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机主义

作品数:8被引量:1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胡逢祥赵庆云冯天瑜张泽鸿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湖北文理学院湖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术月刊》《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史学史研究》《天津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略论朱谦之的史学理论建构被引量:1
《史学史研究》2023年第1期56-61,共6页赵庆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1@WTC001);中国历史研究院“兰台青年学者计划”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朱谦之在史学理论、历史哲学方面著述颇丰,多有建树,在移植、整合西方理论基础上形成的生机主义史观有完全的理论体系,自成一家之言。他虽然强调史学研究中“心智因素重于物质因素”,似与唯物史观针锋相对,但细究起来,他的史学理论建构...
关键词:朱谦之 生机主义史观 唯物史观 
宗白华的艺术批评思想、方法及实践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第9期61-67,共7页张泽鸿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2FYS012)
宗白华在中国古典艺术批评理论的启发下,将生命本体的美学观念运用于现代艺术的解读,建立了"生机主义"的现代批评理论话语模式,开辟了生命意象批评与境界体验批评的方法,并具体展现在对中国现代诗画及西方现代艺术的批评实践中。宗白华...
关键词:宗白华 生机主义 艺术批评思想 批评方法 艺术批评史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37-39,共3页陈胜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其丰富的内涵,它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多方面,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如何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下面拟从四个方面略谈对传统文化内涵的初步认识。 ...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 自我修养 生机主义 《周易》 自然关系 传统文化内涵 古训是式 天地自然 发展观 
“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与西方现代史学被引量:12
《学术月刊》1996年第12期68-77,共10页胡逢祥 
“五四”时期西方史学的输入,是在19、20世纪之交西方史学主潮发生重大转折的背景下展开的。这是一个中西文化在交互碰撞中不断趋于理性融合的过程。其所确立的新一代治学规模和风气,对此后直至当代中国史学的理论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西方史学 西方现代史学 实证史学 “新史学” 中国史 历史哲学 实证主义史学 生机主义 历史学 傅斯年 
论当代新儒家的“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67-71,共5页马东玉 
被中国大陆根本唾弃了的儒家文化,这几年在西洋和亚东骤然热了起来。西洋人目之为救世良方,东方“五龙”当之为治国精髓。实际上远在70多年前中国大陆一小批学者已经预言有今天儒家文化的复兴了,70多年来他们一直为儒学的“现代化”努...
关键词:新儒家 返本开新 生机主义 直觉主义 
循天道 尚人文——中华元典精神刍议
《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49-55,共7页冯天瑜 
本文将《易》、《诗》、《书》、《礼》、《春秋》等“五经”称为“中华文化元典”,其间包蕴的精神内核可称为“元典精神”。中华元典精神有多方面表现,笔者以为,“循天道,尚人文”是其基本路向。特论述如次。人类在跨入文明门槛的初级...
关键词:“天道” 元典精神 宇宙生成 万物 《周易》 天地 彖传 “天” 创世说 生机主义 
亨利·柏格森的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3年第3期37-42,共6页贺麟 
本文介绍了在二十世纪初对哲学、科学、文学都有较大影响的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哲学。柏格森的哲学方法是直觉,他认为这是探求真理的唯一方法。从直觉出发,柏格森对哲学史上的机械论与目的论、经验派与理性派都有评述。本文指出,柏格森...
关键词:柏格森 哲学 真我 直觉 创化 生机主义 意识状态 黑格尔 甲虫 机械论 
从文昌鱼的胚胎发育中提供辩证唯物论的资料
《自然辩证法通讯》1960年第1期50-53,共4页叶毓芬 
好几年前我曾学习过辩证唯物论,当时我的理解是一知半解的,谈不上如何联系实际。但我有一种信念。认为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对自然界来说确实是发现真理的钥匙。因此我对辩证唯物论的学习是感兴趣的。
关键词:辩证唯物论 生机主义 自然界 形而上学 相互作用 相互联系 信念 胚胎发育 真理 唯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