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治主义

作品数:44被引量:6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关健英宋立林颜炳罡王杰左玉河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巢湖学院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河北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民生实践被引量:6
《河北学刊》2024年第2期111-117,共7页左玉河 
2023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大创新项目“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研究”(2023YZD022)。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核心理念“以民为本”包含三层含义:民为国本,体现了对民众地位的认识;立国为民,体现了对统治者与民众关系的认知;政在养民,体现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基于传统民本思想提出的一系列“以厚民生为本”的富民之策,...
关键词:传统民本思想 民生实践 德治主义 
陆王心学“减损论”的本体论基础与时代背景
《台州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30-35,共6页张娜 
与程朱理学格物致知外求式的修养功夫路径不同,陆王心学“减损论”致力于发明本心的内求式修养方法。陆王心学“减损论”主张人的本心具足,无需外求,只需去除遮蔽本心的障碍,呈现心之本来面目,就可恢复本有的良知和德性。陆王心学“减...
关键词:陆王心学 “减损论” 本体论 德治主义 
中国古代法律观念探析
《人民法治》2021年第10期72-75,共4页王水明 
中国传统思想中是否存在法律观念?对此,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中国古代的法律观念是所谓的德治主义,即以轻视法律、不信任法律工作者、靠调停解决纠纷和靠互谅求得和解为内容。言下之意是,中国古代不存在西方人眼中的法治观念。
关键词:中国传统思想 法律工作者 中国古代法律 德治主义 法治观念 解决纠纷 西方学者 西方人 
儒家德治主义视域下朝鲜劳动党的“仁德政治”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5-12,139,共9页张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8BZX081);韩国学中核大学建设重大项目(AKS-2015-OLU-2250001)。
朝鲜劳动党的"仁德政治"是一种体现"以民为天"思想,以对人民群众的无限爱护和信任为基础,以对人民群众的献身服务为宗旨,以领袖、党和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尤其是结成一个共命运的"社会政治生命体"为终极目标的政治方式。儒家德治主义主张...
关键词:儒家 德治主义 朝鲜 “仁德政治” 援用 
近世日本的“德治”与“法治”观念解析——以朱子学者芦东山《无刑录》教育刑论为中心被引量:1
《哲学动态》2017年第9期63-70,共8页王青 
日本近世朱子学者芦东山的著作《无刑录》以儒家德治主义理念为立法宗旨,主张"圣人之心,天下未尝有不可化之人"的教育刑论思想。他强调所有人在道德实践上的主体性和平等性,这对于日本近世的士农工商世袭等级身份制是很大的冲击和挑战,...
关键词:芦东山 《无刑录》 德治主义 教育刑论 
荀子对政治与道德之关系的理解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7期39-40,共2页东方朔 
先秦儒家作为一个整体大体上皆表现为一种德化政治的形式。荀子思想虽被一些学者称为礼治主义,但也与孔孟的德治主义相类。然而,孟子以“仁”之直推以求政治秩序之实现与荀子以“礼”为架构以重建政治秩序,这两种看法实即蕴含着方法上...
关键词:先秦儒家 道德化 荀子思想 德治主义 孟子 孔孟 政治化 政治与道德 
赋古典以新义,出新解于陈编——徐复观先生先秦儒学诠释述略被引量:2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51-62,共12页宋立林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2CZX029);全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5M572205)
徐复观先生是20世纪屈指可数的思想与学术俱称大师之人物,其对于先秦儒学之诠释,体现了其返本开新之宏愿,亦见其疏释中国文化之雄心。其于先秦儒学之诠释,有其独特之方法与态度自觉。徐复观所诠释之先秦儒学,主要体现于人性论与德治思...
关键词:徐复观%全释 先秦儒学 人性论 德治主义 
传统儒家和谐观的基本特征及当代价值被引量:2
《学术交流》2014年第5期30-33,共4页邢有男 
传统儒家和谐观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思想体系,它产生于古代中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宗法等级社会,主要内容包括人的自我身心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强调整...
关键词:儒家 和谐观 和谐社会 整体和谐 德治主义 
宗法文化刍议被引量:3
《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第6期33-38,共6页冯天瑜 
在中华宗法系统里,"法祖"是宗法伦理的核心。法祖观念的原型是生殖崇拜,逐渐演化出对"古训"的崇尚,而对传统的尊重在保持中国文化延续力的同时,又造成向后看的积习和因循守成的倾向。敬祖观念推演出的一个重要伦理范畴是"孝",忠君、敬...
关键词:宗法文化 法祖尊统 教民追孝 人文史乘 德治主义 
税赋、民生与政治道德--从先秦儒家的税赋讨论谈起
《伦理学研究》2011年第6期54-57,共4页关健英 
在先秦历史上,儒家从德治主义的角度主张薄赋敛。他们关于税赋的目的、税率的标准等问题的讨论已经溢出了经济的范畴,而上升到了治国之道的高度,蕴含着浓郁的民生关怀,具有政治道德的意蕴。
关键词:税赋 什一而税 先秦儒家 民生关怀 德治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