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情态

作品数:114被引量:524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彭利贞范伟石毓智白解红龙绍赟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语义量级到元语量级——“至少”几种用法的语义分析
《汉语学报》2025年第1期39-48,共10页罗琼鹏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现代汉语语义融合研究”(编号:24BYY035)的阶段性成果。
量级修饰语“至少”除了表示客观量的最低限度外,还具有认识情态用法和让步用法。文章采用基于代数结构的抽象量级模型,揭示了“至少”不同用法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至少”的各种用法都与抽象量级有关,对上限和下限有特定限制,它们的...
关键词:至少 认识情态 让步标记 量级性 元语量级 
即行体研究:回顾与展望
《当代语言学》2025年第1期113-130,共18页吴福祥 李桂兰 
北京语言大学校级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基于方言和类型学的汉语动词小称范畴研究”(24ZDI07)资助。
近三十年来,普通语言学界对即行体范畴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本文主要介绍相关成果并做简要评述,以期推动汉语学界对该范畴的研究。文章首先梳理即行体的概念内涵和相关术语,接着归纳即行体的主要词汇来源和语义演变,最...
关键词:即行体 趋避体 近将来时 意愿 认识情态 
古汉语中的“大抵皆”并用现象
《中国文字研究》2024年第2期191-197,共7页韩传瑜 
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胶辽官话虚词系统深度调查与比较研究”(L24CYY015)。
“大抵”与“皆”并用表面看来似乎违反逻辑规则,但上古至现代文献中用例甚多。形式上,两者并用“大抵”在前,“皆”在后,不可变换位置;“大抵皆”可见于主谓小句和非主谓小句;“大抵”的句法层级要高于“皆”,可居于主语之前;语义上,...
关键词:大抵皆 约量 认识情态 副词 
看起来:示证语还是认识情态标记?
《华文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3期76-84,共9页徐晶凝 赵嘉怡 
本文在主张严格区分示证范畴与认识情态范畴的理论前提下,基于大规模语料,对“看起来”的语义及用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描写,结合汉语具体的语言事实,认为“看起来”是一个亲知示证语和推知示证语,它在某些用例中所表现出的言者不确定...
关键词:示证范畴 认识情态 主观性 示证语 
也谈现代汉语中的假性揣测被引量:1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2期100-112,共13页李宇涵 
揣测性情态词的认识情态功能可在特定语境中实现语用负迁移,语义上呈现出“假性揣测”,语用上具有轻说功能。假性揣测对外维护听者面子、遵循礼貌原则,起到缓和语气、削弱语势的作用,对内突显言者的谨慎态度,为言者自身留有余地。根据...
关键词:假性揣测 预期 认识情态 礼貌 语用标记 
带“得”动补式中“能够/能/可能”的位序变化
《汉语学报》2024年第1期120-128,共9页刘街生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连动特征和汉语的使动表达研究”(编号:22FYYB010)的资助。
带“得”动补式中“能够”“能”通常表达根情态。结果补语结构中它们的位序由句子的语义决定,理论上不可改变;描写补语结构中,若非辖域因素影响,它们的位序可变,但实例中基本都位于“得”前。带“得”动补式中“可能”表达认识情态,若...
关键词:动力/道义/认识情态 事件/命题情态 结果/描写补语结构 主次关系 
从语篇关系再探现代汉语“怀疑”的语义
《世界汉语教学》2023年第4期478-491,共14页刘莹 史文磊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汉语分析性词汇语法特征的历时演变研究”(21BYY03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大型语料库的汉语非组构性历时演变与语言演变规律研究”(18ZDA292)的支持。
既有研究一般认为汉语中的命题态度动词“怀疑”表达“相信”和“不相信”两种相对立的语义。本文从“怀疑”适用的语篇关系出发,再探“怀疑”消歧的机制并对两解进行统一分析。本文认为,汉语里只有一个“怀疑”,核心功能是说话人尝试...
关键词:“怀疑” 语篇关系 命题态度 认识情态 
日语学位论文中的句末认识情态使用特征研究——基于中日语料库对比视角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年第24期37-41,共5页周瓴 杨秀云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基于语料库的日语学术论文功能词研究”(项目编号:2019 SJA1279);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大数据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20904838263002)。
句末认识情态是表明作者的写作态度和观点的重要表达方式。该研究基于日语专业博士毕业生的博士论文和日本本族语者的博士论文,自建语料库,对比分析了中日博士学位论文中句末认识情态使用特征,发现:(1)中国日语学习者与日本本族语者相比...
关键词:学术论文 认识情态表达 中日对比 语料库 日语学术写作 使用差异 
汉语揣度性与确定性推测副词并用现象研究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3年第8期85-97,共13页韩传瑜 潘玉坤 
揣度性与确定性推测副词并用一般被看作语病,然而古今汉语语料中存在大量并用的语言事实。从形式上看,两类副词并用时,揣度副词一般居前,确定副词居后,不在同一结构层次;从语义上看,两类副词并用倾向于表达高值认识情态。两者能够并用...
关键词:认识情态 推测副词 情态副词 X必 
“不排除”:从动词短语到情态成分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22-27,共6页刘明奇 
现代汉语“不排除”由谓语核心成分语法化为表达言者命题态度的情态成分。根据说话者对命题真值判断的差异,情态成分“不排除”可分为“条件推论式”和“推测情态式”两类。在条件推论式中,“不排除”语句的话语义为“如果+反常理预期事...
关键词:“不排除” 认识情态 推论 推测 真值判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