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名词

作品数:18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赵倩李玄玉周毕吉赵倩吴静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外语与外语教学》《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语言文字应用》《山西青年》更多>>
相关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认知视角下汉语人体名词隐喻研究
《现代语言学》2025年第1期163-169,共7页陶疆宏 
在人类探索世界的进程中,隐喻是普遍存在的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基础。人体及人体各部位器官是最为熟知的对象,更便于人们去理解和表达,而表示人体器官及部位的名词在隐喻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认知语言...
关键词:人体名词 隐喻 认知 投射方式 
人体名词做方位名词现象概念隐喻研究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24年第3期16-18,共3页王昱 
人体名词是名词中的一个特殊的类,是语言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指称人体、人体的器官及部位。人体名词大多数由固定词语构成且使用频率较高的特征。因此人体名词是十分多产的,并形成了多样的语义扩展。随着人体名词的语义扩展,...
关键词:人体名词 方位名词 概念隐喻 
韩汉人体名词“■”和“口、嘴”的语义对比研究——以包含“■”和“口、嘴”的惯用语为中心
《山西青年》2017年第12期9-10,共2页卢薇薇 
人体词语是韩中两国重要的基础核心词语,在众多人体器官中'口'是人们使用最频繁的部位之一,不论是基本的'饮食、饮水'等生活方式,还是复杂的情感表达、沟通交流等交际活动,人们都离不开'口'这一身体器官。本文将对这些惯用语以词汇构成...
关键词:韩汉 人体名词  口、嘴 惯用语 语义 对比研究 
人体名词汉语“头”和韩国语“■”的语法化对比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6年第4期155-158,共4页朴正林 
语言的发展演变过程离不开语法化,语法化是语言发展演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语法化也是认知语言学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两种语言的语法化对比研究还比较少,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以人体名词汉语"头"和韩国...
关键词:人体词 汉语“头” 韩国语“■” 语法化 对比 
从认知角度看人体名词“脸”、“面”的意义演变
《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1期166-166,共1页邢龙飞 
人体名词是词汇系统中比较重要的词汇。人体名词词义演变主要受认知范畴内两大因素制约和影响:语义取象以及隐喻和转喻。相反,从认知的角度也可以更好地揭示现有的词义演变的规律,对词义演变的原因也有很强的解释力。本文在分析"脸""、...
关键词:脸面 语义 取象 隐喻 转喻 
认知深化对人体名词词义发展的影响被引量:4
《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第4期522-537,共16页赵倩 
引申义的数量分布呈现了词义的发展趋势,需要在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本文以人体名词为研究对象,采用提取词义认知特征的分析方法,对词义共同要素进行封闭性统计,帮助实现对词义演变规律的量化展现。通过数据的观察和检验,以实证的方...
关键词:人体名词 词义发展 认知特征 认知深化 
词的引申义数量和语义范畴量的关系——以人体名词为例被引量:2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147-152,共6页赵倩 
云南省教育厅科不研究项目(08Y005)
词的引申义及其所属的语义范畴数量有多有少,通过对比分析,从等级高低和比值大小两种维度考察引申义数量与语义范畴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够发现语义范畴数量依照节制型的规律递增,这揭示了制约意义数量的深层语言机制:即量的约束力源自...
关键词:引申义数量 语义范畴量 等级 比值 递增规律 
引申义的范畴分布特点及词义倾向——以人体名词为例被引量:4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6期46-53,共8页赵倩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批号:08Y0005)的资助
词的引申义范畴分布呈现出不平衡性,进一步考察就能从中发现词义的发展倾向。引申义的范畴分布特点和词义倾向受到认知规律的深刻影响,具体表现为语义取象对词义倾向的制约,这可以从词义的强势特征和引申义范畴分布数量的对应关系中得...
关键词:范畴分布 词义倾向 认知因素 语义取象 强势特征 
引申义语义关联的建立机制及其影响——以人体名词为例被引量:3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82-88,共7页赵倩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8Y0005)
认知思维方式隐喻和转喻深刻影响着词义的演变发展。通过分析人体名词的引申义可以看出,隐喻和转喻在词义发展过程中起到替代、推导和建构等多种作用。在这些作用下,人体名词词义赖以扩展的[形貌][位置][功能]三种特征以不同的方式发生...
关键词:词义扩展 隐喻 转喻 语义关联 
试论方位词的虚化机制——以“人体名词+‘上’/‘下’”结构为例被引量:1
《海外华文教育》2010年第2期52-56,共5页赵可红 
关于方位词的虚化机制,以往只是从隐喻的角度加以研究。但是本文认为方位词的虚化机制与隐喻和转喻都有关系,而且两者在方位词的虚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隐喻导致功能泛化;转喻导致去功能化。本文以"人体名词+‘上’/‘下’"结构为例讨论...
关键词:方位词 虚化机制 隐喻 转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