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主义

作品数:398被引量:39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李娜任晓明陈海朱梧槚宋方敏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科尔森·怀特海德小说中非裔身份的“后种族”想象
《当代外国文学》2024年第4期138-145,共8页李宇笛 
在小说《直觉主义者》《萨格港》和《顶点隐藏痛苦》中,科尔森·怀特海德试图推翻种族主义话语对美国非裔身份的定义,从肤色界线、身份基础和身份意识层面,想象了当代非裔超越种族概念的“后种族”身份。这是怀特海德对当代非裔身份的...
关键词:科尔森·怀特海德 美国非裔身份 后种族 《直觉主义者》 《萨格港》 《顶点隐藏痛苦》 
接受一种逻辑,接受一种理论
《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11期1-15,281,共16页 唐瑞雪(译) 
文章回应了索尔·克里普克对采用择代逻辑想法的批评,捍卫一种反逻辑例外论。根据这种观点,接受一种新逻辑是接受一种新科学理论的特殊情况。关于量化模态逻辑的争论详细地说明了这一观点。民间逻辑与科学逻辑的区分以民间物理学与科学...
关键词:模态逻辑 直觉主义逻辑 择代逻辑 克里普克 蒯因 达米特 普特南 
生命本体与直觉主义——柏格森与梁漱溟生命哲学之比较
《哲学进展》2024年第10期2485-2490,共6页屠雨妍 
20世纪初,国内曾涌起过“柏格森热”,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思想对彼时学界,特别是新儒家产生了较大影响。梁漱溟对柏格森的思想大加赞赏,引入了柏格森“生命”“绵延”“创造进化”等基本范畴,并融汇柏格森生命哲学、唯识宗认识论、儒家人...
关键词:梁漱溟 柏格森 生命哲学 直觉主义 
阿伦·雷乃与西方现代主义:记忆、存在与战争的伦理审视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95-100,共6页秦昕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家国同构视阈下香港电影叙事伦理研究(1949-2020)”,项目编号:2020BS75。
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雷乃通过电影唤起观众的审美感知与理性思辨,深入刻画人物的精神状态及其心理活动,进而反映个体与社会、个体与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雷乃的作品围绕“记忆与遗忘”“人性的隐秘”以及“废墟上的重生”这一...
关键词:阿伦·雷乃 精神分析 存在主义 直觉主义 电影伦理 
直觉主义视野下康德的德性理论
《学术界》2024年第7期124-133,共10页董滨宇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道德建构主义研究”(22ZXA005)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直觉主义伦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其与康德伦理学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比较有争议性的问题是,直觉是否在康德伦理学中占有基础性地位?并且,这种直觉在康德眼中主要是属于理性还是情感?康德伦理学确实蕴含着一定的直觉主义要素,甚...
关键词:理性 情感 判断 道德直觉 道德禀赋 
非所明而明与知所当知——老子对“知”的破与立
《哲学动态》2024年第2期42-51,125,共11页汪韶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可能的《老子》——文本对勘与思想探原(道篇)”(编号16FZX004)的阶段性成果。
常有学者把老子的有关思想,轻则当成非难理性和经验知识而专赖直觉妙悟的神秘主义,重则判为愚民政策或反智主义。其实,老子对“知”有破有立。他所论“无知”只是去除妄知。与此相对,老子呼吁世人知道知常,知足知止,知道自己的有限性。...
关键词:老子  愚民政策 反智主义 直觉主义认识论 价值论 
道德直觉主义的当代复兴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期41-42,共2页王奇琦 
道德直觉主义主张从理性主义的角度捍卫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准则,并且认为这样的道德原理是必然真理,如同数学公理一般。该学说形成于18世纪早期,在随后的发展历程中,道德直觉主义的理论地位得以进一步确立,成为英伦道德哲学的主流学说之...
关键词:直觉主义 西季威克 必然真理 道德哲学 数学公理 道德原理 伦理准则 历史遗迹 
论康德伦理学中的直觉主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60-70,172,共12页董滨宇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道德建构主义研究”(项目编号:22ZXA005)。
康德伦理学通常被认为是以理性推理为根本特征,道德规范需要建立在以意志自由为基础的实践理性的程序化过程中。为此,以非推理与非反思为特点的直觉主义则往往被认为是与其格格不入的,这种看法有待进一步澄清。如果将直觉主义划分为理...
关键词:理性主义 直觉主义 理性 情感 
汤浅政明动画中陌生化表现的内涵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76-80,共5页左延 
日本动画导演汤浅政明的作品具有十分显著的陌生化特质,对汤浅政明作品中晦涩的部分进行解读,是抵达其作品深刻内涵的有效路径。本文从汤浅政明作品的“虚假”感、角色的审丑、作品中的运动感三个难解的部分出发探索汤浅政明作品的内涵...
关键词:汤浅政明 陌生化 后人类身体 直觉主义 
康德伦理学的隐秘玩笑:对格林式解读的分析与批判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17-25,173,共10页董滨宇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道德建构主义研究”(22ZXA005)。
格林对于康德伦理学作出了一种全新的阐释,他认为康德的义务论的根基并不是理性,而应该是情感。这种属于人的自然能力的情感能够提供行为是否正当的标准,而且由于情感的内在特性,它相当于是一种道德直觉。格林从情感主义与直觉主义的角...
关键词:康德伦理学 义务论 情感主义 直觉主义 道德法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