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国情

作品数:62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金光耀胡磊姚宏志王传邃朱茜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南通市委更多>>
相关期刊:《南昌师范学院学报》《江海纵横》《党政论坛》《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中国史研究三题被引量:5
《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年第4期84-92,158,共10页金光耀 
新中国史是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最贴近我们并且我们仍身处其中的一段历史。加强对新中国史的研究与学习对于我们认识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分重要。与其他时段的中国历史研究相比,新中国史的研究起步晚,学术积累相对少,但同...
关键词:中国历史研究 中国史 学术积累 认识国情 历史感 便利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发展壮大 
中国共产党外交理论建设的百年探索和创新
《新华月报》2021年第5期90-96,共7页杨洁勉 
中国共产党诞生百年以来,坚持实事求是和实践本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历史、辩证地认识国情、世情,科学、理性地分析中国和世界的关系,逐步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外交理论体系,并以此指导中国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不断取得胜利,进而将...
关键词:和平外交 人类命运共同体 继续前进 新型国际关系 理论体系 探索和创新 实事求是 认识国情 
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2020年第12期28-40,共13页王德胜 
【专题概要】本专题主要概述的是第三部分“我与国家和社会”中“认识国情,爱我中华”中的内容。学习完这部分知识后,初中学生要能够正确理解我国各方面的制度,把握我国的国家机构;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正确理解我国积极改善民生...
关键词:提高自身素质 专题概要 爱我中华 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创新型国家 合理利用资源 国家和社会 改善民生 
正确认识国情 准确把握国力
《中国国情国力》2019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国情国力》杂志是国家统计局主管的综合性期刊。以分析国情、报道国力为主,内容涉及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等多个领域,尤以经济主管部门、研究机构和知名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主打产品,是帮助读者"正确认识国情准确把握国...
关键词:国情国力 主管部门 综合性期刊 国家统计局 研究机构 研究成果 经济 社会 
阶段性是认识国情的关键
《领导文萃》2018年第15期137-137,共1页
从当今中国的舆论场看,似乎现在中国正处于“左右之争”的历史关口,所谓左派更注重和强调人民的经济社会权利,右派更注重和强调人民的政治权利。现在所谓的“左与右”的分歧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国情认知的不同。
关键词:国情 社会权利 政治权利 舆论场 中国 人民 强调 左派 
正确认识国情 坚定发展之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
《山西青年》2017年第13期83-83,82,共2页王金芙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深入贯彻十八大的精神,为达到更加详细认识十八大精神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学习好、贯彻好这些讲话精神,对我们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认知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 道路 
国情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认识国情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30-34,共5页谷满意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期国情认识与国情教育研究"系列研究成果之一;编号:SC13C033
从近现代中国国情认识和国情教育,可以看到国情教育对国情认识的深化和促进作用。认清国情是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的客观基础,也是确定适宜的发展目标、拟定有效的发展政策的根本依据。科学认识国情既然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而现阶段国情...
关键词:国情教育 出发点和落脚点 科学认识国情 
基于教学视角的新课标课程内容解读系列——“我与国家和社会”之“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旬)》2013年第6期27-30,共4页肖永启 
从标准(实验稿)到标准(2011年版),历经近10年时间。今天,我国虽然“整体上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具体国情发生了巨大变化。“90”后和“00”后的孩子,对国情的认识也不尽相同,这给教师完成“认识国情,爱我中华”这一...
关键词:社会 课程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 解读 教学 知识教育 国情 标准 
正确认识国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被引量:1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0-16,共7页姚宏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KS026);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2YJC710077)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对中国国情的探究,并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社会,揭示基本国情。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中国国情既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社会、中国历史、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生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国情 国情观 
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2013年第5期69-80,共12页郭娟 
1.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意识 中华 情爱 保护环境 计划生育 合理利用 资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