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行距

作品数:27被引量:9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灿王婧王新阳康平付家庆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小精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农机化研究》《农机科技推广》《农学学报》《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二粮二菜一瓜周年五作高效模式(下)
《农家致富》2023年第17期26-27,共2页刘修义 
4.玉米适期早播。玉米选择株型紧凑、抗病抗倒、高产大穗型品种如农大372、秋润90或东单1331等。在西瓜第二雌花开放时,在其植株两侧破膜播种玉米,窄行距65厘米,宽行距2.2米,株距20~25厘米,每亩密度2100株左右,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缺,旱时...
关键词:高效模式 适期早播 大穗型品种 培育壮苗 窄行距 西瓜 大苗 株距 
窄幅低损伤摘穗割台设计与试验被引量:2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9期66-76,共11页罗惠中 蒋小霞 秦代林 左平安 张飞 张黎骅 
国家玉米产业体系专项(CARS-02);四川省区域创新合作项目(2020YFQ0033);成都市重点研发支撑计划项目(2019-YF05-01005-SN)。
针对西南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缺乏配套玉米收获机具,且常规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时存在果穗损伤大、效率低等问题,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有限元方法设计两行窄幅低损伤摘穗割台。割台利用弹性缓冲原理实现柔性低损伤摘穗,可一次...
关键词:间套作 窄行距 低损伤 玉米 割台 
玉米大豆套作窄行距对作物竞争效应及物质分配的影响被引量:22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0年第5期734-742,共9页王贝贝 廖敦平 范元芳 王仲林 张佳伟 雍太文 王小春 刘卫国 杨文钰 杨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209)。
为明确行距配置对作物竞争效应和物质分配的影响,本研究以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系统为对象,设置不同窄行距配置以及隔根处理,结果表明:各处理间,玉米植株的竞争强度随窄行距增加而逐渐减小至趋于平稳,大豆竞争强度增幅为33.14%~36.31%;玉...
关键词:套作 竞争力 竞争强度 竞争比率 相对贡献率 干物质分配 
机采模式宽窄行距变化对海岛棉产量形成的影响
《棉花科学》2019年第2期23-26,共4页徐金虹 郭仁松 吴晓东 林涛 田立文 徐海江 王亮 郑子漂 崔建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101605,SQ2017ZY030061-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18-07,CARS-15-50);自治区科技支疆(2017E0251);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B01001-2)
在新疆生态条件下,研究机采配置模式对海岛棉产量形成的影响,设置(宽行距+窄行距)行距为(66+10)cm、(69+7)cm、(72+4)cm三种机采棉配置模式,以M1、M2、M3表示,研究不同机采配置模式下土壤含水量、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
关键词:海岛棉 机采模式 行距配置 产量 新疆 
镇海春耕机插作业顺利完成 窄行距手扶插秧机推广成功
《现代农机》2018年第3期43-43,共1页陈志武 
4月29日,宁波市镇海区农业机械化管理站农机推广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实地了解镇海区春耕作业情况及今年新引进25 cm窄行距手扶插秧机的应用情况。新引进推广的25 cm窄行距手扶插秧机得到了购机农户一致的好评,机插的秧苗长势良好。
关键词:手扶插秧机 机插作业 窄行距 春耕 镇海 农业机械化 农机推广 引进推广 
窄行距条播密植作物微喷带高效节本喷灌方法研究被引量:5
《农学学报》2018年第2期51-54,共4页王裕智 靖华 亢秀丽 马爱平 崔欢虎 刘玲玲 朱杏梅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项目"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CARS-07-13.5);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特色农业技术攻关项目"麦茬谷子大群体小个体栽培新途径防倒除草关键技术研究"(YTS17079)
为高效利用灌溉水资源和喷灌设施微喷带,在山西临汾开展了窄行距条播密植作物微喷带高效节本喷灌方法的探讨,其具体方法为:在与窄行距条播密植作物种植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安装引水带,在与引水带相垂直方向上安装输水管;在与输水管相垂直...
关键词:节水灌溉 微喷带 喷灌 密植作物 行距 
不同密度下超窄行距对冬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8
《麦类作物学报》2016年第5期659-667,共9页秦乐 王红光 李东晓 崔帅 李瑞奇 李雁鸣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11BAD16B08);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3-2-3)
为明确超窄行距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以小麦品种石麦18为材料,于2014^(-2)015年度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进行了行距(7.5cm、15cm和13cm+13cm+13cm+21cm"四密一稀")和密度(基本苗225万、300万和375万株·hm^(-2))二...
关键词:冬小麦 行距 密度 群体性状 籽粒产量 
窄行距插秧机分插机构运动学分析及优化设计被引量:3
《机械设计》2016年第2期73-77,共5页朱德泉 姚亚芳 杨申 宋宇 张健美 王延庆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资助项目(2011BAD16B06);安徽省长三角科技联合攻关资助项目(1301C063006)
针对杂交水稻制种母本秧苗移栽行距和作业性能要求,综合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优点,设计了一种插秧行距为177 mm的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分析了分插机构的运动性能,建立了其运动轨迹的参数方程,并以秧针实际运动轨迹与预定运动轨迹偏差最小...
关键词:优化设计 运动学分析 数学模型 分插机构 窄行距插秧机 
机插秧不同栽插行株距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上海农业科技》2015年第6期53-54,71,共3页张玉 张文芳 周锋利 周秋兰 诸光明 
为解决目前水稻生产上常规稻品种机插秧穗数不足的问题,研究了25cm窄行距插秧机配套农艺技术对茎蘖动态、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指标的影响,以期探索常规稻品种适宜的栽插行株距。结果表明,在相同株距栽插条件下,窄行距(25cm)栽插基本上比...
关键词:水稻 窄行距 株距 产量 
双季稻区不同早稻宽窄行距机插秧的对比试验被引量:2
《农机化研究》2015年第10期177-180,共4页陈加坤 肖丽萍 刘木华 蔡金平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6B04);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1BBF60045)
针对南方双季稻区早稻密植、晚稻稀植多元化种植特性,通过对南方双季稻区不同早稻品种(湘早籼4 5、嘉早3 1 2、两优9 1 6 8)进行窄行距(2 4 cm)和常规行距(3 0 cm)机插秧的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早稻品种宽窄行距机插秧对水稻的生育期和...
关键词:南方双季稻区 窄行距 常规行距 机插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