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学

作品数:1008被引量:2558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郑杭生景天魁刘少杰李培林冯仕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社会学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融合生物学与社会学:潘光旦在中国社会学史上的重要贡献被引量:2
《社会学评论》2023年第5期89-108,共20页田方萌 
潘光旦是中国社会学史上一位较难书写的学者。结合中西方的优生学史和社会学史文献,本文指出“生物学派”曾一度流行于西方社会学界,潘光旦的学术思想与此派存在直接的源流关系。从孔德提出的科学层级来看,生物学是位于社会学下位的科学...
关键词:潘光旦 优生学 科学层级 生物社会学 性养之争 
中国社会学的重建:现代化与转型叙事——辅以40位社会学家的生命历程为线索被引量:5
《社会学评论》2023年第4期5-27,共23页周晓虹 
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卓越研究计划“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项目(NJU-ZYR-01005)。
在中国社会百余年的现代化探索过程中,1978年开启的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确立了基本方向,并以举世瞩目的成就奠定了其实践基础。鉴于社会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因现代性而生的学科,中国社会学的重建与改革开放的同向共进,使其自然成为一...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性与社会学 知青学人 社会转型与转型社会 本土知识萃取 
加快建设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被引量:16
《社会学评论》2022年第6期5-14,共10页洪大用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涉及对知识本质及其生产和运用的理解,突出强调了主体意识、创新精神、体系建构和实践导向。就倡导并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学、建立社会学知识生产体系、产出大批科研教学成果等而言,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已经取...
关键词:中国社会学 自主知识体系 主体意识 学科自信 实践导向 
社会学的实践与实践的中国社会学被引量:13
《社会学评论》2022年第3期5-27,共23页冯仕政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与社会整合研究”(19JJD840002)。
中国正迈上实现全面现代化的新征程,迫切需要中国社会学加快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本文旨在阐述当前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基本方向和方法研究认为,作为一门以以普罗大众为主体构成的“社会”为研究对象、以破解现代化进程中...
关键词:实践 实践社会学 学科建设 
他者的变奏:早期社会学中国化的脉络与流变被引量:3
《社会学评论》2018年第6期84-95,共12页何祎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殖民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学的历史比较研究"(17CSH001)
结合历史情境,本文梳理和考察了早期社会学中国化的历史脉络与流变,不仅关注狭义的中国化,即在20世纪30年代明确提出社会学中国化的知识计划,同时关注那些缺少中国化提法,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为社会学注入了中国理解和阐释的广义中国化...
关键词:中国社会学 中国化 他者 流变 
分层研究的张力与魅力被引量:2
《社会学评论》2018年第1期94-95,共2页李骏 
社会分层研究是社会学的核心议题,也是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国际化、专业化发展最快的领域。作为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分层与流动专业委员会的首任理事长,李路路教授与秦广强博士等最近合著的《当代中国的阶层结构分析》一书,集中收录...
关键词:社会分层研究 内在张力 中国社会学 专业化发展 专业委员会 2010年 恢复重建 阶层结构 
史海拾贝:中国社会学概念体系的历史资源被引量:13
《社会学评论》2017年第5期3-21,共19页景天魁 
如何证明群学就是中国古已有之的社会学?一个学科,其存在与否的主要根据,是看它是否形成一套有解释力的概念。概念和概念体系是一个学科之为学科的最终根据。概念存在和绵延的形式也就是群学存在和绵延的形式。因此,列出本土的基本概念...
关键词:群学 基础性概念 基本概念 概念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学学术话语的构建及其艰巨性被引量:6
《社会学评论》2017年第2期24-27,共4页李友梅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这将为我们的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个实践的真正认识,必须得到中国自己的学科体系和学术团队的全力支持。以反映时代进程、应对现实问题为己任的中国社会学,要跟上这个...
关键词:中国社会学 中国特色 学术话语 伟大实践 当代中国 学术繁荣 学术团队 学科体系 
社会学学科话语体系构建中的“中西贯通”问题被引量:4
《社会学评论》2017年第2期33-38,共6页田毅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单位制度形成及变迁研究"(11&ZD147)
新时期,伴随着中国社会学学科理论自觉思潮的勃兴和社会学学科重建的完成,学科话语体系构建问题开始被提上议事日程。作为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和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学学科话语体系的构建从来就不是一个单向度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社会学 学科重建 话语体系 中西 社会科学学科 议事日程 新时期 单向度 
理论自觉与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建构——从郑杭生的理论自觉观谈起被引量:9
《社会学评论》2017年第2期56-62,共7页林聚任 
中国特色的社会学话语体系建构,是一个理论自觉的过程,也是一个新的理论话语建构的过程。郑杭生所倡导的理论自觉观和在理论话语创新方面所做的很多重要研究,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探索了理论创新的道路。话语建构论致力于通...
关键词:理论自觉 中国社会学 话语体系建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