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方式

作品数:23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熊丙奇白艳艳张志勇康荣平李振宇更多>>
相关机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南开大学山东省教育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竞争力》《学子(理论版)》《甘肃教育》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深挖特色和实力
《高校招生(高考指导)》2023年第12期8-9,共2页王丽红 
高考志愿填报是决定考生未来发展的一次重大选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当前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大多省(区、市)的志愿填报方式从“院校十专业”转变成“院校专业(组)”或“专业(类)十学校”,这就要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思考自己喜...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 高考志愿填报 专业兴趣 填报志愿 院校 生根发芽 考生 志愿填报方式 
从特色出发定位大学和专业
《高校招生(高考指导)》2023年第3期23-26,共4页蓝崑 
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份实施高考综合改革。随着志愿填报方式的转变,如何选择大学和专业也成为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本文将结合高考综合改革实施的影响,谈一谈如何在新形势下结合大学及专业特色,做出专业志愿的主动选择。
关键词:高考综合改革 主动选择 新形势下 专业志愿 志愿填报方式 考生 特色 大学 
新高考方案背景下精准化志愿填报方式探析被引量:2
《大众标准化》2021年第6期100-102,共3页王浩 
随着新高考方案改革的不断深入,志愿填报精准化已经成为新形势下的新趋势和新方式。文章通过对志愿填报精准化方式进行分析,帮助广大考生更加理性、更加客观地填报志愿,使得考生在高校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及人生价值。
关键词:新高考方案 精准化 志愿填报方式 
从“高校选科”与“高中选课”看新高考的价值取向被引量:2
《山东教育》2018年第4期29-30,共2页张志勇 
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制度以来.我国的高考招生制度一直处于改革之中。有专家指出:高校考试招生从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次数、考试方式、计分方式、命题方式、志愿填报方式、录取体制、高考时间、收费制度等涉及的所有环节都有过改...
关键词:新高考 高校 高考招生制度 价值 选课 高中 考试科目 志愿填报方式 
沪浙新高考志愿填报方式评析被引量:10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7年第4期25-28,共4页熊丙奇 
上海和浙江两地实施高考新方案后的第一批高中毕业生今年参加高考。这两地学生填报志愿都采用了新的方式。上海今年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浙江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本文对这两种志愿填报模式的优劣进行了评析,并提出进一步优化的建议。
关键词:高考改革 志愿填报 优劣分析 
三种志愿填报方式你分清了吗?
《教师》2015年第18期8-8,共1页
日前,各地高考分数线陆续揭晓,志愿填报成为大家最为关注的事情之一。目前,各省市填报志愿的方式大致可分为分层志愿、平行志愿、动态志愿。为了帮助大家了解不同志愿的特点。我们不妨跳出一省一市的范畴,以宽广的视角对几种基本志...
关键词:志愿填报方式 高考分数线 填报志愿 平行志愿 
不同录取方式下大学生主观匹配度及其影响
《教育科学文摘》2015年第2期87-89,共3页聂晶 周智清 黄峥 姚翔 
对高考录取和高考改革的研究虽然涉及了高校录取的许多方面,但少有研究通过学生在高校当中的表现来反思录取过程。类似的研究多集中在高考分数或是志愿填报方式上,所选择的研究变量多为学生在高校中的学业表现,鲜少有研究针对的是不...
关键词:录取方式 大学生 匹配度 志愿填报方式 高考改革 高考录取 高考分数 高校 
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数据分析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学子(理论版)》2014年第07S期97-98,共2页冯金旭 
高考志愿填报对于高考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而高考志愿的改革亦是对于整个高考模式的一次大变革,关于高考方面每一次出台新的变化及相关文献都会引起全社会的讨论,尤其近几年来关于教育界的讨论,关于高考方面的各类问题,已经成了讨论...
关键词:高考志愿填报机制 数据分析 志愿填报方式 
哈尔滨市2012年中招志愿填报方式有新招
《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12年第5期4-4,共1页
近日,从哈尔滨市教育局获悉,为了更好地体现“惠民生”宗旨,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经哈尔滨市教育局研究并报请哈尔滨市招生考试委员会批准,哈市今年中招志愿填报方式由考前填报志愿调整为考后发表成绩之前估分填报志愿。...
关键词:志愿填报方式 哈尔滨市 中招 填报志愿 中考成绩 招生考试 教育局 委员会 
我国高、中考志愿填报方式的博弈分析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3期109-117,共9页郑碧霞 
福建省教育厅社科项目(K36006)
不言而喻,我国中考与高考录取机制对人才选拔和培养影响至深.本文运用博弈模型主要考察了录取模式中的考前报、估分报和知分报三种不同的志愿填报方式的效率性问题,指出若以资源的社会最优配置为评价标准,三种方式从优到劣依次为:考前报...
关键词:录取机制 博弈 效率 匹配概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