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

作品数:211071被引量:241466H指数:10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叔子尹梅王一方陈俊国刘义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引发争议的后人类性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53-65,共13页罗西·布拉伊多蒂 宋根成 祁鑫欣(译) 韦施伊(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2&ZD287)。
在罗西·布拉伊多蒂看来,传统人文学对人类主体的关注过于狭隘,而大学作为知识生产场所也存在局限性,后人类思想话语的发展历程对我们关于“人”的理解产生了巨大影响。她建议将人文学科重新构想为理解所有实体(人类和非人类)相互关联...
关键词:传统人文学 后人类性 后人类话语 人类中心论 
重构“新文科”:数字技术语境下两种文化的对话被引量:11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38-52,共15页傅才武 明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21ZD04)。
工业革命以来,教育领域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分裂对立问题引发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而这两种文化的对立性早已根植于人类在探索自然和规训自身过程中物性与灵性的分野。百年来,中外学界一直努力探寻弥合两种文化的方式及第三种...
关键词:科学文化 人文文化 数字技术 新文科 文化产业 
“换生灵”克拉拉:《克拉拉与太阳》中的游牧主体与后人文主义解码被引量: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99-112,共14页吕广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想象力研究”(22CZW057)。
在其新作《克拉拉与太阳》中,石黑一雄刻画了“克拉拉”这样一个聪慧、细腻的人工智能形象,它与主人乔西保持着深厚的感情,但也在乔西病重时,做好了替代乔西、成为乔西的准备。通过这样的方式,石黑一雄触碰到机器人叙事中的经典问题:何...
关键词:石黑一雄 《克拉拉与太阳》 后人文主义 换生灵 游牧主体 解辖域化 蜘蛛世 
“生态-人文-政治”互嵌:乡村空间生产非生态化的现代化转型被引量:1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3年第4期76-85,共10页林莉 孙璇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层政府制度执行力的生成机理与提升路径研究”(批准号20BZZ0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乡村社会是集生态价值、人文价值与政治价值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我国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呈现空间生产非生态化的负面效应。从自然空间、精神空间与社会空间三个维度反思乡村生态空间生产二重化、平庸化与行政化的现实困境,挖掘异化现象背...
关键词:空间生产非生态化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治理 
基于苏州码子与人文计算的海南侨批解读--以《侨批传递赤子情》为中心被引量:1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32-44,共13页李文化 陈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8ZDA193)。
以海南侨批邮戳特点、侨批上的汇额与兑换额、批封与批信上的苏州码子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汇对人民币的汇率变化等历史背景为研究基础,从人文计算视角发现部分论著在海南侨批年代认定、批封批信配套、苏州码子识读等方面存在大量...
关键词:海南侨批 侨批邮戳 苏州码子 人文计算 汇率 
“数字人文”视野下的中国古地图数据平台建设被引量:2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89-95,共7页成一农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者个人项目“明代边海防地图整理与研究”(20VJXG013)。
“数字人文”以“重新定义、提出以及解答人文问题”为目的,基于这一思路,未来中国古地图数据平台建设,除应基于古地图研究所面对的关键问题囊括众多的新史料以及更多的与古地图有关的信息之外,更应以史学问题为导向构建数据结构,同时...
关键词:数字人文 古地图 数据平台 大数据 
城市景观雕塑选址规划研究
《城市建筑》2023年第13期199-201,共3页曾俊橙 尹竣丰 杨耀宁 韩菡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西部项目(2020BA02585)。
景观雕塑是城市文化内涵与精神风貌的主要展示载体,其选址规划是城市建设布局规划的重要部分,为此提出城市景观雕塑选址规划研究。论述了城市景观雕塑与空间环境的关系,城市景观雕塑作用于空间环境,并且受限于空间环境。以某城市为例,...
关键词:城市景观 选址规划 文化特质 人文主题 
人文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探析--以REF案例为样本被引量:2
《情报学报》2023年第7期842-856,共15页曾粤亮 郑汉 杨思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跨学科科研合作运行机理与保障策略研究”(21CTQ023)。
学术影响历来是评价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指标,但近年来科学研究的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受关注。作为重要的学科门类,人文科学研究的社会影响通常被认为是无形的和间接的,因此,选择合适的社会影响评价指标更具挑战性,需要进一步探索。为了探...
关键词:科学研究 社会影响 影响指标 人文科学 案例研究 主题建模 
论“诗教”传统作为当下高校德育工作有效路径的可能被引量:1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297-302,共6页罗小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9BZW122).
当下,高校德育形势颇为严峻,如何解决危机与突破困境成为当务之急。中国的“诗教”传统在古代的教育、文化和思想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代中国教育界对“诗教”传统重视不够,导致社会上一些道德缺位问题频发。发扬“诗教”传统,将“...
关键词:诗教 高校德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 有效路径 人文氛围 
“消失”的美德——1990年代“人文精神讨论”的学术写作伦理问题
《写作》2023年第3期95-102,共8页史鸣威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新文学学术史研究”(项目编号:20AZW01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百年长篇小说的现实关怀与文体变迁研究”(项目编号:22JJD750027)。
以学术史、伦理学的跨域视野观之,1990年代“人文精神讨论”成果有限,直接原因在于,论证双方的问题意识、理论前提各有不同,“幸福”和“使命”的交锋成为话语生产的中心。更深层原因在于,“功利主义”的伦理观念与“义务论”的道德思...
关键词:1990年代文学 人文精神讨论 学术写作 学术史 写作伦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