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地区

作品数:63被引量:519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潘海啸郑文含单卓然王成芳惠英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华中建筑》《城市规划》《建筑学报》《经济地理》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居环境视角下的枢纽站点地区设计策略——以北京市通州西站地区站城一体化设计为例
《规划师》2024年第S2期129-134,共6页任帅 王宇 倪剑 杨凌茹 
梳理站城一体化设计理念的演进阶段,提炼工程建设导向、经营和开发导向、人群使用导向下的枢纽站点地区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明确换乘便捷、消费便利、就业高效、生活丰富的设计原则,从交通、就业、生活、消费、建筑工程、环境、文化7个...
关键词:站城一体化 城市人居环境 枢纽站点 北京市通州西站 
铁路站点地区空间形态特征及影响要素——以武汉都市圈为例
《城市规划》2024年第12期93-104,共12页周希霖 郭子钰 熊智健 李传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数值气象预测模型的都市圈中心城市热环境评估方法与规划调控策略研究——以武汉市为例”(52208084);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类项目(青年项目)“基于GIS和卫星遥感技术的铁路站点地区空间形态与土地覆盖特征影响机理研究——以武汉都市圈为例”(2021CFB005)。
铁路建设引发的时空压缩效应促进了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然而都市圈内不同铁路站点地区呈现出迥异的发展特征,其影响因素尚缺乏系统的定量研究。本文选取武汉都市圈内铁路客站为对象,通过提取站点地区用地建成率、建筑覆盖率、高度、...
关键词:武汉都市圈 铁路站点地区 空间形态特征 影响因素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土地利用与交通协同性评价被引量:1
《铁道运输与经济》2024年第8期222-231,共10页李明星 赵金宝 刘文静 姜嘉伟 徐月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08313);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建设项目(SDYJG19110)。
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基于节点-场所模型,纳入功能指标,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估站点地区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关系。在青岛市的实证研究中,以扩展模型3项价...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节点-场所模型 站点分类 土地利用 协同性评价 
TOD视角下创新街区空间布局规划方法——以美国波士顿肯德尔广场为例
《规划师》2024年第S01期183-187,共5页黄丁芳 刘泉 
面向未来的TOD模式十分重视轨道站点地区的创新人群集聚和创新功能发展,由此带来了创新街区模式和TOD模式规划理念及原则的融合趋势。创新街区模式和TOD模式均重视依托轨道站点塑造良好的空间环境,都具有推动创新功能发展的意图。以美...
关键词:轨道站点地区 创新街区 TOD 肯德尔广场 
上海轨道站点地区步行可达性研究
《城市环境设计》2024年第2期305-311,共7页潘海啸 孙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轨道交通网络化条件下宜居型TOD发展模式优化研究”(项目编号:5177843)
轨道交通的发展为城市带来了新的空间场所,围绕轨道站点形成了集约、混合、多样化的城市空间。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研究,区分了轨道站点影响区与轨道站点步行可达区两种概念,以区别站点辐射吸引客流的范围和基于道路网络的步行可达范围,并...
关键词:轨道站点 站点服务区 站点步行可达区 步行覆盖率 
基于步行指数的居住型轻轨站站域建设评价--以重庆主城内长嘉片区为例被引量:1
《建筑与文化》2023年第9期136-138,共3页周祖贤 丁一帆 李乐梅 
轨道交通建设产生的触媒效应不仅在于集聚人流,还会影响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文章以重庆主城内环快速路、长江和嘉陵江围合片区的居住型轻轨站点为研究对象,利用步行指数评价案例站点800m半径服务区内的开发建设...
关键词:居住型轻轨站 站点地区 步行指数 建设评价 
面向空间治理的轨道站点地区类型研究
《现代城市研究》2023年第8期28-34,共7页徐涛 彭枭 蔡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生活服务设施驱动生活出行低碳化机理和规划调控方法研究”(52278077)。
城市TOD战略与站点地区建设衔接过程中,需要通过精细化的空间治理策略,协调不同站点地区发展不平衡、多元主体利益博弈等问题。文章提出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节点-场所-动力”方法,综合考虑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在城市空间结构中的节点特征、...
关键词:轨道站点地区 TOD “节点-场所-动力”方法 空间治理 差异性 
绿色出行视角下居住型站点地区出行环境优化研究
《城市建筑》2023年第13期26-30,共5页何雨欣 赵伟名 
在成都市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及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地铁站点地区成为搭建绿色出行环境的先行区域。基于此,文章选取成都市典型的居住型站点——梓潼宫站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宜步行性、设施易达性三个方面分析该站...
关键词:绿色出行 站点周边地区 出行环境 
TOD开发模式下的轨道站点地区设计研究——以贵阳3号线洛湾站为例
《中外建筑》2023年第5期80-85,共6页代志宏 马书晓 高淑淇 
全球环境基金中国可持续城市综合方式试点项目(贵阳)(编号:TF0A4213-GEFGY-2)。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快速发展,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开发的模式——TOD开发模式,已逐步成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建设规划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根据TOD的开发模式与核心理念,以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洛湾站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其...
关键词:TOD模式 轨道站点 用地布局 设计研究 开发强度 
选址优化视角下的轨道站点地区公共设施布局被引量:1
《上海城市规划》2022年第6期159-166,共8页钱征寒 刘泉 张莞莅 
轨道站点地区的公共设施规划建设工作十分重要,但是针对性的规划研究并不充分。针对少子化、老龄化和城市收缩等问题,日本近年来兴起以扩张型城市向集约型城市转型发展为主要理念的选址优化规划,将轨道站点地区的公共设施规划建设作为...
关键词: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公益性设施 TOD 收缩城市 老龄化 选址优化规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