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伦理

作品数:14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肖俊肖群忠王雅孙建茵苏建军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深圳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哲学》《中国宗教》《学海》《学术交流》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儒家君子思想日常生活伦理及培育路径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64-68,88,共6页张丽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儒家日常生活伦理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5BZX064)。
君子人格是儒家思想所追求的一种理想人格,也是当代社会发展所推崇的较高精神境界。形成君子人格,就需要学习儒家君子思想的日常生活伦理,它是一套对君子的日常价值观、日常行为、日常习惯加以总结概括符合社会发展的伦理观念。构建儒...
关键词:儒家君子思想 日常生活伦理 培育路径 
儒家日常生活伦理的意义、内容及限度
《学海》2018年第6期193-197,共5页丁成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儒家日常生活伦理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项目号:15BZX064);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与安徽大学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
儒学的主旨是探究如何做人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儒家伦理事实上就是日常生活伦理。"五伦""五常""十义"是儒学日常生活伦理的核心内容,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伦理认同与价值共识。在当今民间的日常生活中,儒家伦理仍然存活着,儒家...
关键词:儒家 日常生活伦理 基本内容 
论生活与伦理的关系被引量:8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98-105,共8页肖群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民众日常生活伦理研究"(HJJD720017)
生活是人谋生的活动以及对其存在意义和价值、合理活动方式的追求。对生活价值与意义的探索,必然会使人们形成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观,也必然会以一定的观念、规范、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些规范、文化传统与生活...
关键词:生活 日常生活 生活伦理 日常生活伦理 
编后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6期260-260,共1页
李丹梦重新阐释了有关姚雪垠和《李自成》有关话题,以及如何给《李自成》一个恰切、公正的历史"位置"等重要问题。董丽敏的文章打破文学与政治的二分法,从日常生活伦理层面切入,整体性地重新解读了茹志鹃小说的历史内涵。徐炯的文章...
关键词:编后记 《李自成》 日常生活伦理 历史内涵 文学与政治 文章学 重新阐释 说唱文学 
革命、性别与日常生活伦理的变革——对茹志鹃1950—1960年代小说的一种考察被引量: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6期46-62,共17页董丽敏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女性文学大系>(先秦至今)及女性文学史研究"(编号:17ZDA242)的阶段性成果;"上海高校高峰学科建设计划‘中国语言文学’"资助
本文以茹志鹃1950—1960年代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从"革命与妇女"的分析框架入手,着重讨论了茹志鹃作品所呈现的革命前后日常生活伦理的演变过程,指出其形成了两大书写重点:以"阶级认同"为核心的革命伦理在战争年代逐步瓦解了传统人伦...
关键词:革命 革命后 性别 妇女解放 日常生活伦理 
儒学日常生活伦理的形上之维被引量:1
《现代哲学》2018年第1期144-149,共6页丁成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儒家日常生活伦理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5BZX064);安徽大学农村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院招标课题"传统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研究"(Y01002347)
从一定意义上说,儒学伦理与儒学日常生活伦理是合二为一的。儒学的日常生活伦理不是通过概念的抽象演绎或建构形而上的体系得以证实,其价值体现于"日用即道"中,即形而下的日常生活伴随着形上的终极关切,在日用生活伦理中蕴含着"知性、...
关键词:儒学 日常生活伦理 形上之维 
公社家庭:日常生活伦理的生成场域被引量:1
《学术交流》2017年第2期218-218,共1页杜娟 
孙建茵在《求是学刊》2016年第6期撰文指出,布达佩斯学派认为,不仅伦理的主体转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个体,社会变革的方式也从宏观的革命转变为微观的日常生活伦理的变革.在这种变革中,作为日常生活组织中心的家庭模式需要通过形式上的更...
关键词:日常生活伦理 家庭模式 公社 共产主义社会 场域 《求是学刊》 社会变革 布达佩斯 
从阶级伦理到日常生活伦理——布达佩斯学派的伦理视域转换被引量:4
《求是学刊》2016年第6期12-18,共7页孙建茵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布达佩斯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4YJC720004;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伦理学研究";项目编号:UNPYSCT-2015021
卢卡奇在早期政治文论中提出了一种"阶级伦理"思想。这为布达佩斯学派开启了重要的研究视域,他们面对新的历史境遇中日常生活异化的困境,力图从伦理层面为个体寻找超越现实的力量与路径,最终完成了从宏观到微观、从阶级到个体、从政治...
关键词:卢卡奇 布达佩斯学派 伦理 日常生活 
浅析回族伦理思想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2年第10期3-4,共2页肖晓 张玉霞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文化中的伦理思想又是文化中的内核。回族的伦理思想非常丰富,值得认真发掘。了解和发扬这些优秀的伦理思想在当今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伊斯兰教 日常生活伦理 公共生活伦理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道德状况及其引导对策--以上海为例被引量:3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1-11,共11页王正平 苏建军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资助项目(J50407)
通过深入细致的社会调查,在了解和把握上海市流动人口的道德状况的基础上,就提高城市流动人口道德素质的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调查显示,夫妻关系和谐度较高,对婚前性行为较婚外恋宽容,择友时注重伦理因素,守时观念较强,有较高的公德意识...
关键词:城市流动人口 道德状况 日常生活伦理 公共生活伦理 价值观 道德引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