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法

作品数:645被引量:2604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赵秉志高铭暄王世洲赫兴旺魏昌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近代中国刑法中匪盗罪之罪刑变迁(1902—1949)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52-58,共7页张亚飞 梁玉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代中国法治与刑法伦理的变迁研究(2015CFX008);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培育项目:晚清民国时期亲属犯罪研究(2019SK066);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课题:晚清民国时期诬告罪与社会伦理的变迁研究(2019D006);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般课题:中日刑法史诬告罪比较研究(2021YJ063)阶段性成果。
近代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盗匪更是不绝于世,盗匪肆虐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故清末民国时期各政府不断颁布刑事法律对盗匪行为进行规制,但在立法层面与司法实践之间仍有断裂之处。随着近代西方刑法的引入,立法上盗匪规定日趋完善。司法...
关键词:匪盗罪 断裂 融合 
中国刑法的宪法根据及其约束力被引量:13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年第2期3-19,共17页时延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刑事法治研究”(项目编号:20&ZD198)的研究成果
刑法典中“根据宪法”的规定,明确了刑法的权威源自宪法。只有刑法立法符合宪法和立法法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刑法司法没有代行刑法立法权,才能实现刑法权威。由此,须划清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限,后者应限于对刑法基本原则、...
关键词:刑法立法 刑法解释 合宪性 立法权 犯罪化 
中国刑法的发展方向:安全刑法抑或自由刑法被引量:117
《政法论坛》2023年第2期60-72,共13页刘艳红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数字经济的刑事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建构研究”(21&ZD209)的阶段性成果。
现行刑法施行25年来,以11部刑法修正案为代表的刑事立法,体现了中国安全刑法的形成之路。前十部刑法修正案的内容体现了安全刑法的逐渐形成,《刑法修正案(十一)》的颁行则意味着我国安全刑法的正式形成。当安全作为刑法保护的首要价值时...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刑法修正案 安全刑法 自由刑法 法益论 
近代以来中国刑法“原情酌减”条款源流考——于欢案与施剑翘案的对观与重思被引量:2
《法学》2022年第3期35-54,共20页饶传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近代中国宪法中的家庭保护条款研究(1908-1954)》(立项批准号19BFX037)的阶段性成果。
传统“情理法”司法中,“情”乃“人情”,系指普通人心中皆有的常理、常情;“理”乃“天理”,系指天下人所公认的至公至正之理。“情理法”司法的理想形态是法官的判决既顺应天理、人情,又不悖于国法。晚清民国刑法的“情状可悯恕者”条...
关键词:情状 情节 原情酌减 罪刑法定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中国刑法之路被引量:44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59-67,147,共10页高铭暄 孙道萃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研究”(20ZDA03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人工智能时代的刑法前瞻与应对研究”(18CFX041);司法部中青年课题“网络犯罪的立法回应与刑法知识转型”(16SFB3020)阶段性成果。
风险社会的安全形势愈演愈烈,安全政策日益强化,安全价值地位提升,进一步促使当代刑法更积极、主动地保障国家总体安全。安全刑法是因应安全政策变动的产物,显示刑法功能的侧重点,但应警惕并消解与自由刑法的紧张一面。预防性刑法观念...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 安全价值 安全政策 刑法功能 安全保障体系 
网络时代的中国刑法发展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27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157-174,208,共19页孙道萃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研究”(20ZDA03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人工智能时代的刑法前瞻与应对研究”(18CFX041);司法部中青年课题“网络犯罪的立法回应与刑法知识转型”(16SFB3020)。
回顾网络时代的中国刑法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活性化积极立法、扩张性司法模式、摇摆型理论路径三大主体部分。在网络时代,中国刑法立足于有效性的延展予以回应,集中表现为立法的制度供给效果斐然、司法机制的有序衔接与潜能释放充沛、...
关键词:网络犯罪 刑法研究 刑法知识变革 回顾 展望 
中国刑法教义学:经验、反思与建构被引量:10
《法学家》2020年第3期28-40,191,192,共15页王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信息刑法时代信息犯罪归责与治理模式研究”(18BFX101)的阶段性成果。
当代中国刑法教义学经历了去政治化工具的教义学、作为解释学工具的教义学及作为学科精致化工具的教义学的发展节点。面临实定法的粗疏与缺陷,理论继受过程中的移植落差,中国刑法教义学的发展呈现出诸多特殊的面向。一方面是中国刑法实...
关键词:刑法教义学 法律解释 实定法否定禁令 教义学共同体 教义学本土化 
中国刑法何以预防人工智能犯罪被引量:26
《当代法学》2020年第2期44-55,共12页郭旨龙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数据开放的刑法边界研究”(17CFX02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国家需要及时合理地规范人工智能的风险状态,满足人们的安全信赖。人工智能犯罪主要在犯罪主体、犯罪行为和犯罪责任三个方面对原有刑法观念和刑法规范产生冲击,需要根据本国刑法应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积累进行不断探索,...
关键词:机器人 单位犯罪 预防性犯罪化 风险归责 严格责任 
中国刑法学复兴需要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被引量:11
《法商研究》2018年第5期14-25,共12页魏汉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AFX01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国刑法学同步复兴,但近现代以来中国刑法的三次现代化都有过度西化的倾向。中国刑法学的复兴需要检讨。刑法是一种色彩鲜明的文化现象,刑法制度甚至每个罪名背后都有自己的文化基因。当今的中国刑法学理论界却钟...
关键词:刑法学复兴 中华文化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刑法现代化 
中国刑法教义学化过程中的五大误区被引量:24
《环球法律评论》2018年第3期58-81,共24页刘艳红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7ZDA13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5YJA820015);2018年东南大学中央基本业务经费资助项目(2242018S10002)的研究成果
晚近以来,中国刑法在去政治化之后一直在教义学化的道路上发展。然而,在我国刑法教义学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五大误区。在未对"刑法教义学"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即已纷纷展开了具体的刑法教义学的研究,导致根源性问题先天不足;在未对刑法教义...
关键词:刑法教义学 刑法解释学 法条主义 刑法规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