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民族

作品数:96被引量:18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新建郭涛夏东亚杨璐贾梦梦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廊坊师范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多民族脱贫攻坚的文学抒写——以王华《大娄山》为考察中心
《安顺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陈祖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制度研究”(18ZDA27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传播学视野里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16BZW190)。
中国新时代的脱贫攻坚是多民族的,这必然反映在作家的文学抒写中。仡佬族作家王华的长篇小说《大娄山》具有来源于贵州多民族历史与现实的民族性,作品通过地理空间的错置、故事的讲述以及人物的塑造凸显出中国脱贫攻坚的多民族性。这种...
关键词:多民族 脱贫攻坚 《大娄山》 
比较历史视野下中国多民族聚合性存在模式论析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154-170,共17页何君安 周思源 
中华文明一直呈现出多元特征,内部包含着诸多不同的族群;但又能将“多元”凝聚为一个共同体,形成多民族聚合存在的模式,与其他文明的民族(政治)分立模式形成鲜明对照。这种多民族聚合存在模式是如何形成的?数千年不坠的原因是什么?本文...
关键词:中华文明 文化民族主义 “普世帝国” 国族建构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对中国多民族国家建设的关键作用
《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23年第9期3-11,共9页严庆 孙铭晨 王跃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历史观研究”(22&ZD210)阶段性成果。
历史观是记忆的出发点和认同的基石,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强调“四个与共”的结构一体性和“四个共同”的过程延续性,为中国历史政治基因的延续性、合法性提供了理念维护,为多民族国家整合、建...
关键词:国家建设 中华民族 史观 教育 
中国多民族“语言—文学”谱系与比较研究的拓展被引量:1
《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6期54-56,共3页刘大先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为自在的历史事实源远流长,但作为自觉的文学生产和学术分科,则要晚至1950年代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不是由某种超越于历史实践的纯粹个人趣味所决定,其正当性和学理性,建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社会主义新文化 个人趣味 中国多民族 继承与弘扬 民族传统文化 学理性 
中国多民族歌唱艺术的践行者——胡松华
《人民音乐》2023年第3期21-26,共6页杨曙光 
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重点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声乐学派的构建及流播研究》(项目编号:SZ201910046024)阶段成果。
胡松华,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享誉国际的歌唱家,毕生致力于中国少数民族歌唱事业。他的歌声镌刻着时代的特殊印记,散发出迥异的风格色彩,鲜活地体现了中国声乐继承、借鉴、嬗变并最终走向中西融合的发展之路。他曾深入四十多个民族地区采...
关键词:中西融合 歌唱艺术 中国声乐 胡松华 风格色彩 行万里路 民间艺术资源 享誉国际 
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对中国多民族国家建设的关键作用被引量:4
《民族学刊》2023年第3期1-10,142,共11页严庆 孙铭晨 王跃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历史观研究”(22&ZD210)阶段性成果。
历史观是记忆的出发点和认同的基石,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强调“四个与共”的结构一体性和“四个共同”的过程延续性,为中国历史政治基因的延续性、合法性提供了理念维护,为多民族国家整合、建...
关键词:国家建设 中华民族 史观 教育 
西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简介与研究进展被引量:4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3年第1期40-47,共8页赵星 洪峰 殷建忠 唐文革 张刚 梁娴 李景中 崔超英 李晓松 西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协作组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2017YFC0907300)。
近年来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负担逐年加重,且存在区域异质性。我国西南地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地域特色鲜明,慢性病负担沉重,但卫生资源相对匮乏,高危慢性病防控形势严峻。为全面深入解析我国西南地区多民族人群疾病分布模式和...
关键词:中国多民族队列 西南 研究进展 
元明清时期中国多民族饮食文化交流交融及其作用被引量:5
《民族学刊》2022年第12期127-133,159,共8页杜莉 王胜鹏 
2022年四川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课题重大项目“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四川卷(元明清)”(SC22ZL02)阶段性成果。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上相互交往交流交融,互鉴发展,形成了唇齿相连、难以分离的多元一体格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元明清是中国多民族大交流、大交融的重要时期,汉族与少数民...
关键词:元明清时期 中国 多民族饮食文化 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向“世界”转向的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观念与路径被引量:1
《民族文学研究》2022年第5期77-85,共9页傅钱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百年中国少数民族小说的世界意识及其演变研究”(项目编号:21BZW197)阶段性成果。
在全球大视野下,中国的多民族文学同时是世界的中国文学,其研究的基本观念应实现从民族关系到世界关系、从接受到互动、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向,其基本路径是中国多民族文学的世界声音、世界意识和世界价值。世界声音即对全球问题的关注和思...
关键词:世界文学 全球视野 中国多民族文学 
中国多民族文学共同体诗学的寻绎与建构
《中国民族博览》2022年第13期42-48,共7页丹珍草 
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中心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少数民族‘新女性写作’研究”(项目编号:fnzx034-2022)阶段性成果。
中国多民族文学共同体诗学的寻绎与建构,需要将多民族文学的发生发展置于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从多民族历史文化发生发展乃至多民族文学关系发展的角度加以考察,寻绎中华民族文化圈的内涵、流变以及与多民族文化元素或隐或现的亲缘关...
关键词:中国多民族文学 共同体诗学 寻绎与建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