、穿洞,炉箅子烧塌、格子砖掉落现象,热风炉工况差,烧炉煤气量大幅下降,废气温度高,拱顶温度低,送风温度大幅下降。针对风温低采取了不同风温区间制定煤比控制上限,优化送风参数,保障低风温后煤粉燃烧...
关键词:格子砖 风温 煤比 送风参数 操作炉型 造渣制度 措施 
HIsmelt工艺冶炼钒钛磁铁矿工业试验被引量:4
《炼铁》2022年第1期57-61,共5页刘军 彭忠辉 
简要分析了HIsmelt工艺冶炼钒钛磁铁矿的可行性,重点对HIsmelt工艺冶炼钒钛磁铁矿工业试验进行了阐述。工业试验结果表明:①配加钒钛磁铁矿比例≤70%冶炼时,SRV炉基本保持稳定,但能否长期经济冶炼有待验证;②随着钒钛磁铁矿比例的增加,...
关键词:HIsmelt工艺 熔融还原 钒钛磁铁矿 泡沫渣 造渣制度 
120t转炉双联脱硅法脱硅造渣制度的研究分析
《新疆钢铁》2021年第4期8-11,共4页孙学刚 
文章介绍了为应对欧冶炉高硅铁水,八钢120t转炉采用的双联脱硅的工艺方法。在第一座转炉内铁水[Si]含量从<1%提高到了5%,硅氧化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热,由于废钢配比不足,脱硅工艺最大困难就是保持热平衡。通过研究脱硅炉次的渣料加入量、...
关键词:高硅铁水 双联脱硅 造渣制度 矿相 碱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