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行为

作品数:74被引量:4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陈丹肖尧春宋涛刘建清王宏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霍英东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监察体制下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转向被引量:2
《时代法学》2019年第2期1-8,共8页王学辉 刘昕苗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健全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编号18VSJ051)之研究成果
人民监督员制度本是监督检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案件,防止其发生执法不公、侵犯人权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制度。但随着检察机关该项职能转隶于监察机关后,人民监督员制度就处在存与废的十字路口。在新的监察体制下,使人民监督员制度转向成为...
关键词:职务犯罪行为 监察机关 人民监督员制度 外部监督 
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的论述与展望——基于薪酬差距视角
《现代企业》2019年第2期83-84,共2页王帅 
企业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存在聘请职业经理人的现实需求,并将一定的经营权给予管理者。股东与高管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与此同时出现更多的代理问题,即高管考虑的是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而非股东财富最大化。侵占型职务犯罪是公司高管利...
关键词:职务犯罪行为 薪酬差距 侵占 高管 股东财富最大化 个人利益最大化 展望 委托代理关系 
唐代监察官员的职务犯罪行为及其处罚
《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1期88-95,共8页刘晓林 
吉林大学廉政建设专项研究课题“唐代的官吏犯赃及其刑法规制”(2017LZY010)的阶段性成果;本课题研究得到霍英东教育基金会资助。
唐律中未有“监察”的表述,而是将监察、监督等职权及其专门机构各级官员称为“纠弹”与“纠弹之官”,这种称谓自汉代之后的传世文献中使用较多且含义固定;唐律未专条规定纠弹官的职务犯罪行为,而是在列举一般官员犯罪行为及其处罚的过...
关键词:监察官员 职务犯罪 唐律疏议 纠弹 受财 失职 
唐代监察官员的职务犯罪行为及其处罚被引量:4
《甘肃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113-118,共6页刘晓林 
吉林大学廉政建设专项研究课题"唐代的官吏犯赃及其刑法规制"(2017LZY010)的阶段性成果;霍英东教育基金会资助
唐律中未有"监察"的表述,而是将监察、监督等职权及其专门机构各级官员称为"纠弹"与"纠弹之官",这种称谓自汉代之后的传世文献中使用较多且含义固定;唐律未专条规定纠弹官的职务犯罪行为,而是在列举一般官员犯罪行为及其处罚的过程中作...
关键词:监察官员 职务犯罪 唐律疏议 纠弹 受财 失职 
国企高管职务犯罪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企业家信息》2018年第8期10-12,共3页陈丹 肖尧春 
高管职务犯罪,是指担任董事长、总经理或财务总监等重要领导职务的管理层人员违反刑法规定,滥用权利、玩忽职守或利用职务之便,实施损害企业利益甚至国家利益的犯罪行为的总称。《2015年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披露出国有企业高管职务...
关键词:职务犯罪行为 企业高管 经济学分析 国企 国有企业改革 中国经济发展 利用职务之便 管理层人员 
以监察全覆盖助力国企反腐
《广东党风》2018年第5期11-12,共2页彭泳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把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纳入监察范围,有效实现了对国企管理人员的监察全覆盖。对国企‘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更加精准、更有力度、更具实效,能够进一步强化对图企管理人员的全方位监督,有效...
关键词:监察范围 全覆盖 国企 反腐 企业管理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全方位监督 职务犯罪行为 
国企高管职务犯罪行为的经济学分析被引量:1
《沿海企业与科技》2018年第1期35-37,共3页陈丹 肖尧春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国企高管走上职务犯罪道路,本质上是因为存在职务犯罪的客观条件——权力稀缺性和作为"理性经济人"的高管受到巨大犯罪收益的诱惑。治理国企高管职务犯罪,应着力于从体制上压缩权利寻租空间和减少国企高管职务犯...
关键词:经济学 理性经济人 国企高管 职务犯罪 
上百辆假“黄标车”现形记
《公诉人》2017年第5期21-22,共2页郭树合 郭晓云 
泡制290余辆假“黄标车”资料,骗取456万元国家补贴。多名公职人员为犯罪大开方便之门。这起案件发生在山东省青岛市。该案在各个环节均出现了公职人员受贿、滥用职权等职务犯罪行为。无疑较为罕见。
关键词:职务犯罪行为 公职人员 国家补贴 滥用职权 青岛市 山东省 案件 受贿 
试论国企高管职务犯罪行为的防范和治理——基于舞弊因子理论的思考被引量:2
《沿海企业与科技》2016年第5期31-32,共2页陈丹 
国企高管职务犯罪的防范和治理对策包括:加强对国企高管人员的道德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积极深入推动市场化变革进程,逐步建立起基于业绩导向的市场化薪酬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建立和执行良好的内部控制...
关键词:国企高管 职务犯罪 防范 治理 舞弊因子理论 
“小伙子,你听我说。”
《公诉人》2016年第7期57-57,共1页钟晓路 胡文静 梁海峰 
为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积极动员群众参与举报职务犯罪行为,6月22日,广西岑溪市检察院反贪、反渎、预防、控申千警到本市马路镇开展以“加强举报人保护;惩治群众身边腐败”为主题的举报宣传活动宣传党中央和国家关于惩治和预防腐...
关键词:职务犯罪行为 预防腐败 群众参与 举报人 法治意识 检察机关 宣传活动 工作制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