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曹诗歌

作品数:39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秀芳杜红亮金国正裴登峰张云更多>>
相关机构:亳州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商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青年时代》《青年文学家》《考试周刊》《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三曹诗歌的政治精神与家国观念
《山海经》2021年第36期0007-0007,0008,共2页刘文杰 
建安诗人三曹皆有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曹操是创业者,曹丕和曹植是守业者,在继承权的问题上,曹丕和曹植之间有争夺,父子兄弟之产生了怀疑、猜忌乃至迫害,但三曹在家国统一的观念上是一致的,并未因继承权矛盾产生政权的分裂,维...
关键词:三曹 政治精神 国家统一 
以情纬文,以文被质——论三曹诗歌的抒发性
《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9期66-66,共1页杜岩 
建安时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新时代,诗歌阐发的目的逐渐向个人情感的抒发倾斜。本文从抒发性产生的原因和表现两个层面上探讨三曹诗歌的时代风貌和表达效果。
关键词:三曹 诗歌 抒发性 
论建安时期三曹的文艺美学思想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10期10-11,共2页舒良明 
魏晋作为中国文学走向自觉的成熟阶段,它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而在此过程中,三曹父子的诗歌创作,无论是从创作题材的选择、思想情感的抒发以至于文学创作的手法来看,都体现出了魏晋文学已然成为文学自觉的肇始,它对后来...
关键词:建安风骨 三曹诗歌 文学自觉 美学思想 
结构主义翻译需求视域下“三曹”诗歌翻译研究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61-64,共4页杨秀芳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BYK1739)
"三曹"诗歌作为我国建安文学的代表,诗歌内容有极强的文学研究价值。"三曹"诗歌文学篇章很多,而翻译研究并不完善,且翻译的精确度也需要仔细考证。鉴于此,以结构主义翻译需求为导向,探究现有的"三曹"诗歌翻译现状,并从结构主义的整体性...
关键词:结构主义 “三曹” 诗歌翻译 
三曹诗歌翻译研究综述被引量:2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98-99,共2页杨秀芳 李海燕 张云 
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文旅游资料英译与地方文化推广互动研究-以亳州市为例"(SK2015A712)
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的新起点,开创了文学史的新时代。三曹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巨大,有很重要的国际传播价值。本文对三曹诗歌的翻译现状做一总结,旨在为三曹诗歌的对外宣传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三曹诗歌 翻译 综述 
试论三曹诗歌“悲情美”的差异
《文学教育》2016年第23期63-65,共3页陈倩倩 张慧灵 
"三曹"诗歌虽然都体现出了"悲情美",然而,特定的时代背景,独特的文人性格和不一般的人生遭际决定了"三曹"诗歌虽都悲情,却又有所不同。曹操因为对社会、对百姓、对战乱的悲慨,所以他的诗表现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悲怆美;曹丕因为对宇宙、对...
关键词:三曹 诗歌 悲情美 
生活环境对三曹诗歌的影响
《考试周刊》2015年第99期14-14,共1页尹美玲 
曹氏三父子共同经历了汉末离乱的痛苦生活,但由于他们三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因此在大风格的前提下又各有特点: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文采气骨兼备。
关键词:三曹 生活环境 诗歌风格 诗歌内容 
浅论“三曹”诗歌
《青年时代》2015年第1期15-15,共1页陈亚诺 
在东汉末年大一统的局面开始崩溃,传统文人脱离了经学的束缚。建安文学成为了汉魏“文学的自觉时代”。而在建安文学中出现了“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诗歌既具有建安文学“慷慨以任气,磊...
关键词:三曹 建安文学 诗歌 
游鄢陵有感——步沈伯俊《甲午仲春长沙行》韵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4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甄庆丰 
颍川鸟鸣声声脆,途经许由拓荒土,三曹诗歌悲凉壮,清明企盼天有雨,鄢陵花开日日繁。又过魏都说阿瞒。七子唱和聚多欢。百业兴旺续前缘。
关键词:长沙 仲春 三曹诗歌  拓荒 悲凉 清明 唱和 
论《古诗十九首》与三曹诗歌“动物意象”的审美意蕴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94-99,130,共7页胡倩 
《古诗十九首》与三曹诗歌传世的数量虽然不多,却诸体兼备。其中非常引人注目的是这些诗歌中出现了大量的动物,它们不但种类丰富而且意蕴深厚。它们的引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象图群,拓展了诗歌的题材,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它们曲折地反...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三曹诗歌 动物意象 审美意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