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世界

作品数:436被引量:37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徐崇温杨春贵刘福森侯惠勤孙正聿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共中央党校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哲学动态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克思中学时期哲学世界观的习得与发展创新——基于马克思与中学同班同学德语论文的对比
《哲学动态》2024年第2期31-41,共11页凌菲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思想史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至上价值研究”(编号20AZD004);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全球现代化史的哲学考察——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看”(编号23JD720004)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中学时期的哲学世界观突出地反映在他的中学德语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即围绕择业问题表达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宗教观。学界关于此文引发了一些争议性话题,包括该文与唯物史观的关系,以及该文所体现的马克思早期思想...
关键词:马克思 中学论文 哲学世界观 社会 唯物史观 
戴维森隐喻论:语言哲学世界中有限的无限被引量:4
《哲学动态》2019年第10期115-122,共8页陈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可比演辩话语库及认知神经实验的中国中高水平英语学习者隐喻话语能力研究”(18BYY2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隐喻研究是当代语言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戴维森的《隐喻意味着什么》是值得重视的关键著作。他的隐喻研究,质疑语义互动论的论点,提出了自己的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有自身严格而普通的意义,不能进行全局性的彻底释义。本文对其隐喻论中所...
关键词:语言哲学 戴维森 隐喻 意义 
马克思何时成为马克思——马克思哲学综合创新起点新探被引量:2
《哲学动态》2012年第7期9-13,共5页王东 贾向云 
马克思是何时成为马克思的?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的学术问题,关切到我们对马克思思想的整体理解和全面把握。只有厘清这个问题,才能完整正确地认识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内涵。我们认为,1843年底到1844年初的《德法年鉴》...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 创新思想 新唯物主义 《德法年鉴》 革命民主主义 马克思思想 哲学世界观 学术问题 
资本逻辑批判与作为“现代世界观”的历史唯物主义被引量:2
《哲学动态》2012年第2期20-27,共8页郗戈 
当前国内学界关于历史唯物主义讨论的焦点之一,是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变革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关系问题。值得指出的是,“历史唯物主义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本身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应当历史性地提出和解答。同时...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哲学世界观 逻辑批判 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 历史境遇 哲学变革 历史性 
跨越不同的哲学世界——访张汝伦教授
《哲学动态》2009年第3期5-9,共5页本刊记者 
关键词:哲学世界 宾夕法尼亚州 洪堡基金会 渥太华大学 复旦大学 博士学位 州立大学 访问学者 
试论政治哲学的学科性质及本质特征被引量:4
《哲学动态》1998年第11期35-36,共2页王岩 
“政治哲学”是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门类,也是当代政治学研究的一个特殊方向。作为一门独立的交叉性学科,它必然有其产生的理由和特定的研究对象。因此,总体上把握政治哲学,搞清其基本问题和本质特点,是我们深入研究这门学科的前提...
关键词:政治哲学 学科性质 政治思想 政治理论体系 哲学方法论 哲学世界观 研究对象 政治现象 世界观和方法论 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评介
《哲学动态》1996年第6期34-36,共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评介王干才在较长时期的学习和思考中,我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看法:任何一种有价值的哲学虽然都是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或逻辑学)三个侧面的有机统一,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突出的重点却有所不同。如果说...
关键词:哲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 认识论 哲学世界观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理论性质 理论体系 体系结构 矛盾分析 主体创造性 
《人才哲学》评介
《哲学动态》1994年第3期28-30,共3页刘景钊 
《人才哲学》评介刘景钊在世界由政治争斗、军事对峙逐渐转向经济竞争、智力角逐的过程中,人才愈益显示其重要价值。本世纪中叶以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思维科学等都从不同角度对人才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在此基础...
关键词:人才学 人才成长规律 哲学世界观 人才问题 认识能力 哲学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主观条件 人才观 矛盾统一规律 
哲学发展的人文学动因辨析被引量:1
《哲学动态》1993年第12期26-29,共4页田海平 
哲学发展的人文学动因辨析田海平.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方法论、逻辑学和一般知识状态上的迥异是一个无须争论的事实。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就会使人们在人文学的研究中断然放弃对自然科学的简单效法。但是,如果自然科学在哲学0于中...
关键词:人文学 自然科学方法 客观性 哲学世界观 哲学发展 主观性 动因 自然科学基础 普遍有效性 知识论 
国内“熵”研究介绍
《哲学动态》1992年第11期40-42,共3页李英姿 
从克劳修斯的热力学熵,到玻尔兹曼的统计熵,再到申农的信息熵,熵概念不断深化和扩展。熵概念的泛化,带来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思想,也引起了广泛争论。现将我国讨论情况介绍如下:
关键词:哲学世界观 可能状态 熵概念 悲观主义 系统状态 克劳修斯 系统复杂性 “热寂说”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弥散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