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共振

作品数:831被引量:2084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钟金钢余兴龙邵永红齐攀张继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暨南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筛选马氏珠母贝肉酶解产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
《食品科学》2025年第7期143-150,共8页夏小雨 温财兴 曹文红 秦小明 李钰金 林海生 陈忠琴 郑惠娜 朱国萍 高加龙 
贝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49);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230906164548720);山东省重点扶持区域紧缺人才项目(鲁发改动能办[2024]658号)。
本研究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为蛋白配体,分析马氏珠母贝肉蛋白酶解产物(protein hydrolysate of Pinctada martensii,PHPM)超滤组分与配体的结合情况,利用质谱鉴定结合肽...
关键词:马氏珠母贝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酶抑制动力学 分子对接 
基于石墨烯折射率传感技术检测膀胱癌标志物miRNA-21
《分析试验室》2025年第2期159-166,共8页许文瑞 高晓光 李金 王颖倩 张校亮 李晓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005189,22104108,61775157,21874098);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210302124001,201901D211071);山西省“四个一批”科技兴医创新计划-山西省医学重点科研项目(2022XM17)资助。
本研究基于石墨烯折射率传感技术,并结合金纳米颗粒(AuNPs)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构建了膀胱癌标志物miRNA-21的检测方法,其折射率分辨率达到4.56×10^(-9)。在石墨烯表面固定探针链,并合成与探针链互补配对的核酸序列功能化的Au...
关键词:MIRNA 膀胱癌 石墨烯 折射率传感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基于环形芯PCF检测的BRCA浓度和温度双参量传感结构
《光通信技术》2025年第1期88-93,共6页程曦 施伟华 范雨艳 顾钰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571237)资助;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1330)资助;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SJCX22_0258)资助。
为了避免温度波动对生物参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形芯光子晶体光纤(PCF)检测的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浓度和温度的多参数传感结构。该结构在外表面涂覆了一层金膜,创建了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通道,专门用于检测BRCA浓度;同时,在PCF中...
关键词:光子晶体光纤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定向耦合 生物传感 温度传感 
基于SPR效应的双凹槽单通道光子晶体光纤高折射率传感器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6期117-125,共9页程灿儿 黄川洋 张秋楠 张钊 杨军 童章伟 邵伟佳 唐剑 邵来鹏 胡君辉 王咏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265002,62165002);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桂科ZY23055007);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桂科AD23026274);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18221033)。
传感器种类繁多,光纤传感器以其小型化、性能优良等特点从众多传感器中脱颖而出。基于此,本文以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理论为支撑点,使用有限元方法进行计算,设计并研究一种D型双凹槽单通道光子晶体光纤高折射率传感器。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优...
关键词:光子晶体光纤 传感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折射率 双凹槽 
基于SPR原理的D型镀银光纤湿度传感器
《光通信研究》2024年第6期78-84,共7页郭翔宇 张祖兴 
【目的】为了获得更高灵敏度的光纤湿度传感器,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SPR原理的D型镀银(Ag)湿度传感器。【方法】文章将氧化石墨烯(GO)涂敷在D型镀Ag光纤表面,由于GO具有吸水特性且吸水后有效折射率(RI)会发生变化,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会激发...
关键词:D型光纤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氧化石墨烯 湿度传感器 
基于石墨烯涂层高灵敏SPR-PCF大气污染浓度检测传感器及特性研究
《半导体光电》2024年第6期870-878,共9页赵丽娟 黄梓朦 徐志钮 张硕 支九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171185,62273146);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E2020502010);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资助(SZX2020034)。
为提升大气污染物检测的灵敏度,提出一种基于石墨烯涂层高灵敏表面等离子体光子晶体光纤(SPR-PCF)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不同直径空气孔六边形双排列结构,在纤芯外围镀上金膜,并在金膜与待测物之间涂敷一层石墨烯材料来提升灵敏度。利用...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光纤传感 大气污染物 石墨烯 高灵敏度 
靶向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的抗肝纤维化药物筛选研究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24年第6期533-540,共8页雷蕾 李健蕊 孙韩 王学凯 李虎 彭宗根 
“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8ZX09711001-003-010);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22-I2M-2-002)。
目的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寻找以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为直接靶点的候选药物,为抗肝纤维化药物的开发提供基础。方法利用SPR分子相互作用检测系统,使用His-tagged人源重组PDGF-BB蛋白建立SPR高通量筛选方法,通过对1...
关键词:肝纤维化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靶向药物 洛美沙星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折射率、pH和温度三参量同时检测光纤传感器
《光学学报》2024年第23期53-64,共12页闵洋 常建华 柯欣怡 吴新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175114,62375137)。
提出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和马赫-曾德尔干涉(MZI)效应结合经验模态分解(EMD)同时对折射率、pH和温度进行检测的光纤传感器。该传感器由空芯光纤(HCF)与两段多模光纤(MMF)构成,利用银纳米膜和聚丙烯酸/壳聚糖(PAA/CS)高折射...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 经验模态分解 多参数传感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在癌症标志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分析测试学报》2024年第12期1986-1996,共11页冯雅岚 赵钊 梁花蕾 万红 崔海容 刘虎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2174100)。
癌症标志物的检测在早期癌症诊断中非常重要,然而,这些标志物通常以非常低的浓度存在,特别是在肿瘤发展的早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是一种光学现象,通过检测生物传感芯片上配位体与分析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实时追踪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生物传感器 癌症 生物标志物 
波长调制型多通道光纤SPR传感器研究进展
《光电子.激光》2024年第10期1105-1120,共16页苏于东 魏勇 刘春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705025)资助项目。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传感器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和实时在线监测等优势,在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应用广泛。然而,传统单通道光纤SPR传感器仅有一个传感区,只能进行单点测量,这极大地限制了其...
关键词:光纤传感器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 多通道 折射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