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元音

作品数:84被引量:17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波马秋武赵日新石汝杰刘晓南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语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建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碛砂藏》随函音义甾思韵考被引量:1
《语言科学》2024年第1期82-94,共13页李广宽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9FYYB002)的资助。
《碛砂藏》的随函音义作于宋初,其中止摄开口精、庄组字改良切下字,比例超过90%(少数特殊情况除外),而且完全不作其他字的切下字,反映甾思韵已经独立。甾思韵的性质大概是舌尖元音,有?、?两个条件变体,分别出现在精、庄组声母之后。甾...
关键词:碛砂藏 随函音义 宋初 甾思韵 舌尖元音 
普通话舌尖元音主要特征及其决定因素
《中国语音学报》2023年第1期63-80,共18页刘新中 陆晨 李旭 史长征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粤闽客三大方言语音特征的系统分层实验研究”(22AYY010);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广东粤、闽、客方言韵律特征研究”(18BYY187);暨南大学一流研究生课程《语音学与音系学》(82622117)。
不同于现有的元音分析框架,本文认为汉语舌尖元音发音生理上最主要的特征应该是声腔的收紧部位,而舌位、舌高点、舌的形状等因素所带来的是一系列附带的特征。本文借助磁共振(MRI)、电磁发音仪(EMA)、电子腭位仪(EPG)以及声学等方法,尝...
关键词:舌尖元音 声腔 元音收紧部位 发音与声学特征 
普通话中的语音增强现象
《中国语音学报》2022年第2期17-23,共7页李智强 
语音增强理论认为,语言中音系对立的构建是由具有普遍意义的区别特征完成的。每个区别特征都有明确的生理—声学特性和与之相匹配的听觉感知模式。在语音实现过程中,由于受到语音环境或韵律因素的影响,区别特征的听觉显著性需要通过另...
关键词:语音增强 擦音 舌尖元音 低元音 鼻韵尾 
汉语舌尖元音[ɿ]和[ʅ]二语习得的实验研究
《汉字文化》2022年第23期92-94,共3页罗琼 
广州市社科规划项目“西非学习者汉语韵母习得研究”(编号:2019GZGJ82)的相关成果
汉语舌尖元音[ɿ]和[ʅ]是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语音的难点。运用实验语音学的理论和语音分析软件PRAAT分阶段地考察了西非留学生习得舌尖元音[ɿ]和[ʅ]的偏误和状况,通过描绘语图发现西非留学生在初级阶段发音模型偏离汉语母语者的模型及偏...
关键词:汉语舌尖元音 汉语二语语音习得 偏误分析 元音语图 
类型学视野下的江淮官话舌尖元音实验研究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51-58,共8页孔慧芳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9AHSKYD0668);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9AHSKYD099);安徽建筑大学教研项目(2020szkc-04;2021jy89);安徽建筑大学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21xj312)。
研究首先抽取安徽江淮官话10个方言点的舌尖元音进行类型学调查,结果表明安徽江淮官话舌尖元音在格局、音系对立、音位配列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然后,研究又对枞阳方言、安庆方言、巢湖方言、桐城方言等具有代表...
关键词:舌尖元音 江淮官话 类型学 
汉语方言舌尖元音的类型、分布及演变被引量:2
《语言科学》2021年第3期307-317,共11页崔传杏 
文章以《汉语方言地图集·语音卷》图118"舌尖元音"为依据,总结汉语方言中舌尖元音的类型,重点从"有"、"无"舌尖元音的角度考察每一小类的地域分布、方言区分布,归纳出各大方言区舌尖元音的主流类型。并对舌尖元音的形成和演变进行探讨...
关键词:方言 舌尖元音 地域分布 方言区分布 舌尖化 
东莞常平粤语的韵母系统及相关问题被引量:1
《语言科学》2020年第6期640-648,共9页李宁 庄初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178、14ZDB103);东莞市档案局委托项目(1409093)的阶段性成果。
常平镇位于东莞市东部,镇内各村使用的语言皆为粤语。调查发现,常平粤语的韵母系统十分特殊。没有单元音韵母[i];有舌尖元音[■];没有前高圆唇元音[y],但有前半低圆唇元音[■];没有介音,且比广州话更为彻底;韵母总数较少,包括自成音节...
关键词:常平 粤语 韵母 舌尖元音 介音 
南京話中的一種晚起的舌尖後元音
《汉语史研究集刊》2020年第1期212-223,共12页柯蔚南 余柯君(譯) 
現代漢語南京話中有兩套舌尖元音,■和■。本文討論現代南京話中的這兩套舌尖元音是怎樣從明清時期演變而來的,並認為:現代南京話中的■至遲產生於明代,而■則是19世紀以後產生的,它由早期的[i]發展而來。
关键词:南京話 舌尖元音 明清語音 
合肥话舌尖元音的摩擦性质及感知增强理论解读被引量:3
《语言研究》2019年第1期23-33,共11页孔慧芳 吴生毅 李明兴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江淮官话轻声模式研究"(2014AHSKYD136);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安徽方言内部互通度计量研究"(2016SKA0226);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英汉词汇互借模式研究"(2018SK0570)
舌尖元音的强摩擦现象是汉语方言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目前学界对于舌尖元音的声学性质和音系地位进行了广泛而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相对而言,有关舌尖元音的摩擦程度、出现的环境、以及音系归属等问题都还可以进行更深入的...
关键词:舌尖元音 摩擦性质 感知增强 
汉语舌尖元音的声学模式分析被引量:6
《中国语文》2017年第4期468-477,共10页吴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创新工程项目"方言语音与语法"的资助
本文以江淮官话为例,针对汉语丰富的元音舌尖化现象,对其载体的三个舌尖元音进行声学模式分析,提出了基于声学参数统计模型的语音模式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采用概率分布的一般方法进行声学参数的描写,用建模方法对参数分类作用进行检...
关键词:舌尖元音 声学 参数分类 模型检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