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美学

作品数:51被引量:9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刘承华师占成李启福欧阳绍清钟善金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艺术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中国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人民音乐》《沧州师范学院学报》《湖南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影响
《美化生活》2024年第27期0082-0084,共3页柳静岩 
“中庸之美”——儒家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影响被引量:1
《艺术评鉴》2022年第19期177-180,共4页张依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古代思想文坛的中流砥柱,其主张中和适度的“中庸”思想,这也是儒家哲学体系的核心部分,对中国文化的基本形态与内在气质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古代音乐也深受儒家“中庸”思想...
关键词:中庸思想 中庸之美 音乐美学 影响 
中国音乐美学中音乐本源问题之探微——以《乐记》与《声无哀乐论》为个案研究
《黄河之声》2022年第7期168-170,共3页周旸辰 
音乐审美是一种以哲理思维方式来研究的学科,其发展历史相当悠久。历朝历代的思想者将音乐的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反思。我们国家的历史可以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从公元前8到3世纪。本论文从《乐记》、《声无哀乐...
关键词:音乐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 美学思想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影响研究
《黄河之声》2020年第21期32-33,共2页郑育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内涵丰富,历史悠久,超越西方音乐美学的历史痕迹,是现代高等音乐院校音乐教育美学教育的重要史料,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借鉴意义。既能提升音乐教育教学的思维空间,又能开拓教学思路,启发学生的音乐美学思想的创新...
关键词:高校 音乐美学 教育教学 形式研究 
"中庸"思想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影响及其启示
《美眉》2020年第1期82-83,共2页畅东云 
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已经得到了良好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追溯历史,研究传统文化,这也是我国优良文化得到传承的例证。在我国音乐美学发展领域,其整体的思想甚至可以追溯到2800年...
关键词:“中庸”思想 中国 古代 音乐美学 
从“审美幻象”到“审美实相”——马克思的晚年思考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之回应被引量:1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8年第1期112-123,277-278,共14页何艳珊 
'审美幻象'是王杰教授从马克思晚年思想中提炼的一个美学命题,指的是表现为审美形式的、无法如实反映社会现实关系的意识形态。'审美幻象'的出现乃是由于人类的意识无法全面、准确地认识现实世界所导致的,因此克服'幻象'的出路有两个:...
关键词:审美幻象 审美实相 古代音乐美学 阿赖耶识 
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的几个问题被引量:5
《戏剧之家》2018年第4期54-54,共1页袁泉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与一般音乐美学相比,不是个别对一般的关系,所以研究过程中不能用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研究来替代其自身发展。作为美学分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有着自成体系的学术研究方法,并在充分利用我国古代音乐美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美学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 音乐美学 学科建设重要性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与美国音乐“人文”关怀的教育思考被引量:1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20期272-273,共2页李娜 
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历代哲学家、美学家和音乐家都有许多关于音乐美学思想的论述,涉及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古典音乐及其思想理论,积累了丰富的遗产.同时,美国音乐教育"人文"关怀的特征,也值得进行一系列的探讨.因此,对中国古...
关键词:古代音乐 美学思想 美国 人文关怀 哀乐论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和”之思想试析被引量:1
《黄河之声》2016年第9期71-71,共1页叶文萱 
中国古代音乐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丰富且具价值的音乐美学思想,它以"礼乐"为中心,重视"和"的感情色彩,以"中和""淡和"为审美标准,追求平淡恬静美。"和"的思想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之精髓体现。
关键词:古代音乐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 “和”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的现代意识
《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第5期137-138,共2页贺丹生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是古人生存方式的话语形态,我们要在把握古人生存状态中理解其音乐美学思想,获得生存智慧,并依据现代生存的需要去选择、甄别、生成新意,为现代音乐生活提供有意义的美学观念。我们的音乐创作观念,要按系统论的观点看...
关键词:音乐美学 生存方式 现代意识 礼乐思想 主情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