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礼

作品数:386被引量:471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龙晓添郑宇黄龙光萧放冯尔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先秦儒家死亡观念探析——以《士丧礼》为中心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2年第4期69-77,7,11,共11页陈绪波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仪礼义疏》整理与研究”(21XZX001)阶段性成果。
魂、魄观念是先秦儒家对于生死的最基本认识。人死亡之后,神魂离开体魄,就进入了死亡状态。在《士丧礼》中儒家的“事死如事生”便是围绕着对死者神魂与体魄的侍奉进行的。然生死终有别,即便是“事死如事生”,也不可能完全做到真的生死...
关键词:事死如事生 丧礼 先秦儒家 死亡观念 归葬 生死 
乾隆朝和硕公主丧葬仪注考
《满语研究》2022年第1期115-126,共12页德格吉日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5ZDB110)。
清代公主的婚姻基本为政治联姻,与清朝的统治相始终。公主或下嫁满洲权贵,或与蒙古贵族联姻,而公主薨逝,事关皇室与额驸之家族,故有特定的丧礼仪制。学界对公主丧葬及其园寝安置问题已有研究,但针对固伦公主、和硕公主的丧礼制度尚无专...
关键词:乾隆朝 和硕公主 满文档案 丧礼 
韩国丧礼传统的现代演变被引量:1
《孔子研究》2021年第2期113-122,共10页李泽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ZDA064)之阶段性成果。
丧礼文化是韩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我国儒家文化有着莫大的历史渊源。在现代韩国社会,其传统丧礼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由土葬到火葬、由私人墓地到公共墓地、专业丧礼场所的出现以及丧礼仪礼程序的改变,体现出传统儒教式...
关键词:儒教 丧礼文化 民俗 家庭礼仪 
广西边疆儒释道与地方俗信文化交融研究——以龙州壮族丧礼为例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16-21,共6页叶建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西边境民间信仰实践变迁与地域文化建构研究”(18BZJ049)。
在广西边境龙州县,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儒释道与地方民间俗信文化均很浓厚,它们相互交融,存在儒释道吸收地方民间俗信,地方民间俗信吸纳儒释道文化,以及两者相互共存、相互融合生成新的文化形态等三种类型。这说明国家的力量在长期的历史...
关键词:边境 儒释道 民间俗信 文化交融 
《诗经》弃妇诗与凶丧礼被引量:2
《中州学刊》2020年第8期145-152,共8页罗家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诗经》与礼制研究”(16ZDA172)。
《诗经》弃妇诗多表现被丈夫休弃、离开婆家女子的情感状态与生活内容,揭示了女性在婚姻中的被动和无辜,表现了弃妇自我边缘化的心理。在传统的吉、凶、军、宾、嘉五礼系统中,弃妇诗属于凶丧礼。其中所反映的“留车反马”“三不去”“...
关键词:诗经 弃妇诗 凶丧礼 家庭 社会修复 
《汉书》关于刘贺帝位被废原因的真实性考察被引量:3
《中国文化研究》2020年第1期34-45,共12页何丹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两周丧礼的居丧与埋葬”(18CZS00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与历史文化资料整理研究”(16@ZH022)之子课题“海昏侯国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重读《汉书》,对比刘贺先王后帝的表现和其他不守丧礼的结果,可知他在奔丧和典丧过程中所表现的诸多违礼行为,正是他一贯不修个人品行、不好治国之道的体现。而且惩治"不孝无礼"乃是先王们的惯有做法,故而《汉书》的相关记载真实可...
关键词:刘贺 《汉书》 海昏侯墓 丧礼 儒家经典 
礼俗实践的“空间”建构及其仪式展演——以丧礼为例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19年第2期105-115,273-274,共13页龙晓添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人生礼仪传统的当代重建与传承研究”(编号:14AZD120);第59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湘桂走廊民间信仰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编号:2016M59288XB)的阶段性成果
礼俗的实践嵌入在历时与共时的文化结构之中,而"空间"的建构及其表述能作为理解礼俗实践逻辑的重要切入点。作为中国复杂礼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丧礼仪式的生死"空间"经历时空的层叠,复杂而多元,从空间理论的视角能够更有效地理解作为...
关键词:礼俗实践 丧礼 空间 仪式展演 
儒家哲学视域下的周代丧礼“禁乐”探究
《孔子研究》2019年第2期57-64,共8页易冬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传统礼乐文明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7ZD03)之阶段性成果
丧礼"禁乐"是周代主导性的制度规范和文化现象,不同于其他典礼中大多礼乐不离的情况。从礼乐相济的角度探讨儒家哲学已蔚为大观,而对丧礼中"有礼无乐"的哲学探讨则付诸阙如。丧礼"禁乐"彰显了儒家既生死有别,又生死一如的"既仁且智"的...
关键词:儒家哲学 丧礼禁乐 生死观 乐者乐也 阴阳 
孔子的孝道思想与《论语》“丧,与其易也,宁戚”的理解被引量:2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5-8,共4页张灵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7BZW187)
《论语·八佾》中的"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一章中的后半句"丧,与其易也,宁戚"的理解至今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其中,特别涉及句中"易"字的理解。把本章内容放在孔子的整个孝道思想背景中,以...
关键词:“丧 与其易也 宁戚” “易” 孝道 孔子  丧礼 
秦汉社会礼仪中的用色考察——以丧礼和降礼为例
《形象史学》2018年第2期76-85,共10页曾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秦汉颜色观念研究”(17CZS009)阶段性研究成果
色彩本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光学现象。自然界中的颜色经过人类视觉系统的处理呈现在我们眼前。人类对颜色进行语言描述,就产生了颜色词。在人类文明的初期,颜色因其鲜明的视觉特性,可能比文字更容易表达特定的情感和思想。人类在各自的文...
关键词:投降礼仪 秦汉社会 续汉书·天文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