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啸

作品数:126被引量:1479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轨道交通城市交通TOD可持续发展绿色交通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城市设计》《住宅科技》《中国名城》《上海城市规划》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瑞典沃尔沃研究与教育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能源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型公立医院的公共交通可达性与服务均等性
《综合运输》2025年第2期178-184,共7页李佳欣 潘海啸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科研课题“大型公立医院规划布局及其周边交通配置衔接研究”(编号:KY2021YBA04);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政策研究课题“新建大型公立医疗机构规划选址及其公交服务配置研究”(编号:2021HP49)。
实现公共医疗服务的均衡可及是国家战略目标,而公共交通是促进医疗服务均衡可及和包容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探究公共交通网络支撑下优质医疗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本文以上海市三甲医院为例,使用改进三步移动搜索法、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和对...
关键词:公共交通可达性 服务均等性 大型医院 规划选址 三步移动搜索法 多源大数据 
关注公共交通系统可达性——从设施规模扩张向有效服务转变
《城市交通》2025年第1期5-6,共2页潘海啸 
人员、货物、服务和信息的流动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不同于交通工程研究对车辆速度的关注,可达性要考虑交通系统、土地利用及城市服务对象(具有不同社会经济特征和身体条件的本地人员及各类商务、旅游、工作等外来人员)。可达性的提...
关键词:公共交通系统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可达性 生存需求 社会经济特征 外来人员 车辆速度 集聚效应 
城市建成环境与道路交通运行关系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25年第1期141-149,共9页年光跃 潘海啸 孙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U20A20330);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KY-2016-ZD2-B01)。
为解决建成环境与道路交通运行之间的量化描述和解释问题,本文以路段平均行程速度表征交通运行状况,基于面板数据构建随机森林预测模型,以建成环境预测路段车速。结果表明:构建的随机森林预测模型表现出优秀的性能,道路交通运行与建成...
关键词:城市交通 关联机理 随机森林 建成环境 行程速度 非线性关系 
设施需求视角下城市盲道系统构建途径研究——以视障人群为例
《城市规划》2024年第8期67-77,共11页张森 苏艳 刘晓阳 潘海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视觉障碍人群城市出行网络系统规划设计研究”(52008289);北大-林肯研究中心研究基金项目“残障人群日常活动机制与无障碍生活圈规划响应策略研究”(FS02-20221001-ZS)共同资助。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颁布,开展无障碍设计精细化研究成为提高城市无障碍环境品质的重要发力点。研究突破无障碍设计作为辅助设计的传统思路,以公共服务设施与城市盲道为对象,从视障人群的活动规律及设施需求特征出...
关键词:视障人群 公共服务设施 活动特征 引力路径 盲道系统 
从“站城一体”到“走廊融合”:流动空间视角下的TOD发展理论框架与模式优化被引量:1
《城市规划学刊》2024年第4期34-40,共7页刘翔 陈小鸿 潘海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出行质量测度的都市区多级轨网生长与城镇空间结构协同发展互馈机理研究”(项目编号:5207120292)。
公交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是应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挑战的关键规划方法,但TOD发展模式的理论机制和实践成效仍待进一步完善。通过回溯TOD概念的基本内涵和关键机制,明确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是TOD发...
关键词:公交导向开发 规划理论 TOD走廊 流动空间 出行行为 
从"站城"一体到"站社"一体:未来社区下的轨道TOD开发设计策略——以宁波为例
《城市发展研究》2024年第6期73-80,共8页张雯洁 潘海啸 
2021年度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设科研项目(项目号:2021K015)。
站城一体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TOD开发模式的一种趋势,但针对人口量未达千万级别的城市而言,站城一体的适应性有所减弱.而从社区层面与站点结合开发研究稀少.从社区层面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开发,提出未来社区的"站社一体"新模式.并...
关键词:未来社区 "站城"一体 "站社"一体 舒适度 便捷度 融合度 
上海轨道站点地区步行可达性研究
《城市环境设计》2024年第2期305-311,共7页潘海啸 孙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轨道交通网络化条件下宜居型TOD发展模式优化研究”(项目编号:5177843)
轨道交通的发展为城市带来了新的空间场所,围绕轨道站点形成了集约、混合、多样化的城市空间。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研究,区分了轨道站点影响区与轨道站点步行可达区两种概念,以区别站点辐射吸引客流的范围和基于道路网络的步行可达范围,并...
关键词:轨道站点 站点服务区 站点步行可达区 步行覆盖率 
TOD模式下历史街区的复兴——以杭州西湖地区为例被引量:1
《城市设计》2024年第1期62-71,共10页潘海啸 张晓赫 华夏 施瑶露 邓茜尹 
我国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为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的转型奠定了基础。大容量、高品质的公交系统是大城市集约紧凑和高竞争活力的保证。从国际经验来看,大城市的城市更新、历史街区的振兴发展与交通模式的转型构成当代城市规划和设计中...
关键词:城市更新 历史街区 TOD 轨道交通 杭州 
基于机器学习空间聚类的出租车停靠站点布局规划被引量:2
《交通运输研究》2024年第1期10-17,27,共9页年光跃 黄建云 潘海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U20A20330)。
针对出租车随意停靠给城市交通带来的负面影响,为规范出租车营运秩序、改善出租车营运环境和居民乘车条件,提出一种将出租车出行空间信息与机器学习算法相结合的出租车停靠站点布局规划方法。首先利用出租车GPS轨迹数据提取出租车出行起...
关键词:城市交通 布局规划 空间聚类 出租车停靠站点 轨迹数据 机器学习算法 HDBSCAN 
短距离通勤导向的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策略——以上海为例
《住宅科技》2023年第11期17-23,共7页孙松 潘海啸 华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轨道交通网络化条件下宜居型TOD发展模式优化研究”(编号:5177843)。
从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角度出发,对上海进行实证分析,探讨相关控规指标与居民通勤出行距离之间的关系,以期通过控规中的相关指标控制实现短距离通勤,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性,以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和绿色可持续城市发展。研究结果表明...
关键词:短距离通勤 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要素 规划策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