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恶

作品数:690被引量:621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冯兵施维万绍和李玉花朱锋华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重点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小说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历史细节处“撑杆跳”——《文城》与先锋小说的任务
《文艺争鸣》2024年第9期155-159,共5页罗雅琳 
一、先锋文学与“细节真实”问题余华的长篇小说《文城》2021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后,迅速引发了毁誉参半的高强度讨论。当然,对于总是试图挑战当代文学固有经验和惯性书写模式的余华而言,这不是他第一次遭遇此种情境。余华所见...
关键词:先锋小说 先锋文学 人性恶 当代文学 细节真实 余华 书写模式 文城 
新历史主义小说的人性取向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130-133,共4页陈连锦 
新历史主义小说钟情于人性的哲学思考。新历史主义小说的人性表达有多种观点,既有人性本善论,也有人性本恶论,还有对人性的自由与撕裂矛盾的呈现。人性的深入挖掘,有助于对人物的独特性有更全面的了解,但是也存在着人物的社会及历史内...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小说 人性恶 人性善 人性取向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反思乡土的灵魂——评李琸长篇小说《返青》
《当代作家评论》2021年第4期149-155,共7页刘嫣 
青年作家李琸的长篇乡土小说《返青》,~((1))以中国北方姬洼村为叙事背景,以农村妇女李七七的命运为主线,反映20世纪80年代至当下30多年间的乡土社会现实与时代变迁。小说叙事细腻丰满、灵动深沉,并将传统因袭的凝滞、扭曲与人性恶、国...
关键词:国民劣根性 青年作家 乡土小说 人性恶 小说叙事 乡土社会 理性审视 叙事背景 
都市的精神漂泊者——论苏童小说《米》
《文化学刊》2019年第8期103-105,共3页苏婉馨 
《米》是苏童思考和面对人以及人的命运中黑暗面的作品,塑造了一个精神漂泊者的形象;探讨城市带来的人性异化,宣扬一种仇恨主宰的人性恶,发现人孤立无援相互对立的生存状态;引导我们直面灵魂遭遇的困境,触及个体生命的本质问题。
关键词:《米》 欲望 流浪 人性恶 
经典视域的文学评判——评王春林《贾平凹〈古炉〉论》
《小说评论》2016年第5期203-207,共5页王达敏 
贾平凹长篇小说《古炉》2011年1月出版,王春林为其撰写了长篇评论,题为《"一部伟大的中国小说"》,发表于《小说评论》2011年第3、4期。文章发表后,曾引起过质疑和争议,王春林坚持自己的看法,但他又不能视批评之声于不顾,为了更好地阐...
关键词:王春林 中国小说 文学传统 小说评论 人物形象 中国作家 小说作品 人性恶 乡村文化 中国当代文学 
贾平凹的“问题写作”——读《极花》
《创作与评论》2016年第16期38-43,共6页苏沙丽 
贾平凹的小说往往有两副笔墨,一面是历史与现实的芜杂,人性恶、暴力纷争,杂乱破坏,一面则是传统文化的内蕴柔情,Et常生活的琐细清欢,还有向上向善的人性人情美,这两副笔墨共同勾描作者对中国世相,乡土情状,人性人心的体察。栉...
关键词:贾平凹 写作 历史与现实 人性恶 传统文化 人情美 笔墨 小说 
恶之诱因——阎连科长篇小说中的人性恶书写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88-90,共3页崔龄方 
阎连科长期从事以底层民众或特殊人群为主题的小说创作,他对底层农民生活的理解和同情、对人在绝境中反抗的极致描写深受读者欢迎。文章通过对阎连科小说中恶的诱因的梳理,发现在愚昧、落后、贫穷的条件下生存的艰辛和韧性,极端的生活...
关键词:阎连科 长篇小说 人性恶 
结构·人·时代——读长篇小说《南方》
《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6期62-65,共4页丁永全 吴俊 
艾伟是一个在创作上不断进行着各种尝试和开拓,但又相对稳定和执著的作家。尽管艾伟大体上把自己的小说创作分为两个纬度,一类是如《爱人同志》、《风和日丽》等完全写实的作品,此外则是像《越野赛跑》、《家园》等比较飞扬的作品即所...
关键词:艾伟 小说写作 生命本质 个人性 吴义勤 集体意志 革命意识 生存状态 《雷雨》 人性恶 
议余华小说创作中的悲剧意识及内在诉求被引量:1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年第7Z期3-4,共2页赵弼 
当代作家余华是中国当代作品被海外翻译最多的作家,获得诸多海外文学奖项,被评论界誉为"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在当今中国文坛,作为80年代有代表性先锋作家之一的余华,以其冷酷的叙述著称,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风格和美学理念给予彻...
关键词:余华小说 悲剧意识 先锋作家 文学奖项 当代作家 先锋派 叙事风格 生存状态 内在诉求 人性恶 
余华小说中的“父亲”思想教育影响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年第6X期21-22,共2页李明蔚 
"父亲"这个词对余华来说是没有感情的、冰冷的。父亲的审视界定,余华回归理性世界的一个重要符号。在他前期的作品中,父亲只是一个符号,在余华先锋文学小说中,父亲对于孩子有的却是阴谋、暗算、冷漠和仇视。从未有过"父慈子孝"的天伦之...
关键词:理性世界 思想教育 先锋文学 孙广才 心理变态 《活着》 父慈子孝 人性恶 活着 福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