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率效应

作品数:116被引量:1520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袁其刚郑玉汪思齐蒋殿春刘庆林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工智能的就业效应研究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5年第2期49-58,共10页徐浩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规律和管理机制研究”(24ZDA085)。
本文将人工智能技术理解为自动化技术的延续,探讨人工智能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不仅仅会引起智能化机器对于劳动力的替代,更会促进颠覆性创新,极大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形成强大的就业创造效应。越来越...
关键词:人工智能 就业 替代效应 生产率效应 
机器人应用与个体就业——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
《财贸研究》2024年第11期31-42,共12页李磊 何艳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发达国家产业智能化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72273068);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人工智能、机器人使用对我国就业影响研究”(2021YJSB009)。
使用城市层面机器人数据和微观个体层面就业数据,考察机器人应用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机器人应用能够显著促进就业,该结论在解决内生性问题、考虑机器人不同衡量方法以及更换就业指标后依然稳健。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机器人应用通...
关键词:机器人 个体就业 职业被替代率 替代效应 生产率效应 
机器人兴起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66-79,共14页王启超 张雨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产业动力机制研究:基于生产网络的视角”(72073056);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基金项目“智能化对北京高精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机制研究”(SM202210038014)。
文章基于2011—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巴蒂克工具变量因果识别策略,考察了工业机器人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机器人应用能够促进制造业就业,工业机器人渗透度每增加1%,制造业就业将增加0.02%。从影响机制看,...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 就业创造 生产率效应 劳动力供给 
工业机器人进口的收入效应——来自中国企业的证据
《中国经济问题》2024年第5期72-87,共16页王小霞 蒋殿春 李磊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22YJC790131);天津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2021SK114)。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机器人贸易数据进行匹配,实证考察了工业机器人进口对收入的影响:(1)工业机器人进口显著改善了我国企业员工收入水平,且该效应是稳健的;(2)从影响机制看,工业机器人进口对员工收入的正向影响主...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进口 工资收入 技能结构优化效应 生产率效应 
从创新行为到生产率效应的“黑箱”解构——来自投入产出视角的全过程检验被引量:1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4年第7期68-87,共20页翟钰 赵博 杨琛胤 孙晓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2AZD12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074043)。
“创新是第一动力”,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根本途径。与现有研究将创新过程看作一个黑箱不同,基于投入产出视角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态过程,从理论上创造性地构建了由研发选择到创新进而影响企业生产率演化的两阶段模型...
关键词:研发投资 工艺创新 产品创新 生产率 
工业机器人应用型智能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被引量:1
《东岳论丛》2024年第6期123-133,共11页王丽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过滤影响区域创新及成果转化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42101179);2023年山西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数字经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机制和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W07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3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治理模式选择与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3BR0208)。
数字经济时代,智能技术应用引发各界人士担忧就业和收入分配问题。现有文献缺乏行业层面的研究,且结论不一。相比微观研究,行业数据更有利于把握整体情况,避免省级数据因行业综合而产生的模糊性。因此本文采用行业数据及面板双固定效应...
关键词:人工智能 劳动收入份额 生产率效应 收入分配 
产业智能化、人口老龄化与益贫式增长
《新华文摘》2024年第12期168-168,共1页韩亚峰 甄莹 张宁 
韩亚峰、甄莹、张宁在《科学学研究》2024年第3期撰文指出,人口老龄化对益贫式增长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产业智能化对益贫式增长具有显著提升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产业智能化对于发达国家、后人口红利时期、劳动密集...
关键词:益贫式增长 劳动密集型行业 人口老龄化 促进作用 生产率效应 提升效应 异质性分析 老龄化背景 
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内共同富裕的影响分析——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中国劳动》2024年第3期53-72,共20页王剑锋 张鲁光 
培育新质生产力被认为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动能,但是已有文献鲜有实证研究。为此,本文从实证角度研究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内部收入分配的影响。使用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构造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共同富裕 收入差距 生产率效应 价值创造效应 
中国逆向服务外包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被引量:3
《国际经贸探索》2024年第4期36-53,共18页胡昭玲 逯洋 范龙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GJ080)。
基于2000~2018年CEPII-BACI数据库和OECD投入产出数据库,文章探究了中国逆向服务外包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逆向服务外包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和...
关键词:逆向服务外包 出口产品质量 生产率效应 创新效应 资本品进口效应 
中国制造产业链集聚的生产率效应被引量:4
《经济问题探索》2024年第4期103-123,共21页刘维林 颜钶洋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研究”(23&ZD042),项目负责人:刘维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理论机制与效应测度:基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72373075),项目负责人:刘维林。
发挥产业链集聚优势以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应对全球产业链重组和推进中国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关键途径。本文利用2003—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在专业化和多样化空间集聚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上下游...
关键词:产业链集聚 全要素生产率 投入产出关联 制造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