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观

作品数:1027被引量:1429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葛宇宁舒前毅胡海波肖爱平白双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辽宁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哲学宗教—伦理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优先主义的独立性难题——兼论平等主义与充足主义正义观被引量:1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34-42,共9页范震亚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创新项目“分配正义中的充足主义及其理论基础”的支持。
平等主义、优先主义和充足主义通常被认为是三种相互独立的分配正义理论。借助比较性正义与非比较性正义的区分,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平等主义与充足主义的实质性差异:前者是一种比较性分配正义理论,后者是一种非比较性分配正义理论。但...
关键词:优先主义 平等主义 充足主义 比较性正义 非比较性正义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假象”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1期35-36,共2页魏旭 
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其意识形态之间存在“混为一谈”“假象”“奇怪的结果”抑或“幻觉”,马克思曾有多处深刻且明晰的论述。将这种“假象”运用到对资本主义正义观特别是等价交换原则的考察上,就打开了一条审视剥削究竟正义与否的...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等价交换原则 资本主义 意识形态 正义观 共产党人 假象 
论马克思以人的自我实现为进路的正义观
《道德与文明》2024年第5期78-93,共16页孟锐峰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JZX20-001);南开大学文科发展基金科学研究类项目(ZB22BZ0338)。
马克思持有一种以人的自我实现为进路的正义观。人的自我实现在马克思这里是具有浓厚的伦理意蕴的规范性主张。马克思以此为根本视角对整个人类社会制度进行了跨历史的正义评价。在马克思看来,人是要追求自我实现的,但是一个人如何选择...
关键词:马克思 自我实现 分配正义 正义社会 
对数字社会主义正义方案的批判——兼论“数字中国”的正义观建构被引量:4
《道德与文明》2023年第5期168-176,共9页孟庆龙 刘云杉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TJKS22-003)。
数字资本主义是数字时代的资本主义新样态。这一样态在引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剧烈变革的同时,也使许多新自由主义者萌生数字资本主义将助推资本主义实现民主、自由、平等等规范性理想的正义幻象。作为批判数字资本主义的主...
关键词:数字资本主义 正义 数字技术 数字社会主义 数字中国 
中西方古代公正思想差异性研究——基于先秦诸子公正观和古希腊正义观的分析
《蚌埠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119-123,共5页方宁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8SJA0271)。
从社会公正、个体公正两个方面对先秦主要学派的公正观进行了梳理,同时,对古希腊三位伟大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展开了分析,最后从存在基础、最高德性的体现以及公正思想的探究方向三个方面对中西古代公正思想...
关键词:先秦诸子 古希腊 公正 比较研究 
论马基雅维利“公民生活”中的正义观被引量:1
《道德与文明》2022年第2期139-148,共10页朱新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M67303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WKPY05)。
马基雅维利常被认为完全放弃或忽视了“正义”概念,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对于一个安全和自由受到巨大威胁的国家而言,马基雅维利的确认为保全国家优先于任何道德或正义的考虑。但是对于一个处于良序状态的国家即“公民生活”而言,正义是...
关键词:马基雅维利 公民生活 正义 法律 
后果论正义观与人道主义的失败结盟——评《分配正义新论:人道与公平》
《哲学评论》2020年第2期236-247,共12页惠春寿 
葛四友教授在《分配正义新论:人道与公平》(以下简称《分配正义新论》)中提出了一种后果论的正义原则,这种原则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充分尊重有限利他心这一人性所固有的动机约束,而且基于人道主义情感为基本需要原则提供了辩护。本文...
关键词:分配正义 后果论 人道主义 有限利他心 
全球正义观的伦理转向:从本体论思维到价值论思维被引量:3
《伦理学研究》2020年第6期111-116,共6页张轶瑶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重大项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研究”(18ZDL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罗尔斯的国际正义理论研究”(17YJC720037)。
在“是之为是”的本体论思维下去构建一种全球正义理论,不仅会有让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最终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可能,而且在各种社会交往中会有“不同不和”的无效交往或“同而不和”的话语霸权之时代性隐忧。将全球正义理论的谋划从...
关键词:全球正义 本体论思维 价值论思维 共生逻辑 
“移情”作为正义的基础何以可能?——斯洛特道德情感主义正义观探析被引量:6
《齐鲁学刊》2020年第2期92-98,共7页王建斌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行政层级制的价值反思及变革研究”(2015QNZX03);重庆师范大学基金项目“基于简政放权的行政组织变革研究”(16SKPY034)。
“正义”始终是西方伦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很多学者认为基于道德情感主义的关怀伦理仅仅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对社会正义问题缺乏关注。作为当代有影响力的德性伦理学家,斯洛特认为缺乏正义的关怀伦理是不完整的。他将“移情”作为...
关键词:移情 正义 利他主义 情感 偏袒 
休谟正义观的理论渊源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64-67,共4页白双翎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正义思想、霍布斯和洛克的契约论、哈奇逊和曼德维尔的人性说启发和影响了休谟,成为休谟正义观的理论渊源。休谟认同亚里士多德对于正义的相关论述,与霍布斯和洛克同样认为契约是正义出现的产物,赞同哈奇逊和曼德...
关键词:休谟 正义 契约论 人性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