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美学

作品数:73被引量:5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薛扬肖华张晶谈晟广周小瓯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常州工学院武汉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工笔人物画中构趣韵
《文化产业》2025年第1期32-34,共3页赵文博 
工笔人物画在中华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巧妙运用画面布局技巧,使得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生命力。艺术流派深受丰富文化底蕴的影响,经过无数艺术家的实践与创新,构建了独树一帜的风格与理论体系。艺术趋势的演变推动其在主题选择、结构设计...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 画面布局 中华艺术 中国绘画美学 画面美感 经营位置 主题选择 视觉冲击 
北宋郭若虚“心印”说探析
《美术教育研究》2024年第5期21-23,共3页郑一帆 
北宋郭若虚在其画学理论著作《图画见闻志》中提出“气韵非师”之论,并引用“心印”一语作为其“气韵必在生知”观点的注脚。“心印”一词在郭若虚的画学语境中实现了儒学内涵的转换。在北宋理学思想的陶染之中,郭若虚赋予“心印”一词...
关键词:郭若虚 “心印”说 中国绘画美学 北宋理学 
心师造化 境生象外——赵炽光山水画作品解读
《南腔北调》2023年第9期78-83,共6页黄丹麾 
赵炽光先生的山水画作品首先来自户外写生,因为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没有对自然山川的悉心观察与透彻领悟,不可能产生山水画精品,所以赵炽光先生的山水画作品首先是“心师造化”的结晶。“心师造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国绘画美学命题。
关键词:心师造化 中国绘画美学 境生象外 户外写生 山水画 自然山川 
中国绘画美学的数字化研究
《美化生活》2023年第24期33-35,共3页李瑞瑞 
中西方艺术交融的创新尝试--简评张碧云博士新著《寻艺中西:中国画与油画交融研究》被引量:3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何水法 
艺术,自古以来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在21世纪的信息化时代,中国艺术家在享受信息带来的便利和视野得到开拓之际,同样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继承和创新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将中国绘画美学理念与西方古典审美原理相融...
关键词:中国传统绘画 西方古典 中国绘画美学 中西方艺术 民族韵味 艺术绘画 文化交流 中国画 
论“空灵”
《国画家》2021年第3期61-62,共2页孙亦悦 
中国绘画美学受到儒道释三教影响,孕育了东方艺术独特的审美形态和意向群。如潘天寿所述:"西方绘画多追求外观的感觉和刺激,东方绘画多偏重内在的精神修养,中国绘画作为东方绘画的代表,尤其注重内在的神情气韵、意境格调。"中国传统的...
关键词:东方绘画 东方艺术 潘天寿 中国绘画美学 梁楷 儒道释 精神修养 禅宗文化 
意趣与理趣——宋代绘画的美学观被引量:2
《艺术品》2021年第4期50-59,共10页张晨 
一、新儒学影响下的宋代画家宋代是中国绘画美学史迈向新征程的时期,也是绘画美学思想激辩愈演愈烈的时期,宋代的文人摆脱了唐代等级森严的世族制度的束缚,在宫廷贵族的艺术之外,创作出了大量非宫廷的世俗文人艺术。文人士大夫们在宋代...
关键词:文人士大夫 理趣 文人艺术 宋代绘画 中国绘画美学 美学观 等级森严 宫廷贵族 
论中国绘画美学的“神”“逸”之变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92-97,共6页杨硕鹏 
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SK2018A0225);安徽中医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19xjjy_zd001)。
中国绘画美学从“传神”到“逸情”的转变,审美渊源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传神”观下的物象观照;二是“逸情”观下的情感宣泄;三是“自然”观下的主客统一。“传神”观下追求的“格物致知”的写实精神,是再现物理精神的“传神”观念,“...
关键词:  自然 
在绘画思想史书写中传承中华美学精神——评许祖良新著《中国绘画思想史》
《艺术百家》2020年第1期194-196,共3页徐放鸣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当代文艺实践中的国家形象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2AZW003)阶段性成果之一。
新时期以来,关于中国绘画美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在与西方绘画传统的跨文化比较中,我们对本土绘画艺术的美学特征有了新的认识,产生了如高建平所著《中国艺术的表现性动作——从书法到绘画》^([1])等一系列成果。2014年,习近...
关键词:中华美学精神 中国绘画美学 本土绘画 西方绘画 文艺工作座谈会 跨文化比较 美学特征 新时期以来 
顾恺之绘画思想理论对中国绘画美学的影响分析
《艺术品鉴》2019年第8X期17-18,共2页周晓霞 谭阜实 
2019年度贵州省理论创新联合课题“顾恺之传世绘画作品及在理论方面的贡献研究”(GZLCLH-2019-285)阶段性成果
顾恺之是中国绘画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其绘画理论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顾恺之的传神论首次描述了人物画中形与神之间的关系,同时其也使后世的画家能够以辩证的角度来思考审美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本文就将主要分析顾恺...
关键词:顾恺之 绘画理论 中国绘画 绘画美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