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状

作品数:350被引量:1040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燕锋史秋衡张庆冰蔡金亭杨素英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恐惧的面孔:桌面恐怖电影的感觉生成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25年第1期41-44,共4页张承昊 
桌面恐怖电影特有的跨媒体性质,使得面孔特写随着桌面电影中各种屏幕的变化而大量增加。本文从探究特写/情状—影像的情动力量开始,探究桌面电影对面孔的利用所达到的效果,以及特写在神经—影像的层面上产生恐惧感或触动观影者恐惧的方...
关键词:情状—影像 再媒介化 镜像神经元 情动性模拟 暗恐 
高职学生英语学情状态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某高职新生学生学情调查的数据分析
《教育教学论坛》2025年第1期181-184,共4页张柯冉 李敏 刘乔杨 
2021年度江苏省教育厅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项目(苏教师函[2021]11号);2019年度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多模态外语‘金课’设计探究”(2019SJA1422)。
学情分析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基础,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前置环节,同时为教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方向。基于某高职新生的英语学情实证调查数据,对高职学生英语学情状态进行分析。从学生的英语五大技能、学科素养、学习认知能力以及学...
关键词:高职院校 英语学情分析 对策研究 
20世纪30年代前期英国政府对苏区内部情状的观察
《苏区研究》2024年第6期30-48,共19页魏少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英国政府视角下的中国苏维埃运动研究”(22BDJ038)。
20世纪30年代前期,苏维埃运动在长江中下游已成燎原之势,这引起了在该地区有着诸多条约权益的英国政府的关注。为维护这一地区的在华条约权益,英国政府亟欲查明苏维埃运动的性质、影响和发展态势,对苏区内部情状表现出了强烈的观察意愿...
关键词:英国政府 苏区 苏维埃运动 “他者”视野 
基于语义演变的现代汉语语素研究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40-145,共6页徐福坤 黄威 
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现代常用汉字的构形与职用研究”(SK2021ZD0013);安徽大学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现代汉语词汇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23xjzlgc29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外主流媒体涉疆新闻话语生态性比较研究”(2023BYY101)。
在注重常用词研究的背景下,考察常用语素的语义发展演变。“当”的引申义列表明,“当1dānɡ”的相关义项多表示动作进行或状态的持续,而“当1dànɡ”和“当2dànɡ”的相关义项多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实现。“当1dānɡ”和“当1dànɡ、...
关键词:语素 语义演变 语义分化 情状类型 
情状体歧义与非完成体悖论的消解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35-142,共8页白蓝 杨稼辉 
国家一流课程项目(教高函[2023-7-146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3YJAZH076);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YBA182)。
非完成体悖论是指完成动词短语与进行体共现时导致的逻辑悖论。从完成动词短语的情状体语义出发重新审视英语完成动词短语与进行体共现的表现,发现完成动词短语内部存在差异:一类可以和进行体共现,一类则不可以。研究进一步证明,前者只...
关键词:非完成体悖论 完成动词短语 情状体 歧义 
汉语词尾“了”是先时标记吗?
《汉语学习》2024年第6期59-68,共10页许钊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情态与体的同现限制研究”(项目编号:23BYY042)的阶段性成果。
汉语词尾“了”并非先时标记。一方面,“了”在最简结构句中不一定编码句子的过去时意义;另一方面,“了”不具备独立表达相对过去时意义的语法功能。因此,无论从绝对时还是相对时的角度来看,词尾“了”都不能被定义为先时标记。在此基础...
关键词:“了”   情状 
浅谈句子情状与动词体的兼容性
《今古文创》2024年第33期112-115,共4页夏晓君 
在汉英语言当中,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本身隐含着一定的时间结构特征,并与句子当中的其他成分一起决定了句子的情状类型,体现出活动、状态、成就、结束、反复延续等情状类型。动词的体作为句子情状的外显标志,要与情状类型相兼容,共同发挥...
关键词:情状类型  语义特征 兼容性 
体压制角度下汉语致使完结情状的语义结构分析
《汉字文化》2024年第15期4-6,共3页刘金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汉语致使动词生成‘非终结完成义’的条件:句法语义界面的研究”(编号:20YJC740031);惠州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编号:2020JB077)的研究成果
本文探讨汉语的动结式、宾语渐进式、梯度性、非梯度性四类致使完结情状如何与词语算子或构式进行互动触发体压制,从而产生未终结解读。本研究证明体压制现象涉及动词的语义结构,以及压制算子或构式的体压制力度。
关键词:体压制 完结情状 语义结构 构式 致使 
基于动词体貌特征的汉语致使动结式核心的研究
《惠州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105-111,共7页刘金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0YJC740031);惠州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2020JB077)。
汉语动结式核心问题一直争论纷纭,有词汇核心说,也有功能核心说,有单一核心说,也有多元说。本文对以往的研究进行系统回顾后聚焦表述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的致使动结式,依据体貌特征将前项动词分为虚义动词、活动情状动词和完成情状动词三...
关键词:致使 动结式 体貌特征 句法核心 完成情状 
论刑事情状证据
《湖湘法学评论》2024年第2期116-128,共13页温家珠 
山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暂予监外执行数字检察问题研究(SX2023B23)。
在庭审中观察法庭参与主体的非言语行为获得的线索称之为情状证据,从神明裁判至“五听断狱讼”再到如今的庭审实践,这一线索均发挥着独特的辅助作用。现代司法证据制度追求理性主义,偏向于可被语言文字化的、客观且具体的证据,使得情状...
关键词:情状证据 认知语境 五听断狱讼 庭审实质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